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有什么可怕?耿直的戴森就是因为没钱赚才放弃造车 | Future智慧
英国首富詹姆斯·戴森放弃了自己历时3年,投资超过20亿英镑的造车计划。
随后,舆论的“高端分析”就出来了。“首富都放弃了,看来电动汽车的泡沫要破裂了。”
听上去就像戴森的官方发言人一样——我们戴森不看好电动汽车产业。
可是,耿直的戴森偏偏不领情,直接在声明回应:“就是因为赚不到钱。”
啪啪啪!!!
要知道,人家戴森可不缺钱,也不缺造车技术,人家放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看到商业上的希望。
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所应有态度。
而对比下来,中国企业家缺的就是这种直白和坦诚。在商言商,作为一个企业,赚钱是根本目的,没有钱赚就放弃,这有什么可怕的?
中国人向来含蓄内敛,不能轻易表达自己的要求,仿佛被别人知晓自己的欲望是件很丢脸的事情。
羞于说出内心的萌动,所以错失了早恋的机会,眼看着男神娶了别人;想寻求帮助,又羞于说出心里话,所以经历了太多本非必须的波折……
在各种各样羞于表达的欲望中,最常见也是最可怕的一点是,羞于谈钱。
很多自命清高的人,一说起钱立刻三缄其口,刻意回避,仿佛谈钱就是世俗、不信任、伤自尊。更有甚者,非但不敢说出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往往还要批判一句:“金钱是万恶之源”。
可戴森出身英国,那是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他没有那些条条框框。在他看来,造车就是为了赚钱,没有钱赚那我就撤。
而中国的新兴造车势力们,其实目的和戴森一样,可就是喜欢给自己的目的披上华丽的外衣。
所以,在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宣言中,没有一个是直说自己要赚钱的,几乎所有人标榜的都是用智能改变人类出行方式。
这样的话,或许只能用来听听。
汽车再智能,也只是一个出行工具。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自古到今,就是从步行到马车,再到汽车、飞机。如果未来还有能称为颠覆性改变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瞬间移动。这个技术有可能达到吗?谁都不知道,但起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认知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坦诚谈钱,没什么不好,因为逐利是人性本能,正视自己的本能才可以去发挥潜能,创造财富。
近日,拜腾对一汽夏利的逾期付款和蔚来的资金链告急都引起业内关注,这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没有钱”问题,可拜腾和蔚来偏偏三缄其口,死不承认,还在那里一遍遍强调自己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布局。
谁都知道,造车是烧钱的工程,没有资金就等于是空谈而已。伯恩斯坦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制造汽车是困难的,向电动汽车的转变将是昂贵的。现在,面向新时代汽车制造商的充足廉价资金供应即将枯竭。”
这足以警醒。
当然,谈梦想没有错,但以梦想掩饰自己对钱的欲望,就有点不合适了。
就这一点态度,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真应该向戴森好好学习。
在戴森放弃造车计划后,有舆论站出来报道,戴森一年狂砸200亿只做成电池,车还是图纸。
可是据戴森公布的信息,戴森的工程师们已经造出了一辆超赞的车。
这很符合戴森的一贯个性。因为他曾无比傲娇地表示:“如果研制的不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他宁愿把设计扔进垃圾堆。”
为了这款车,戴森挖来宝马、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特斯拉员工,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电动车研发团队,并收购Sakti3固态电池公司、投资建设电池工厂,还准备修建造价近10亿人民币的测试跑道。
除了Sakti3,戴森内部还培养了另一支电化学团队,自201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固态电池的商业化。James Dyson表示,两支团队的技术路线,通过相互竞争来加速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以匹配戴森汽车2020年的上市进度。
这种独一无二、惟精惟一的创新形象给戴森的汽车项目带来了极强的话题效应。2017年8月,詹姆斯·戴森提到戴森首款电动车型产量将限制在几千辆,至于产品本身,他表示:“我们的产品(电动汽车)是独一无二的,跟随或复制他人毫无意义。”
可反观中国造车新势力们,无论有没有准备,无论有没有研发技术,先把PPT做好,把梦想释放出去,再搞一次空前盛大的预售,收一波价格不低的订金,而车辆的上市时间拖得久点再久点,完全没问题。
那么,是戴森不如中国商人聪明吗?绝对不是,只是人家更明白商业之道。
戴森在造车计划上曾投入重金,从自建工厂、上下游产业链等多方面进行布局,花费超过26亿英镑,但最终仍免不了及时止损、终止项目的结果。烧钱,显然不是造车成功的充分条件。
而中国的新造车势力同样如此。当大规模生产基地并没有带来曾经计划的产能,引发的资金负担让很多企业无法承受。目前,已经有部分车企处于危机,无法将新造车这条路走到底。
过去有人笑话传统汽车厂商跟进电动车的速度,不仅晚了数年,产品指标也无法和造车新势力相提并论。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传统厂商多年来经验转化成的慎重,有了可行的技术和盈利方式,再向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
没有消费者会拒绝更优质的产品,这是电动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及自动驾驶开始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但消费者们也希望拥有稳定可靠的产品,更何况是汽车这样关乎到人身安全的交通工具。
如果连消费者的期待都无法满足,那么商品从哪里谈销量,厂商又从哪里谈利润呢?与其深陷泥潭时仍执迷不悟,不如退一步寻找海阔天空:从大量损耗财力、难以找到稳定盈利方式的造车运动退出,对戴森来说也是好事。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要佩服戴森壮士断腕的勇气。正如他公开信中说的,尽管戴森汽车项目团队“开发了一款出色的汽车,独具匠心且忠实于戴森的理念”,但“商业不可行”,一切都是空谈。
车轮都要气哭了|别人年终奖发玛莎拉蒂发宝马|中国最富的三个村子,街上停满宝马保时捷|悍马全村买,路虎放牧用!|16岁富家女月花5万元,出门各种豪车车队!|第一次穿绿衬衣接受记者采访的俞经民说了什么?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商务微信:Amarantine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