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为啥要说解手,背后的故事令人瞠目结舌
人有三急,本是天经地义,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人之常情,但因为涉及到个人秽物排泄的问题,在国人眼里一直是一件略显尴尬的事情,尤其是在会客、访友的时候,突然来情况,一句“我上个厕所”赫然而出,说者自然是尴尬万分,听者也不免哑然失笑。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越来越愿意用一些雅称来代替“上厕所”,比如说“解手”一词,意即“上厕所”,现在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常用通用俗语,说出来清新脱俗,给人一种文雅之美,但是,如果你知道“解手”一词背后那段不堪回事的历史故事,估计就不会有那种美感了。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在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流传着大槐树的传说,其背后的历史指的就是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前后,明朝政府在山西进行了历时五十年,人数达数十万,迁出范围涉及河北、河南,江苏,福建甚至台湾的一次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这次移民是有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意义最深远的大移民事件,其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当时明政府把这些移民都集中在洪洞县古大槐树下,进行登记注册后强制带走,所以绝大部分移民后裔都把祖先出发的最后之地洪洞作为外迁之前的祖籍,将这棵大槐树作为祖籍的标志。后世也因此把这次迁徙俗称为“山西大槐树迁徙”。
元朝末年,由于元朝统治者对底层百姓的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天灾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明在祖实录》卷五)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又长期在长江下游大战,搞得中原地区一片狼藉。
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顺帝本纪》)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的人口和中原的人口相比,极不平衡。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再从人口密度来看,同样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一半。这样,山西“地狭人稠生计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朱元璋也认识到“山西民众而地狭”。?于是,朱元璋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决定将山西百姓迁往邻近几个省份移民屯田。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担负民众外移自然首当其冲。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对此,明朝仅有的动员手段就是顶在后心上的枪刀,有时甚至是欺骗手段。偃师县《滑氏溯源》一文谈到:人们传说山西迁民,唯不迁洪洞,所以人们都纷纷逃聚洪洞,不料上面骤然行文,独迁洪洞……当时,明政府完全不顾移民地区百姓的想法,贴出告示:“愿意移民的人,在家等待。不愿移民的人,三天内赶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集合。”于是,三天内大约有十来万不愿离乡背井的人聚集到树下,大批官兵突然将他们通通围住,全部捆绑起来,在百姓一片哭喊叫骂中开始登记造册。据说当时官兵怕有人逃跑,就在移民们的小脚趾上砍了一刀来识别身份。因此,移民后裔的小脚趾甲都是复形的,也因此留下了“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足趾验甲形”的话。更甚者,当时的移民政策不近人情,苛刻到近乎泯灭人性。朱元璋下旨要求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具体来说,就是移民中若是同姓同宗的,不可以迁往同一个地方。如果一户人家里有四口人,则留下一口人不迁;如果一户有六口人,则留下两口;如果一户八口,就留下三口人……以此类推。这种移民条件硬生生地拆解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使得骨肉分离,痛不欲生。
官兵强迫百姓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成一串,押解着移民上路。移民们被反绑着双手长途迁移,在漫漫长途上他们免不了要屙屎洒尿,内急时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所以华北各地,都把上厕所叫作解手。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以后迁民们大多习惯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文休总结:其实“解手”一词早在元代就已出现。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中说:“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可见“解手”的由来跟明朝各地的移民没什么关联。虽然“解手”一词的由来并非起自明初移民的历史,可是,我们现在读到的关于明初移民的记载,却依然充满了悲苦和辛酸。这段历史故事终将伴随着时间的长河,娟娟不息的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年轮中,曾经、现在和未来影响着这伟大的民族。
后文预告:现在,大家越来越愿意用一些雅称来代替“上厕所”,比如上文提到的“解手”一词,那么,我们为什么管去厕所叫“上厕所”,去厨房叫“下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