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加减治汗证医案、配方
汗证
汗证是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时时汗出、动辄益甚则为自汗的临床特点,其多为营卫不和、肺气不足或热淫于内的缘故。
【临床应用】
梁色兰运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治疗气虚自汗55例。治疗方法:以玉屏风散合牡蛎散为基本方。药用:黄芪18g,白术12g,防风6g,煅牡蛎(先煎)24g,浮小麦24g,麻黄根9g。加减:气虚甚者加党参或人参;兼有阴虚加五子、麦冬治疗结果:痊愈44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
李高照(45运用玉屏风散加减治更年期汗证32例。治疗方法:以益气固表止汗为主,佐以温补肾阳。处方:防风15g,黄芪30g,白术12g,麻黄根12g,浮小麦15g,仙茅15g,仙灵脾15g,桂枝12g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5g,川续断15g;畏寒肢冷者加干姜12g,肉桂6g;气短乏力者加党参30g。治疗结果:本组32例患者1个疗程治愈19例,2个疗程治愈13例,总有效率100%
陈汉阳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产后自汗32例。药物组成:黄芪30g,防风、白术各10g,荞麦、浮小麦各15g,麻黄根、五味子各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天为一疗程阳虚重用黄芪,加桂枝8g,大枣3枚;阴虚甚加太子参20g白芍15g;惊悸失眠加龙骨、牡蛎、炒枣仁各15g。治疗结果:痊愈22例,占68.8%;有效9例,占28.1%;无效1例,占3.1%,总有效率为96.9%。
刘红敏等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创伤术后自汗36例。治疗方法:在治疗原发性创伤或手术后用药的同时应用中药玉屏风散加味。
治疗结果:本组36例,服药1个疗程者25例,2个疗程者1例。所有病人自汗症状消失,面色转润,体弱无力现象也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100%。
曹艳华等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多汗症38例治疗方法:在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血糖控制稳定的基础上,予玉屏风散加味。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桂枝9g,白芍12g,浮小麦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炙甘草6g症见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舌质红少苔者加生地黄24g,麦冬12g,当归12g,黄连6g,酸枣仁15g以滋阴清热、养心交神;兼有阳虚者可加附子6g治疗结果:38例中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78.95%
石维莲运用玉屏风散合虚汗停治疗自汗盗汗60例。治疗方法:予玉屏风散(顺德环球制药厂生产)虚汗停(广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早、晚均各1包,温开水冲服,7天为一疗程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过1~2个疗程后,自汗盗汗消失,面色转红润。
杨百京运用玉屏风散合桂枝龙牡汤治疗重症自汗45例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玉屏风散合桂枝龙牡汤为主加减。处方:黄芪15g,五味子、白术各6g,防风3g,桂枝、白芍各10g,龙骨、牡蛎各20g。出汗较剧者加麻黄根、浮小麦各20g对照组采用谷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等综合治疗。治疗结果:治疗组45例,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30例,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10%。
冯力伟51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汗证50例。治疗方法: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桂枝6g,白芍10g,甘草5g,五味子6g,龙骨20g,牡蛎20g,浮小麦15g。伴有阴虚证者加丹皮、白薇、地骨皮、银柴胡;伴夜寐欠佳者加黄连、夜交藤;伴有气虚证者加党参、黄精、茯苓。治疗结果:痊愈24例,占48%;有效18例,占36%;无效8例,占16%;总有效率达84%。
【病案举例】
1.施某,男,46岁。1986年患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经西药抗痨半年后,自觉已愈而停药。1992年12月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乏力,纳差,潮热,盗汗半月,X线胸片右上肺野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的肺结核,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而住院。症见形体消瘦,面萎黄色而无华,舌红苔薄,脉浮弱。右上肺呈浊音,有细小湿性罗音。
拟益气固卫,健脾和中,补肺养阴之法。连服玉屏风散7剂,盗汗止。继以原法,方以玉屏风散、百合固金汤异功散等加减化裁调治月余后,好转出院。
按:肺痨患者大多肺卫不足,外邪易袭,肺金受伐,“金不平则鸣”,发为咳嗽;邪火乘金,灼津伤阴则潮热、干咳或痰黏难咯;卫~,,
外不固,则动辄汗出,阴虚阳亢,逼液外出,则盗汗本方以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和胃,助黄芪驱邪益卫,固表敛汗;西洋参气阴双补,养肺滋阴;浮小麦滋养心液;糯根固涩敛汗;麻黄根走表固卫;配合甘草、红枣调和脾胃助生化之源。组方切中病机,药证相符,从而使肺卫固,营卫和,腠理密,盗汗止。
2.潘某,女,54岁,1997年5月19日初诊自汗已3个月,动则益甚,汗湿衣衫,少气懒言,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诊为气虚自汗,治以益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服药3剂,自汗大减,诸症好转,效不更方,续服4剂,自汗遂止,诸症悉除。为巩固疗效,再服2剂。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气虚自汗多见于平时体质虚弱之人,乃由于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媵理开泄而致。故治当益气固表止汗。玉屏风散合牡蛎散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补气健脾以实表;防风走表,而助黄芪固表之力;牡蛎敛阴止汗;浮小麦养心敛汗;麻黄根收涩止。诸药合用,共奏补气益卫,固表止汗之功。故用于治疗气虚自干,能获良效。
3.邱某,女,25岁,1994年12月8日初诊。患者自诉5个月前顺产一子后始出现多汗,不分昼夜。曾多处就医,症状无改善。现症:多汗不分昼夜,背部尤甚,畏寒,乏力,头晕腰酸,晨起口干欲饮,纳呆,便,小溲清长,夜寐差。诊见气短体弱,舌淡胖边有齿印,少苔,脉细缓。此乃产后气阴两虚,卫阳不固。治拟益气养阴,固表止汗。处方:黄芪30g,防风、白术各0g,荞麦、浮小麦、炒枣仁、白芍、牡蛎各15g,桂枝8g,五味子、麻黄根各6g,太子参20g,大枣3枚。水煎早晚分服。服10剂后而汗止。随访1个月无复发。
