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八座小院子和一座无墙博物馆| 女匠
雁栖湖外,燕山脚下,慕田峪野长城边,一群人,八座院子。
放马、煎茶、织染、温书、采药、调琴⋯诗赋春秋,渔樵耕读。
村落里,慢慢聚起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01 汉方山房:敬一奉茶
敬一的空间,素名“汉方”,是无墙博物人文聚落进驻山居的第一个人文院落。
“主人散漫成性,怕怠慢了来客,便舍了民宿的期许,仅为不嫌弃她散人风气极重的朋友在此煮茶谈玄。”
她十几岁离家北上求学,曾在华谊兄弟传媒担任艺人经纪,后在望京开起一家文化先锋主题餐厅,出其不意地大热。此后,她在全国各地以不同风格和菜式先后开起了十家餐厅。
读中文系的敬一,对中国文人生活一直有着深切的向往。一有空,她就到处行走,最喜欢的是待在山里。峨眉山、武夷山、终南山...造访自然的过程中,与民间传统手艺结缘,制茶,制墨,做瓷,造纸,一往而深。
她以独立策划人的视角,将传统手艺引入寄情山水的乡村生活,投入乡村生态修复。思索于此,痴迷于此,她竟“任性”地关掉所有餐厅,携幼子举家搬进雁栖湖后的慕田峪山中。
在这里,与房东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耘夏耔、秋收冬息,节律理所当然的回归到了某种生活的“常态”上,敬一几乎不再做深夜点灯熬油的“超人”。
敬一喜欢茶,亦把茶作为落地民风的最好方式。茶长在山里,本山的茶人最了解茶与风水生态的链接。以做茶的手艺回归山水,是她作为独立策划人意外的收获。
敬一养了两匹马,踏花访友,山路上,马蹄声声。她说,学问是玩出来的,有趣而生机勃勃。敬一对茶的理解,在寻访的路途中不断加深。
“当下的时间,我只是沉浸在一片叶子的「来龙去脉」里。“
”在「做青」这个步骤里,茶叶需要在筛中被摇动、静置、再摇动、再静置、拼筛、反复几个轮次。静置的時候,所见是静,但实为这叶子间的三千大千世界物质幻化的过程,通常被称之为「走水」;各种物质从梗到脉到整个叶片,见其静,实为动;
而摇动筛子,我们所见青叶曼妙舞动的时候,也是人为唤醒一次,让其物质从新排列组合,见其动而实为静。对「来龙去脉」掌控的玄妙亦是老茶师的经验所在,也是这一泡茶的「精」所在,而「神」则见后期慢燉的「火功」了。“
暮春,祈春茶会,灯火楼台赴东篱。
初夏,山家清供宴,邀自然入杯盘,吃下一盏山水。
02 半山山房:草木染山色
半山山房的主人,是一对儒雅的夫妻。
枯山水风格小院子里,晾晒着Alice用草木染料染成的丝棉布料。草木染古老而神秘,朴素亦华美,山间自然,花、果、壳、根、茎、叶,都可作染料,织物的色彩格外轻柔。
山房一层的大厅里,茶桌前,壁上,处处是纹样精美的挂毯与地毯。
男主人Michael从事羊绒地毯织作二十年,是手工地毯独立学者,言谈举止间都带着织物的温度。他搜集散落世界各地的中国古毯资料,用传统织染技艺复原近百块中国古典地毯。
客房钥匙挂着一颗植物染色的毛线绒球,带着小时候妈妈奶奶手做的温度。
每个房间以染色植物命名,茜草、紫草、靛蓝、月白、竹青、青黛……美好的名字,是一室清雅甜美的心情。
晨起,Michael为客人带来一瓶山泉水。素朴而醇香的早餐,配上山间的阳光,温软怡人。
窗前,Alice已铺开织染台,开启新的草木染奇旅。
03 莲石山房:石刻岁月
莲石山房的迷人,在于石头。
元代的石槽、明代的石狮、清代的石槛……山房大美,美在时间。
石器改制而成的茶桌、座椅,自然随性,带着一段段前尘记忆,留住山间岁月。
福山、迪吉、永安、流长……
二十一个房间,二十一种祥瑞,房间的名字是宿主从各地收来的石头里挑选出来的,多来自书香门第的古宅,有着前人的家国情怀。
推窗见山,慕田峪长城,带着时光的斑驳,留下石头的倔强与平静。前门进后院,豁然开朗,山水画屏,一池当地冷水泉,养活虹鳟鱼。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房之宴,是野生的味道,浓烈的味道,清远的味道。
山房中,竟藏着一所小酒吧,与山水对饮,不问西东。
长城脚下注定是归宿。慕田峪长城,北方长城中最为灵秀的一段,为明长城遗址,峰峦俊美。东段,未对外开放,因为曾一直守护着这座名为莲花池的宁静村落。
于今,鼓乐、赏石、拓印、榫卯木作、华服……无尽山水文化体验,融入莲石山房,融入自然,枕山面水,怡然桃花源。
04 无墙博物馆:文人生活
山里的伙伴越来越多,小院子越来越多,敬一把山水间的院落聚集起来,建立了一座无墙博物馆。
织染锔艺,古琴书画,茶与中药。
古战场旧地,不再狼烟四起。文人风雅生根,与山里居民共守一方水土。
部分文字来自公众号《无墙博物》
部分图片由汉方山房、莲石山房、半山山房、节气山房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