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土城
前媒体人,现供职于某律所。
来北京快十五年了。
我去过长城、颐和园、故宫、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北海、天坛、鸟巢、香山、潭柘寺,浮光掠影地参观,实际了解很少。如果有人要问我长城的特点、距离北京城的距离、箭扣长城在哪里、砖石建筑有何特点、修复年份、哪些名人题写过什么诗文、发生过那些重大事件,问颐和园何年何人修建、有多大面积、有何四字四字命名的胜景、从什么角度可看到最美的景致、文人墨客留下了什么辞赋,问故宫经典藏品有哪些、如何欣赏故宫建筑,等等,我所知道的不比一个初中生更多。
北京有许多名人故居、旧居、纪念地,随便走进东城的一条胡同,就能发现名人足迹、历史掌故,有心的游客可以写出好看的游记,执着的学者能找出几本书籍还原陈年岁月、前因后果,热血青年可触景生情、凭吊伤怀。我很少去,更少带着热情去体会背后的文化。偶尔心血来潮,我想知道胡适在北京的生活,带着江冬秀和他母亲,从南方到北方如何过冬,怎么带孩子教孩子?他当年在琉璃厂收藏的旧书去哪儿了?想知道北京城墙如果没拆的话,我们进三环、进二环是不是很麻烦?也想知道谭嗣同从浏阳会馆去紫禁城办事坐什么交通工具,搞事情前夜心情是否忐忑?
《今日北京》(历史卷·名胜卷),2018年购于孔网我不了解北京,北京太复杂了。我在这里工作,娶妻生子。在这里,感到比较自然,比在家自然一点,但又稍稍不如在苏州杭州无锡等江南城市的时候心情畅快。总之,我不熟悉北京的名胜古迹、文物景观,我了解的北京,主要来自于个人经验。来北京十多年,按时间半年以上算,我住过昌平府学路、西直门南小街、方庄芳星园、石榴庄南顶村、大兴高米店,工作过的地方有方庄、天安门东、新发地、七里庄。按每个群体打交道5人以上算,我见过:各类学生,大学生、博士生、北大学生、清华学生、人大学生、法大学生等;各类媒体人,体制内媒体人、都市媒体人、自媒体人、人民日报社记者、国社记者、央视记者等;各类北京人,新北京人、老北京人、外地人、西城人、东城人、崇文人、丰台人、海淀人等;各类体制内人员,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北京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央企国企工作人员、警察、消防员、武警等;各类专业人士,法学教授、经济学教授、传媒教授、作家、学者等;各类地域人,山东人、东北人、西北人、山西人、湖南人、浙江人等;各类创业者,中小企业创业者、律师、公司白领等。不要质疑划分人群会显出偏见,我们普通人主要依靠偏见理解一座城市的。更何况,这些人群,确有自己的特点。北京有1.64万平方公里,16个区,有人统计过,相当于2.5个上海、9个厦门、8个深圳、512个澳门、10个伦敦、160个巴黎,我户口所在地的海淀虽然只占北京的2%,但还是比新加坡、台北都要大。北京有2100多万人口,我们能见到的人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比例。《2008北京公交乘车指南》,从本书开始熟悉北京地名那么大的北京,跟个人有什么关系?住过的地方,见过的人,才是我经历过的北京。我想说说自己经历过的地方。经历过的人无法去写,写起来内容太多,又容易得罪人。我在《读不孤》中写过一篇读潘采夫《十字街骑士》的书评,里面写到,“写家乡、写风俗易,写人情难”,“写家乡人事,怕不客观,怕太客观。不客观,价值折损,太客观,人情折损”。写哪里人都难,为什么那么多开地图炮的?因为大家都不敢写具体的人,只敢指桑骂槐,把对人的火发在地名上。来北京,第一站,住昌平。住昌平,没有在北京的感觉。从北京西站赶到积水潭,那时候没地铁,从北京城去昌平得坐345快车,一路高速杀到学校,北京甩在身后,感觉是路过了北京。昌平有八达岭长城、十三陵和水库。父母亲曾来学校,带他们去雄关和长城逛,母亲腿脚不好,又恐高,我和父亲爬了一段长城就下来了。