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匿名评审的潜在风险及治理路径——兼议编辑主体性的发挥

摘要:匿名评审是中国学术期刊遵循“国际惯例”引入的举措,其实质是源自对西方同行评审实践的跨社会模仿。在运作过程中,看似完美的匿名评审蕴藏着道德、质量和正当性三重风险,若不加以研究解决,有可能危及学术生态。现实中,这三种风险往往处于混杂状态,这为治理增添了难度。处于信息对称状态的编辑,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为科学、系统、全面治理风险提供指引。匿名评审风险是学术生态演化在这一领域的体现,治理风险的关键在于构建积极健康有活力的学术生态。从可能和可为的角度看,要努力争取学术社群认同、保护、支持学术期刊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不断地结群建群,打造学术社群平等对话的平台,营造包容理解的学术氛围,逐步改善学术生态,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学术期刊 匿名评审 潜在风险 编辑主体性 学术生态

中图分类号:G231

学术期刊是学术界知识成果的公共发布平台,在学术交流传播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伴随着国家实力的强大,中国的科研投入逐年递增,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出来,并进入学术期刊的评审通道。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大量的文稿中遴选出一部分稿件予以刊发。如何确保遴选出最优质的学术产品,采用匿名评审是当前学术期刊最为普遍、倚重的方式。追溯中国学术期刊的办刊历史以及官方对学术期刊办刊程序的要求,匿名评审(有的也称之为同行评审或者专家评审)是2000年代以来遵循“国际惯例”引入,其实质是源自对西方同行评审实践的跨社会模仿[1]。在学术社群中,有资格、有能力评判学术成果的,理论上说应该是学者本身,而不是其他。现实中,学术期刊的编辑、主编看似拥有学术成果采用与否的权力,但长期看,如果没有学术社群的支持和认可,这种权力既不牢固,也不可持续。将匿名评审纳入到学术期刊办刊程序中,既有利于学术期刊融入学术社群,为学术共同体所认可和支持,也有利于形塑期刊自身的正当性和权威性。所以说,学术期刊所倚重的匿名评审,将最核心的评阅权部分地让渡给学者,实际上是融入学术社群的必然之举。那么在现实中,学术期刊所倚重的匿名评审,究竟是“一审就灵”,还是“审稿失灵”了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现有有关学术期刊编辑部所撰写的提高审稿质量的论文中可以窥见一斑,目前有大量关于提高专家审稿质量的技术性文章,就其本质诉求,即如何拿到及时、优质、高效的审稿意见。[2]还有一些学者对学术期刊办刊水平、论文质量进行了批判,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编辑部所倚重的匿名审稿及其理应发挥的作用,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完美,要充分发挥其功用,还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治理。本文的旨趣,意在探寻普遍实施的匿名评审制度本身所蕴含的潜在风险,为学术界和期刊界同行有效治理提供反思和借鉴。同时,基于主体性的理论视角,以构建编辑主体性为着力点,为营造积极健康高效的匿名评审提供思路或方案。

一、匿名评审的潜在风险

本文的核心概念——匿名评审,是一个广义概念,指的是得到学术期刊初步认可(包括选题、格式、内容、质量等)的学术论文经过技术处理后(普遍的是匿名处理),交由该论文主题领域内同行评阅,并给出评阅结果(包括修改后采用、退稿、修改后重审等)等一系列行为的综合。一般而言,学术期刊匿名评审内容、流程相差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匿名评审的技术性细节、专家层次以及规模上。依据笔者从事学术期刊的从业经验和与同行交流的情况看,期刊层次越高、专业性越强,往往采用匿名双审,并对审稿时效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匿名审稿过程既正规,又复杂。而在中国的学术场域中,学术社群的成员往往视高层次、专业性期刊审稿任务为荣,因为这代表了对其学术成就的认可,也因为如此,学者们往往视受邀匿名审稿,是为学术进步作贡献的义务性劳动,而非其他。然而,看似理想无瑕的匿名评审,其本身也蕴含一些风险,需要学术共同体尤其是学术期刊人的重视和克服。

