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田:天津源头——天后宫

孙若曦:致敬,生命线上的“逆行战士”|诗歌

图文/刘新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们印象中的天津,有洋楼林立的五大道,有欧风浓郁的意大利风情街,是个独具异域风情的大都市。那是因为自1860年以后,许多西方列强在天津开辟租界,西风东渐,华洋杂处。天津成为近代北方最大的工商城市和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今年正好160年。
其实天津的历史可不止于此,早在大明永乐二年(1404年),就开始以鼓楼为中心设卫建城了。作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军事重镇,得名“天津卫”,算起来距今已有616年了。
可要论起天津市区内年代最早的古迹,那得算在古文化街上的天后宫了,就是天津人说的娘娘庙。早在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在海河和北运河的三岔口就建成了北方最早的祭祀妈祖的庙宇。至于有天津这名字,那已经过了78年,是改朝换代后大明朝的事了,所以老话说“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
天后宫里供奉的是船家、渔民、或水上商旅人士共同信奉的妈祖娘娘。

传说,这位被称为天后的妈祖娘娘最初是凡人,姓林名默,福建莆田湄洲岛人,生于北宋年间,只活了27岁。林默生时勇敢仗义,善使舟船,多次救助海上遇险船只,被人称为“通元灵女”。死后,还多次显灵,舟船遇险,有祷必应,遂成为民间的护航女神,朝廷也顺势而为,加封“天后”,建庙祭祀。

妈祖信仰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如今福建、广东、台湾最盛,可为什么在数千里之外,遥远的北方,孤独地坐落一处如此规模宏大祭祀妈祖的天后宫呢?

(中国三大妈祖庙: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庙,妈祖娘娘的祖庭;天津天后宫,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香火最盛的妈祖庙)

这还得从天后宫建庙时的元朝说起,蒙古人1267年建成大都(今北京),大汗及部众从草原迁居于此,但蒙古人没有耕种传统,所需粮草给养都要从江南富庶之地水路运来,是为“漕运”。当年漕运一般是海船北上进海河,抵三岔口码头后,再转内河船舶或陆路运输,这个中转大码头一时间“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
漕运的船家多来自东南沿海地区,就把当地供奉海神妈祖的习俗带到了三岔口。在对着三岔口码头的海河西岸建起北方最早的妈祖庙。每当海船抵达或出海返航时,船户必进庙上香,祈祷波宁海静,一路顺风。
妈祖信仰自元代传入天津以后,数百年间得到长足发展,天后也由最初的海神已经转变成天津城市的全能保护神。求子、求财、求姻缘、求平安,有求必应,一座天后宫凝聚和抚慰着海河两岸众人的心灵。
天后宫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庙前广场上两根号称九丈九的幡杆,据说是明清遗物。26米高的幡杆不同于其他寺庙的旗杆,是由船上的桅杆演化而来,原是海河导航的标志,白天挂旗幡,夜晚挂红灯。
山门是天后宫大门,不同于他处寺庙面南背北,竟朝向东,东边是海河,据说是为了方便来不及下船的船家,在船上就可以对着天后娘娘礼拜上香。

雕龙门券精美壮观,门额砖刻“敕建天后宫”,显示是奉旨修建,据载建于“乾隆己巳秋九月”(1749年)。

山门前一对铜麒麟威风凛凛,近代安放,来自福建莆田,显示着天后宫与妈祖祖庭的渊源。

传说抚摸麒麟能带来好运,麒麟被摸得周身熠熠闪光。

山门门洞上悬一匾“佑护三津”,三津一是指三岔口上三条河的渡口,真正的津门故里;二是指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卫合一就是天津。
山门内一座两柱一楼式木牌坊,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最高处竖匾“天后宫”,下边横匾金字“海门慈筏”。

木牌坊据说是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建的,

彩绘牌坊背匾金字“百谷朝宗”,百谷指所有河流,意思妈祖掌管天下所有江河。前匾“海门慈筏”,海门指海河口,也是天津别称,意思妈祖是天津的保护神。牌坊是最高级别的旌表。
牌坊后是前殿,门前一对汉白玉瑞兽昂首挺立,面目生动,造型古朴,大刀阔斧又处处可见精细传神之笔。另有数块修缮记事碑记载天后宫的修缮工程。
前殿文革时被毁,现代重建,为面阔三间的过堂殿。前檐正中门额“三津福主”,表明天后娘娘有无所不能的法力,主宰芸芸众生的兴衰祸福,是三津大地的保护神。
殿内有护法神五尊,正中黑脸的是灵官王元帅。王灵官是道教宫观中专司镇守山门的神将,相当于佛寺中韦陀的职能。
神话故事中,王灵官在世时,为人侠肝义胆,专管人间不平事,死后晋封为天庭护法神将,传说他“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边上四位是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加恶,此四位据说前世都是兴风作浪的海怪,是妈祖收服了他们,他们也钦佩妈祖的非凡本领和高尚人格,从此甘心服侍左右,担当起了驾前侍卫。
出前殿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大殿,大殿供奉主神妈祖娘娘。

殿前人们熙熙攘攘,纷纷向天后顶礼膜拜,现在禁止燃香,香炉里鲜花成山。

大殿面阔三间,但前接抱厦,后连凤尾殿,所以进深也是三间。空中俯瞰,呈“士”字形,短横是卷棚抱厦,长横是正殿,出头是悬山顶凤尾殿,据说是典型的明代风格。照片是从后看大殿。
殿前两口古井现仍可见水涌,普济泉和妈祖泉。传说这是两孔海眼,联通大海,妈祖在海河边的天后宫就可以控制万里海疆。
正殿高台上一对石狮子为明代遗物,造型端庄大方,刀工细腻,因其年代久远,眉眼有些模糊,大概是石头内的铁分子氧化而呈赭红色。
抬眼上望,大殿悬多块横匾,最外抱厦门上悬“护国保民”,凸显朝廷的意愿,这也是敕建的意义。门内正中悬“垂佑瀛堧”,垂瀛意为保佑海上,佑堧意为赐福土地,都是在歌颂天后娘娘福佑一方。
正殿正中玻璃罩后的神龛内,天后娘娘凤冠霞帔端坐高台,左右侍女手执长扇宝瓶等,一派雍荣华贵的皇家气派。天后娘娘虽高高在上,却面貌和善,眼含慈祥,以无限悲悯的眼光看着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
神龛内除了2米多高的天后坐像,还有多尊小型妈祖像,服饰各异。后来才知道,这是全世界不同地方妈祖庙中的神像,交流而来,汇聚一堂,天下妈祖是一家。
凤尾殿位于正殿后方与正殿连在一起,背对天后供奉着净瓶观音、滴水观音和渡海观音。据说供奉倒坐观音是妈祖庙的普遍格式,有观音加持,天后娘娘更加法力无边。
天后宫不仅佛道共享,正殿和两侧配殿还供奉有关公、财神、灶王、药王、岳飞、子孙娘娘、王三奶奶、白老太太、送浆哥哥…等许多或全国都有的,或天津独有的一众神仙。
大殿后是面阔五间,上下两层的藏经阁,过去可能是存放典籍之处,现在是天后宫博物馆,有图片和文字展示天后宫的前世今生。
天后宫看起来不大,但诸神杂居,佛道仙俱全。它凝聚着天津的过往,承继着天津人祖祖辈辈的祈盼和希望,故事真是太多太多了!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