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与规则的逆向鼓励

作者:莫小北
图书馆今天公益发放对联,结果没排队的人领了一幅又一幅,有些排队的读者反而等到活动结束都没领到。这就像乘坐公交车,插队的人有了座位,等着的人反倒站着。
这些行为的出现是因为犯规成本太低。交换论的攻击与赞同命题说,当某人的行为受到意料外的奖励,或没有受到预期中的惩罚时,他的这一行为就可能再次出现。当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成了康庄大道,不妨认为是出现了规则的逆向鼓励。
规则的逆向鼓励,会导致对规则自身的损害。比如女性主义呼吁解除对女性的束缚与剥削,主张男女平等,但是因为配套的情境没有跟上,结果女性不仅要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奔波,而且在工作中还面临“玻璃天花板”的阻碍,于是,那种岁月静好、相夫教子的女性形象焕发出吸引力。这就是说,女性主义的规则,逆向鼓励出反女性主义的现实。
逆向鼓励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落实规则的成本太高,而破坏规则的风险很小,所以才会出现“领导啊,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笑话。换言之,逆向鼓励选择了阻力最小的路径。不过,阻力最小不一定就是传统,它也会审时度势。比如共谋型男性气质,既享受了男权统治带来的利益,又避免了男权统治可能的风险,就像那些也会替妻子分担家务的男性,他们不是传统性别意识形态的拥趸,可是他们践行了性别平等么?也不尽然。霍赫希尔德发现,这些持有过渡性性别观念的男性,当妻子做繁琐的家务时,他们选择带孩子,当妻子从事打扫、洗衣、做饭等没完没了的照料时,丈夫只负责付钱、交税以及一些维修工作。
当然,逆向鼓励循守的阻力最小路径大多数时候还是传统使然。比如,放开二胎,为什么人们还是不敢生?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公共支持的缺位,抚幼责任家庭化虽然是阻力最小的路径,但却是不可持续的。于是放开只能逆向鼓励出收缩的结果。这里也可以看出,逆向鼓励不一定是规则自身造成的,而是因为配套的规则或嵌入的体系有“堕距(la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