大约是2014年,法大师兄石扉客携夫人、当时在网易的梁鸿兴和我四人组队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者”50公里徒步,始发站就设在八达岭长城,路线从雄关向东攀登长城上山,然后沿山谷,走虎峪风景区,过十三陵水库,终点在一所中学。我们从早到晚,用时12个小时走完50公里。这次走峡谷、山区,让我第意识到昌平对北京的地理意义。昌平城建在崇山峻岭之下,是出北京城西进的必由之路,也是出京前最后一块平地,此地自然聚拢人气。前年读罗新老师《从大都到上都》,看他也记录了在昌平遇到村民的情况,他所走的昌平是元代皇帝每年都要走一次的官道,再往西行,就离华夏更远了。初识北京,在西直门南小街。这条街,西二环内,南北不过1公里,周边坐落了大名鼎鼎的中纪委,政府机关有环保部、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消防局,家属区有社科院家属区、中直社区、国家开放银行家属区,知名的还有中国儿童中心、北京青少年宫、西城区图书馆。住这儿,看书方便。西城图书馆,馆内藏书不少,有自习室,附近中学生也来。这里的中年人,总体上不是升斗小民,而是早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已成社会中坚。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剐蹭事故,就发生在这儿。我所在的小区建得早,没有专门停车场,抢车位纯靠运气,院内进出就一条道,练车技的好地方。那次,我倒车入位,将一辆通用别克给蹭了。第一次事故,心里打鼓,赶紧拨车上的电话,告诉事情经过。车主下楼来,是一位中年男子。最后走保险,要报销凭证,名字和单位全掌握了,车主是某能源央企的时任总经理。后来,我越住越远,南小街中年作为我心目中成功人士的北京形象算是立住了。丰台方庄,生活化的北京。方庄是北京商品房的始祖地,小区都带一个“芳”,芳古园、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连在一起是念作“古城群星”,有以新房烘托旧北京之意。许多名人曾在此居住,一些部委,如公安部、部队家属楼在此安营扎寨。比较有名的是欧洲研究专家陈乐民先生,我很早就喜欢读他的小品文,后来突然在某本书的后记里看到他就住在芳古园,倍感亲切。陈乐民先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他的夫人资中筠先生,文化界应该是无人不晓。不知道80多岁的资先生是否还住在方庄?作为北京商品房的先驱,《有话好好说》曾在方庄取景,张艺谋站在拔地而起的高楼下扯着脖子喊“安红,我想你”,就在我住过的芳星园。很像这部电影的烟火味,方庄也具有世俗气质,这里汇聚着官员、官二代、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老北京居民、外来人口、小商小贩、房产中介、公司白领。石榴庄南顶村,是只有在此生活过的人才会注意到的北京,但我想着重说说。老楼、老人、坑坑洼洼的街、私自搭建、堆满楼道的老旧杂物、破旧的街边小店、地摊,这里有的是人气,与王府井、大悦城不一样的人气。京深海鲜市场在这里,路边大概没有摄像头,摊贩老板随意把车停下卸货,保鲜的冰融化,沾着海鲜味的冰水从货车上滴漏下来,形成水潭,路人跨越过去,摊贩老板穿着皮质套裤毫不畏惧地踩在水里。夏天走进南顶路,会被路旁高耸、茂盛的树叶吸引,在北京再要见到这种景致可能要去景山、南池子了。绿树成荫之下,是一个紧挨一个的门面,包子铺、刀削面馆、五金店、修自行车的、装修装饰店、化妆品店、盖浇饭店,可满足周边住户的日常需求。菜市场内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摊子,卖菜的人操着各地口音招呼,狭窄通道里挤满了拧着袋子、拖着小拉车的中年人、老年人。卖干货的,就直接摆在路边,架子上摆着八角五香红薯条粉丝木耳银耳海带丝猫耳朵小点心,路过时眼不尖的话,就可能蹭着摊子挨老板娘一顿呲。推着小车的凉皮摊子、烤地瓜摊子也贴过来抢这里的人气。偶尔有年纪很大的老妇人在路边摆开小摊卖东西——其实那称不上摊子,只不过是摆了几根蒜苗或者几颗青菜,我一直不明白他们和正规摊子相比有何竞争力,还要到在这里碰运气?