“老大昌”的记忆碎片
30年前,上海茂名南路与淮海中路西南角上,有一家上海滩著名的食品店“老大昌”。此店与它对角的国泰电影院一样,一只脚“踏”在茂名南路,一只脚“站”在淮海中路,而门牌挂的是“淮海中路877号”。
原来,这里有两家“老大昌”比肩而立。一家于西,大门开在淮海中路;一家在东,店门在茂名南路。西面是“老大昌洋行”(MagasinFrancais d’Alimentation),于1903年创立,名叫“洋行”,做的是法式面包和点心生意。法国人查卡利(F.Tchakalian)做了老板后,把店名改为“查卡利面包糖果公司”(TchakalianBros French Bakery),后来觉得叫起来拗口,听上去吃力,遂改成“老大昌法国面包房”。
东头这家叫“老大昌面包房”,1945年转为中国人经营。这么一来,这两家同名的“老大昌”倒是好称呼了,西面喊“法国老大昌”,东头称“华商老大昌”。到了1956年,法国老板回国,“法国老大昌”也转为华商经营。翌年,两家合并,统统都姓“中华”。
在20世纪60年代,“老大昌”一度改名“红卫”。那时,不但有改店名的,还有改厂名、影院名和路名的,也有改人名的。“老大昌”恢复原名要到1976年后,一晃就过了10年的光景。
世人把这改来改去称之为“翻烧饼”,“翻烧饼”并非难事,只是在翻来覆去间,掉落尽饼上不多的芝麻,是遗憾,也是损失。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丢失了骨骼;对于一家店而言,那是有损于颜面。
在茂名南路第二小学读书时,我们六(3)班有个男生,绰号“大嫂”。至今仍不明白,这么个瘦高个男生,怎会有这样一个绰号?至今还有个仍不明白的是:班主任王老师说,这个绰号反映了我们的思想“复杂”,不知这“复”在哪里?“杂”在何方?
“大嫂”住“老大昌”三楼,去他家玩,要走“老大昌”旁茂名南路的一条小弄堂。平时,我们老是用朝鲜故事片《看不见的战线》中一位叫马国哲、乍一听像“卖国贼”的安全部军官的台词嘲弄:“大嫂是长工的女儿,又是佃户的妻子,我们怎么会怀疑大嫂您呢?”
虽没人怀疑“大嫂”,可“大嫂”家常有公安来,因为他家是个战略制高点。国宾和政要们的车队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从淮海中路拐向锦江饭店或瑞金宾馆,或是,来回于锦江饭店和瑞金宾馆之间。凡碰到这样的事,“大嫂”家就有公安入住。
地球人都知道,拐弯时车速较慢,为国内外敌对势力下手的理想选择,需要加倍提防。我杞人忧天的是“大嫂”家里那些腌制和浸泡食物的瓶瓶罐罐,有的就放在临街的小阳台上,万一掉下去,就要闯大祸。不是说,外交无小事么。
说回“老大昌”。“老大昌”以法式面包和点心闻名上海,其中最出名的有哈斗、掼奶油、冰糕和咖喱牛肉饺等。
他家的西点有个特点比较显著,那就是重奶油,且无论大蛋糕还是奶油小方。原来是因为自家有个奶牛场,鲜奶直接从“田头到灶头”,味道自然就不一样。哈斗是典型的法式点心,加工工艺与泡芙基本一致,只是泡芙是圆形的,而且外层没有巧克力酱,而哈斗是长条形,有巧克力酱。记得店里做糕点有两个台柱子:著名裱花蛋糕面食师杨永显和高级西餐点心师谢德焕。
在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里,被我党从延安派到上海设秘密电台的李侠,与何兰芬假扮夫妻。他俩去“老大昌”,在门口遇见刚从店里出来的白丽君,她递过大蛋糕说:“这送给你们作为新婚礼物。”
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蛋糕不仅在婚礼上撑场面,更使人送礼更有礼。不仅是逢年过节送长辈、跑亲眷、做客必备,更是“毛脚女婿”第一次上女方家门的“三件套”礼品之一,俗称“炸药包”, 另两件是“手榴弹”(瓶装老酒)和“机关枪”(火腿)。上海人取手榴弹、机关枪、炸药包等武器之形,用来比喻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上海滩“毛脚女婿”上门的全副武装行头。这般武装到牙齿,只为一举拿下,结成百年之好。
“手榴弹”赠老丈人,“炸药包”讨好丈母娘;“炸药包”得鲜奶或白脱奶油裱花蛋糕,蛋糕的牌子要“老大昌”,同在淮海路的“哈尔滨”和南京路的“凯司令”也是好的。
“老大昌”在上海人的心里是有分量的。有位艺人出名后说,小时侯常吃“老大昌”的点心。他住普陀区,到“老大昌”要穿几个区;那时又没私家车,可真是真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