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航天”,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航天人都爱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你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

是谁说的吗

向文化产业横向拓展

是航天产业新常态的重要形式

作者 | 农燕 李刚(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超一流企业卖文化。那么,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文化要怎么建立?怎么赚钱?可以怎么卖?

8月25日,在暑期的末尾,著名美国动画大片《赛车总动员》的第三部终于上映。这部电影集中表现了美国汽车文化的发达,得到了全球汽车行业的追捧和共同支持。片中出现的大量汽车型号,也完美体现了一个行业如何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以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技术成果陈述的方式影响社会大众。

在其他行业,也有非常多的相关案例。苹果电脑、三星手机,各类时尚服装和箱包品牌、酒类,甚至枪械、飞机、餐厅和地产……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包括高科技在内的各个领域。

那么,航天产业界是不是也应该综合考虑,寻求更多的发展与扩张模式?

随着新常态的来临,航天产业界面临着谋求新增长点的艰巨任务。两大航天集团和相当多航天单位都提出,把航天文创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本身也面临着不断寻求创意源泉、开发新内容和新形式的任务。传统经济、传统生活方式所能够提供的文化元素已经被充分开发,“养在深闺”的高技术产业因此得到了文化产业界越来越高的关注。

应该说,航天产业、航天技术与文化产业,有着相当多的结合点,可以起到强烈的彼此促进作用。如何认识文化产业的意义和规律,能否按照符合文化产业规律的方式来推动航天文创,是航天+文化产业能不能发展好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文化产业的困境

文化产业作为“形象经济”,对行业的影响和意义是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是行业的润滑剂,对产业的升级、转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行业人玩文化产业面临着很多困境。首先是创意人才的缺乏与资源的枯竭。这里还不是说的没有新作品涌现,而是针对同一类题材的创作者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转向恶性竞争,产品日益同质化。同时,很多人理解为文创产业的门槛较低,导致文化产业面临着各种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来自内部、外部的竞争,甚至有些传统意义上的用户,也在加入竞争行列。而久在“天空的”理工男们又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对于分辨优劣缺乏心得。

同时,同行业系统内的认知及视野及经验的高度雷同;尤其是从来没有创业过的,因此,经验不足、玩法单一,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这些造成了相当多地区在试图建立相关园区或体验中心的时候,几乎千篇一律地沦为地产项目,能经营好也只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完全谈不上特色或差异化经营;更多的,就只是一堆摆设。这样的起点,不仅仅制约着航天文化产业的增长,也因此而束缚了本可以从文化产业借力的其他业务的成长。

北京园博园航天主题园占地30亩、耗资2亿,场馆设计极为高大上。然而,今年笔者实地调研,此处已几近废墟,火箭模型锈迹斑斑,大型场馆大门紧锁,馆内空空如也。与园博园其它景点相比,即使在暑假的周末,这里也游客罕至,偶有慕名前来者,也是失望而去。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虽然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困难,但文化产业的突破同样意味着整个经济的突破和转型。这是文化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时就有学者提出“文化逆向”现象,即:越是在农业、工业不景气的阶段,文化消费越是繁荣。我国当前传统经济增长逐渐趋向缓和,但是各种文化产业的黑马频频出现,使相当多行业的经济产生了新的延展与增长点。文化产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增加值,还带动了很多传统产业的有效升级,促进了产业经济生态圈的发展。

文化产业与行业是共生的,不是割裂的。行业越发达,越应该重视文化产业。行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容器”,也是“土壤”。作为一个行业最大的不动产,行业文化产业要结合行业特点、特征、特质和传统等去系统打造;让其成为跨越漫长历史而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产业。目前,航天是已经属于具备一定深度及发达程度的行业;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及其发展空间,因此,具备很强的文化产业基本发展条件。

文化产业的发展决不能盲目和跟风。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这些所为,就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真实调研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文化产业不可以是拍脑门子工程,更不是凭空打个报告就可以出现的。因此,植根于产业深厚的基础、认知、理解、情感、责任为出发点的策划,就显得尤为珍贵。而跨领域的了解及经验,则如同多了一双翅膀。

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行业与其他产业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形成更加良好的互动与融合,并因此而更好地推动和支持整个行业形成更完善的产业布局。因此,航天系统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考验全局观和前瞻性思维的“民生工程”,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发挥各方力量和作用。而不是什么都“自己玩”。以往太多的案例显示:自己玩的项目,实际效果在哪里呢?完全谈不上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是几篇新闻通稿发到各家媒体,一时热闹,对产业整体发展与推动有哪些实际的意义?

航天与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在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文化产业不但已经深度与先进科技相融合,同时也已经通过其自身的发展,成为先进科技与先进技术本身及科技精神的一张全新名片,并形成强大的市场效应。

例如:美国的航天科幻电影与动漫。《星际迷航》已经多次再版,拍摄10多部,可以说是经久不衰;《星球大战》则已经拍摄了8部,形成了庞大的粉丝群和IP输出经济。《星球大战》最新的一部外传《侠盗一号》在2017年的第一个周末,就在全球取得了超过4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而去年12月18日上映的后传《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不但取得了丰厚票房,其催生的周边产品的营收更是惊人——影片中出现的呆萌可爱的BB-8球形机器人玩具在推出12小时就卖出了2.2万台,影片上映的第一年,周边产品销售额逼近30亿到50亿美元。试问,我们的航天产业,有哪一个型号可以在一年之内实现如此之高的营业收入?