我住的小区没有围墙、大门,谁人都可以进。楼道里堆满杂物,落满了灰,都是有年份的杂物了,没有电梯,楼梯台阶磨圆了,有些地方缺口子。墙面尽是水性笔写的电话号码,到处是小广告,招人的、开锁的、招租的,等等,有职业道德的广告粘贴人会撕掉之前的,不讲规矩的就直接覆盖掉之前的。《闲人马大姐》,是我最喜欢的北京剧之一,我搬进小区的时候,也期待遇到这样一位马大姐,结果只遇到一个找我收管理费的楼长,收了几十元后再也没有见过。买房时,中介的卖点就是地铁十号线将从此通过,后来果然通车了,地价随之升起来,但直到我搬走,周边的情况仍是我搬来时的模样。南顶村是什么?我想它是,没有一个网红愿意直播的地方。但这是我时常想起的住处,这里充满海鲜味、菜市场味、柴米油盐味,我女儿在这里出生,我的集体户口在这里成为居民户口,在这里,我真正感到自己是一名北京人了。大兴高米店,是“移民之城”。许多想改善生活的新北京人,卖掉城里的房子,来到这里。在大兴出生的朋友说,高米店20年前还是一片稻田,小时候她们从黄村来这里玩,父母还会担心安全问题。今非昔比,如今这里街道横平竖直,规规矩矩,方方正正,道路宽阔干净,每隔一公里必有公园,周边商业集中区人气兴旺。与老旧逼仄的东西海丰相比,高米店就像一个身穿休闲服的富家子。居住大兴4年了,感觉大兴真如其名,带给人欣欣向荣的气场。坐出租车时,从北往南,或从南往北,常遇到平谷、顺义籍的司机。他们开到高米店,会惊讶于大兴的街景,我也不吝啬地为大兴做一番推广宣传。工作过的区域,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新发地。新发地,被笑称为NEW FOUNDLAND,北京的菜篮子,全北京人每天吃的瓜果蔬菜、生鲜肉蛋,70%来自新发地。市场方圆1520亩,开车穿过也要几分钟。新发地是北京永恒的堵点,超长的大货车随时可能把马路堵死,进出市场的车辆排队司空见惯。许多城里退休的老人,坐免费公交车,拖着小拉车来买菜。这儿也是进北京的主要通道,无数外地打工人员到北京的第一站就在新发地客运站。每次我看到扛着大包小包从客运站走出来的人,心情都会被触动。他们来北京谋生,跟我十几年前一样,不知道未来在哪儿。早上、凌晨、三更、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我几乎见过各个时间段的新发地;晴、阴、雾霾、大雪、暴雨,我也几乎见过各种天气下的新发地。我经历过的北京,没有一个地方比新发地更具有象征意义:过新发地,就要到北京了,就要出北京了,它承载着许多外地人的梦想和现实。我写过三首关于新发地的诗,原先发在朋友的公号,现在录在这里,作为记忆的一部分。每搬一次住过和工作过的地方,都会遇到新的人,对北京也有新的认识。如果只允许用一个词总结北京的特点,那就是:丰富性。2100多万人口的北京,就像一页被反复折叠过的纸张,被分成了无数个面,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这页纸,它都不一样,也无法看清它的全貌。我至今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喜欢北京,但没有别的城市可待,这里容留我,多少有了感情,比别的城市更有感情一些。尽管家乡的城市,江南的城市,具有无数想象中的美,但终究与我隔得远了。我住过的北京。(不会操作软件,凑合看吧,谁有好用的绘图工具也请推荐)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还原教育部科员周树人的上下班路况|沈从文的凤凰,我的北京 |我知道的不多,“胡同就是fashion”| 假如北京是一颗洋葱 |别了,广和居;别了,安乐居!|东交民巷走一走 | 在北京破壳的痕迹 | 夜晚,北京地下的噪音 | 树人哥,北京不是你的家|胡同里一朵外来的蘑菇 |大风吹好了青春期抑郁|北京哪儿哪儿都挺好,为什么不去?|病治好了回哪儿啊?回北京吗?|是何等热爱 让我从南追到北| 经常见面,不代表就会爱上| 日本人曾想在西郊建个新北京|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