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邱小石
70后,(消失的)读易洞洞主
「2020读城计划」进入第二季。本季主题是「城史」,第一期由我领读。循例,我推荐一本主题书,三本延展阅读书。我拟定的方向是从“城市类型”的演变去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为什么是这个角度呢?英国城市学家彼得·霍尔对城市发展的脉络说过一句不易理解的话:“(城市发展)从病理学、美学、功能、幻想、更新视野、纯理论、企业、生态然后再从病理学……” 我的理解是,每一种城市,都是人类对理想城市的追寻,对已有城市观念的更新,并实施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然后又面临下一个问题。从分析城市的类型入手,也许能找到一把打开城市发展历史的钥匙。我推荐的四本书,从内容到写作风格几乎没有共同点。有意思的是,我从中都找到了窥见城市类型的窗口。《城市读本》是一本城市研究的论文集,收录的不仅有最新的城市发展研究成果,更有历史论文经典中的精华;许多城市类型的创造者本人的关键思想被原汁原味的呈现,比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本书编者之一勒盖茨教授经常被学生问到,哪些是在某研究领域最优秀的城市规划论文?哪一篇新发表的文章抓住了有关城市研究、规划学科最新发展动向?这本书就是基于这些问题编著的。很快,这本书就成为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社会学等课程的必读书目,并在2012年登上亚马逊专业书籍销售榜首。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迅速地找到很多城市规划的源起。《文明中的城市》是彼得·霍尔的代表作。本书的独创在于从城市创新的角度,把影响文明进程的名城,如雅典、佛罗伦萨、伦敦、巴黎、柏林、曼彻斯特、底特律、旧金山、洛杉矶、纽约、东京等等,将其不同时期,在文化、艺术、技术,以及城市秩序几大框架下进行归类分堆,整理出城市发展历史不同的线索,印证其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研判,比如本文前面引用的他的那句深奥难懂的话。《文明中的城市》分上中下三册、近2000页(第三册主要是注释、参考文献和索引),体量之大,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我在阅读过程中思维也经常跳脱,有大量的知识信息难以疏解。类似这种书,我的阅读并不急于理解,而是试图融入霍尔的文字氛围之中……一些收获便不请自来。书中有两句话被我常常引用:一句是“文化产生于金钱的粪堆”,另一句是“创新总在边缘处产生”,很是锐利醒脑。如果说前面两本书都太过学术与理性, 那么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则更为感性。这本书用文学的方式,对城市的类型与特质展开了自由的想象,跳出了冰冷的专业范畴,传播也更为广泛,更具知名度。阅读本书时所产生的心灵情感共鸣是前面两本书没有的,有了这个因素,似乎才构成了「城市的整体」—— “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符号的整体;正如所有的经济史书籍对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它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对于城市的进程,卡尔维诺其实有和彼得·霍尔有非常相似的思想,但表达方式却迥异:“我的书在幸福城市的图画上打开并合上,这些幸运的城市不断地形成并消失,藏在不幸的城市之中。”卡尔维诺更是展现了文学家悲悯的力量:“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本书作者理查德·桑内特的身份是纽约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学者。他在写作上的自由能力让人艳羡,我从他跨专业跨文化的写作方法中获得了很多启发——不局限于一事一物,各种研究随时打通关节发生链接。《肉体与石头》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方法就是这样的典型。肉体与石头,也即身体与城市。城市发展史被桑内特创见性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以身体的不同器官命名,并将身体与城市互为镜像,进行了高度概括性总结——古希腊和古罗马用“声音和眼睛的力量”参与城市生活,反映民主天性与秩序驯化;“心脏的运动”探讨中世纪的城市理念和身体体验,灵魂与宗教信仰左右着城市空间,平衡现实的诱惑和心灵的转向;最后是“血液的动脉与静脉”,比拟现代城市四通八达的移动性,迅速与舒适成为城市设计追求的目标,个人主义被高度强化,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和公共生活的参与被阻隔,人们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弱。《肉体与石头》处处充满了桑内特对社会事物的辨析力,案例生动而透彻。比如谈到中古时期巴黎人设计具有省思内在功能的花园——这种花园设计必须有三个要素:凉亭、迷宫以及池塘。凉亭是有顶的空间,意味着在公共空间里面有避免他人侵扰的边界;迷宫象征着灵魂在努力地寻找上帝;池塘则是人们映照自身的镜子。