按:产后自汗于妇女分娩后多见,多因妇女分娩时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清阳失养,腰府失充而致头晕乏力腰酸;阳气虚,卫阳不固,津液外溢而汗出、畏寒;气阴两虚,阴阳失交,故汗出不分昼夜;阴虚生内热故口干欲饮,内扰神明则夜寐差;纳呆、便溏,溲清长,舌淡胖边有齿印、少苔、脉细缓乃气阴两虚之征。玉屏风散加味所用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固表止汗;防风、荞麦、浮小麦、麻黄根固表敛汗;桂枝、大枣温阳益气;白芍、太子参滋阴;炒枣仁、牡蛎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养阴安神之功,卫表固而汗自止。
4.某男,64岁。患糖尿病9年,背部恶寒、多汗半年余,上身汗出,下身无汗,易于感冒,背部时有刺痛,体倦乏力,失眠健忘,纳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查空腹血糖5.6mmo/L,餐后2h血糖9.1 1mmol。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营卫失和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在原降糖药物治疗不变的基础上予玉屏风散加味。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桂枝9g,白芍12g,浮小麦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炙甘草6g生地黄24g,当归12g,黄连6g,酸枣仁15g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服5剂后症状缓解,10剂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按: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
消渴屡治不愈,燥热炽盛,耗伤气阴,使正气日衰,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而引起多汗症。中医治疗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为原则,施以玉屏风散加味。方中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能益卫气,故有固表止汗功效;白术益气补脾,助黄芪固表止汗;少佐防风走表,而助黄芪固表;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炙甘草助其调和营卫,并有调和诸药之功;浮小麦、龙骨、牡蛎固涩敛汗。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以达止汗之功,故临床疗效满意。
5.赵某,男,73岁,汉族。1999年7月就诊。自诉自汗甚剧,稍活动则汗出不止,一日要换几次衣服,易感冒,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滑欠力。病程半年,多方中西药治疗均无效。辨证系肺卫不固,营卫不和。治法: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方药桂枝、白芍各10g,黄芪15g,白术、五味子各6g,防风3g,龙骨牡蛎、麻黄根各20g。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分3次服用。6剂后,汗出明显减少。再进6剂,汗出停止。上方改为散剂,每次10g,每日2次服用,再巩固治疗2个月。至今数年,未再复发。
6.陈某,女,68岁,2000年5月13日初诊。多汗,反复发作2年,尤以春夏之交夜间为甚,经口服西药谷维素等(余药不详)1个月未见明显疗效。来诊时症见多汗夜尤甚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夜寐欠佳,口干咽燥,舌红无苔,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卫气不固,虚火内炽。治以益气滋阴,固表敛汗之法。处方: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桂枝6g,白芍10g,甘草5g,白薇10g,地骨皮15g丹皮15g,五味子6g,牡蛎20g,龙骨20g,浮小麦15g,黄连5g,夜交藤20g。水煎服,连服3天。5月16日夜诊,自诉服药后出汗明显减轻,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亦明显好转。嘱遵上方加秦艽10g,再服5剂。5月21日复诊,诉服药后出汗及伴随症状已消失,惟感夜间睡眠欠佳,多梦,再予更改处方如下:黄连5g,夜交藤20g,丹皮15g,酸枣仁12g,白芍10g,桂枝6g,甘草5g,白薇10g,地骨皮15g,麦冬15g,远志6g,五味子6g。再服3剂以善其后。
按:汗证多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失常所致。在理论上又可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白昼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主要由于风邪袭扰营卫,或阳气虚损,肌表不固。寝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主要病机为阴虚阳亢,热迫汗出。但汗属津液,久汗之人往往出现阴液亏虚,且气随汗泄,终至气阴两虚。所以在临床上往往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本方中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佐以桂枝汤疏风邪,调营卫而和阴阳。方中黄芪、白术又能补脾胃而健生化之源,古人谓为“敛汗圣药”;再加五味子、龙骨、牡蛎、浮小麦收敛止汗辅助而行。临证时再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辨证用药,药证合拍,故能受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7.张某,女,66岁,2002年1月10日初诊。乳腺癌根治术后1年。患者已化疗6次,而化疗后出现午后低热,查体温37.5~38℃,动则大汗淋漓,恶风,乏力,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6×10/L,血色素10g/L,血小板110×10/L。
诊为气虚发热,采用益气健脾、固表止汗之法,拟玉屏风散加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生黄芪30g,炒白术15g,防风10g,党参30g,当归15g,陈皮6g,升麻6g,柴胡10g,煅牡蛎30g(先煎),浮小麦3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5剂后患者汗出大减,体温降至37.5℃左右。按原方再续服10剂,患者汗止,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全身情况改善,血常规复查:白细胞升至4.5×10/L。故原方去牡蛎、浮小麦再服1个月,请症悉除。追访至今,病情未见复发,感冒亦未发作。
按:肿瘤术后气血已虚,化疗后更伤正气,以致脾胃亏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气虚外卫不固,则汗液外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则易于感冒。而补中益气汤能益气健脾,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玉屏风散则是益气固表止汗的经典方,两者合用,故可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