销量火爆的BB-8玩具

不但如此,在美国,航天技术还渗透到大量喜剧、情感剧、卡通电影、卡通剧集中,成为不经意出现却影响深刻的情节要素。这些影视作品又不经意地影响了一代代的年轻人,马斯克、比格罗等商业航天时代的明星,多数是因为年轻时受到航天文化作品的深刻影响和感染,有了今天的航天梦。

事实上,人类航天技术的成就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不仅仅在美国这样的发达航天国家。作为世界航天第二梯队、动漫产业超级大国的日本,也热衷于在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中深层次渗透航天元素。比如,日本的动漫剧集,就有很多IP和航天元素有关;这些不仅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青少年,也影响着喜爱日本动漫的中国青少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虽然有说法来自普希金《致大海》较早的翻译版本,但有据可查的来源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架空历史小说《银河英雄传说》主角莱因哈特的台词。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动漫作品,风靡日本、中国及欧美,影响一代人。

中国文化产业受航天技术、航天文化的影响程度并不深,这与中国航天的成就是很不相称的。实际上,中国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还处在初期,没有进入好莱坞那样的工业化模式。中国文化界对航天元素的引入和演绎,深度和广度都严重不足,仅仅停留在少数科幻小说的层次上。

这种局面的造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文化产业界本身、航天单位和军队、政府主管部门都有责任。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文化产业对航天来说,还是一篇处女地,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拓展。

自从载人航天工程对社会公开,航天梦,中国梦,早已经不只停留和局限在卫星制造与卫星发射。实际上,作为制造业的航天已经进入饱和期。这并不是说航天制造不再增长,而是市场格局已经固定,骨干企业拥有非常成熟的平台及人才梯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航天人今天重点要思考的,是周边经济,或者叫做延展经济,让多年沉淀的航天技术、航天文化发挥更大效益。除了航天技术二次应用,最佳切入点就是航天文化产业与航天文化创意。这无疑是商业航天的一种差异化切入点。

文化产业的特性及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类的情感需求,更是技术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产业不但能提升社会对于航天产业的认知和认可,还能提炼出航天产业本身的精神元素和文化元素,衍生出更大规模的市场和产值。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并进一步实现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反向支持。

文化产业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也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在物质供应不再匮乏的今天,人们对文化的消费早已超越了解闷、消磨时间,而是在寻找价值感、情感、美感上的体验、收获和触动。对某种文化产品的消费,也成为人们获取自身精神定位和社群认同感的一种手段。而文化产品的品牌最大限度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某种文化的认同感,给了受众一种文化标签,使人们能够以此来找到并加入属于自己的社会群落。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发展则极大地加快了这个进程。

在当今社会上,航天迷本来就是很大的群体,如果通过文化产品给予他们一种深刻的自我认同感,就会为航天产业建立起庞大而坚定的粉丝群,为IP和更多衍生产业的开发建立用户基础。并最终以此全面刺激文化消费市场,打造航天文化的全产业链。

笔者在参加今年的GLEX2017大会时,看到有贩卖航天周边产品的摊位。一不小心在某航天爱好者群喊了一嗓子,结果各种“求代购”让人不忍拒绝。最后,帮助航天迷们代购了总共近3000元的周边产品。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这些产品因开发者“力不从心”,大部分仍无法通过网络购买。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认识目前比较紧迫的问题。但凡有点资源就“一哄而上”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泡沫化。这造成我国当前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都停留在起步阶段。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真正体现行业精神、行业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元素。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缺乏自己的可持续生命力。作为行业特色、行业精神鲜明的航天,最具有成为先行者的潜力,但前提是去泡沫化。中国文化产业园区模式需要从初级概念和同质阶段提升到应有的轨道:“先进科技与文化创意相融合”的高级阶段。这个过程中,

航天产业到底应当以什么形式参与这个进程,是继续造一个个空园,还是真正去有效推动,将是一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正在谋略落地的宇宙人智慧航天生态商圈,正是这样的优质资源整合者、可持续模式的开启者,并最终形成强有力的线下实体与网络平台相得益彰的商业模式。

文化+航天,可望可及的蓝海

文化是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升华的上层建筑,是某个产业的基因和灵魂。在这样一个跨界产业、跨界企业层出不穷的时代,文化是唯一能够体现行业独特性的东西,是一个产业能够被人们识别的最有效符号。

当某种现代产业成熟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衍生出相应的文化产业板块,来实现价值的提炼与展现。中国美食的高度发达,不但催生了《食神》、《小小得月楼》、《满汉全席》等影片,进入21世纪后,也催生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鸿篇巨制。美国汽车产业的发达,不但使汽车企业赞助电影拍摄成为常态,还催生出了公路电影这个单独的门类。至于时尚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剧情片、悬疑片等的支持与赞助,已经司空见惯。

一部纪录片,在中国掀起了一波追寻民间美食的热潮

在电子娱乐产业高度发达起来之后,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电子娱乐产品必须能够精确地反映技术本身,为使用者提供尽可能真实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电子娱乐与计算机仿真已经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并且势不可挡。

这同样提醒我们,航天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同样势不可挡。航天产业不但要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还要用某种手段来体现自身对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价值。对于公众传播和公众影响力建设来说,这种手段就是文化。成功的文化产业可以直达受众的心灵,使受众对文化产品中体现的元素产生共鸣。

对中国航天来说,文化是从自身历史、现状、展望等活动中凝练出来的上层建筑,是属于自己的。而文化产业则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必须尊重文化产业固有的规律和理念。因此,航天+文化或者文化+航天,如果要发展好,传统航天单位必须对“文化”、“文化产业”有恰当的、而且日趋紧迫的认识。除非这个山头,也想让其他竞争平台所占据。

卫网君有话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