修道院的设计者曾经对花园是否应该设置喷泉思考再三,最后放弃,因为觉得水流会破坏镜面的平静,妨碍沉思。比起在彼得·霍尔在知识海洋中纠结徘徊,桑内特的举重若轻让人耳清目明,豁然开朗。这两年在很多阅读中“遇见”桑内特,我曾在一本关于美国社会学家桑塔格的传记《精神与魅力》中突然撞见他。桑内特1976年在纽约大学创办纽约人文研究院,召集作家学者研讨辩论,桑塔格就是第一批受邀者。很快纽约人文研究院成为了纽约知识界的中心,研讨会后大家常去桑内特家享受他的厨艺,而做饭正是桑内特的爱好。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匠人》中,他用了很多篇章讲述如何撰写菜谱。可见桑内特一身杂糅多种技能,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
「城市类型」的议题,听起来很严肃,大都只是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专业人士中研讨。我很希望向桑内特学习,尝试应用从他那里悟得的方法,打破一些专业边界;同时也因很想强化自己对城市类型各种概念的认知,我今年开始撰写城市概念系列文章,这也是之前研究院未完成的「城市概念」课题。我从众多城市概念中随机挑选,开始收集和阅读资料。有的很快就能形成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写作一气呵成,但也有的在堆积了很多资料在素材库之后,成文过程艰涩难行,甚至中途夭折。在完成了18篇之后,我知道了这其中的原因。我写成的18篇共26个城市概念,无一例外都是由“个体的人”提出的创见。由“人”延展而出的枝脉充满了故事性,时代背景、文化现象、审美情趣都透过个人的经历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细节可考,真实动人。尤其当这些个体的思想掀起了社会思潮的波动,他们对城市的构想影响到政治文化艺术的偏向并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时,「城市类型」这个词汇便不再仅仅属于学术象牙塔,而是与我们一直关联着的可感知的亲密语言。城市概念与我们的生活距离并不遥远。上世纪初意大利建筑师圣埃利亚构想的「新城市」,很快被借鉴在早期科幻默片电影《大都会》中。圣埃利亚绘制的《火车站与机场》,交通枢纽贯通火车站和三个不同地面层,摩天大楼悬挂外部电梯,相互连接的人行道和隧道像血脉一样穿过楼体,“前所未有地展现了关于大型流动性社会的愿景”,这已然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了。美国物理学家杰拉德·K·奥尼尔提出的「太空城市」概念,源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东西方冷战,美苏展开太空争霸。奥尼尔应用自己的在高能物理和粒子加速器上的洞见,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奥尼尔圆柱,在这样里,可以通过离心力将其旋转成接近地球重力的空间。这个构想成为后来我们在很多科幻电影中熟悉的场景,比如电影《星际穿越》,男主库珀和女儿再次相逢的地方,就是奥尼尔圆柱。奥尼尔「太空城市」的构想在电影艺术中得到了展现,虽然这一概念还未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但它启发了我们对外太空生活的场景想象,使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可以偶尔抽离,意识到存在一种“另外”。
电影《大都会》
和「太空城市」、「新城市」一样,当下看起来充满未来感的城市概念(插件城市、即刻城市、海上城市、中枢城市),看起来天马行空,但在我们的大脑中已经和现实生活发生链接,从这些历史概念能够看到未来的进程,城市塑造的方向也受到影响。当然还有更多接地气的城市概念,道萨迪亚斯规划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的「安托邦」理论,柯布西耶规划印度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的「光辉城市」案例,还有更早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在英国的播种,更晚一些的数学家丹齐格提出的「紧凑城市」理论被广泛应用,这些都已经在人类生活中留档存录。如前面所讲,这些城市概念背后都有「一个人」的存在,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价值取向与精神性格,让这些城市概念变得鲜活。而我无法进展下去的那些城市概念,要么是由一些组织机构就某一社会发展问题、政治诉求提出的城市规划方向,比如可持续城市、园林城市,要么太过技术性,比如海绵城市、零碳城市,从中很难挖掘与编织关于“人”的“故事”。这里可能存在自己专业、能力和兴趣的局限。回到《肉体与石头》一书。桑内特在谈到本书的写作计划时说:“没有人可以样样精通,我是以一个认真的业余工作者身份来写这本书的,所以我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抱着跟我一样的态度。”我想桑内特说出了我的心声:消除专业的畏惧,放下包袱,放松心态,你很可能从那些以前从来不曾涉足的领域中获得愉悦,取你所需的便好了。
异域是一面镜子|邱小石
“附近”在何处永恒?|邱小石
胡同里一朵外来的蘑菇|邱小石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