(一)道德风险

此处的道德,指的是学术道德和工作道德,其核心是遵守科学研究最为核心的价值中立原则,对待审稿工作,恪尽职守,高效完成。前文中,我们已经追溯考察了匿名评审作为一项制度何以被引进学术传播过程。现在要关注的是,在学术期刊送审一篇稿件前,在历史与制度的共同形塑下,与匿名评审专家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信任和共识,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对学术期刊而言,匿名评审专家应当是认真的、无私的、专业的、高效的学者,这是理想中的“应然”状态,然而“实然”状态又是怎样呢?匿名评审的道德风险也蕴含其中,“价值中立”原则,本质是求真,要求匿名评审甩干门户、人情、关系等因素,对学术论文本身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3]事实上,门户之见无法避免,学科的分野、学术潮流的分向、学术鄙视链的形成,都无形中会产生某种偏见或成见。即便同一学科内部,也有鄙视链的存在。要想完全避免“门户之见”,匹配同学科、同领域、同主题的学者,可学术圈范围如此之小,学术同侪彼此间又如此熟悉,即便我们隐去了文稿中的个人信息,但根据研究主题、语言风格、研究范式等因素,使评审人不难推测出作者的身份;这样的话,“匿名评审”中的“匿名”,还能实现吗?而就人情关系来说,学术社群内部也存在着人情、关系。我们知道,人不可能活在真空中,任何社群内部的关系,都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和塑造。学术社群的人情关系,其实也是整个社会人情关系在社群的投射。当然,我们也承认,学术社群的人情关系与其他社群有很大的不同,但就本质而言,其人情关系也遵循着社会的、互动的、互惠的、为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价值和原则,支配或影响着社群成员的话语和行动。这些因素体现在匿名评审内容上,通常是对待不同领域、学科,学者们往往倾向批判多一些,认可少一些。对待审稿结论,学者们往往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肯定,多留有些余地和空间,从而间接或者潜在地损害了匿名评审的质量。

至于工作道德,则属于内生性变量,无法被学术期刊左右。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未必就是一位高明的审稿人。从动因上看,匿名审稿人的审稿行为理论上来自于学术社群的话语和规训,而实际上,出于对自身学术成就的维护、了解学术动态、积攒学术人脉等因素往往占据了主因。匿名审稿人与学术期刊的关系,并非工作性质的契约关系。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并没有任何约束匿名审稿失范的硬核机制,仅有弱道德关系维系,这就为匿名审稿失范埋下了隐患。2019年3月,云南财经大学的某位老师发现,其2017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被湖南大学的某位硕士生抄袭,巧合的是,该生的导师正是2017年基金匿名评审专家。[4]虽然此例并非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过程的原理与匿名审稿基本一致。可以想象出,这么严肃重要的基金评审,竟然出现这样的状况,该匿名评审人自然难逃其咎,其工作道德水平可想而知。其实不唯基金评审,笔者在与同行、学者交流的过程中,经常提及有匿名审稿人因为工作忙碌、繁琐,而将审稿交由自己的研究生完成。试想一下,学术期刊编辑将论文送给顶礼膜拜的知名学者进行匿名评审,并将评阅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奉若神明般对照逐一修改,这样的情景岂不荒谬可笑,看似严谨规范的匿名审稿面临着“失范”风险。

(二)质量风险

学科是人类定义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科的工具和视角,既有利于透视现实问题,也有利于检验和深化学科理论。知识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分化,分化了的知识与知识之间不断互动交流,知识实现了生产和再生产。时至今日,我们既可以看到深刻、激动人心的研究,也见证了对研究本身的梳理、审视和省思。这一方面极大丰富了已有的知识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知识尤其是学科的深入和分化,学科分布更加细密,研究范式更加复杂,学术追求更加多元。然而我们也可以认为,学科属于一种思维方式和心智品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方向都会塑造研究者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心智品质,如果一个学者的手里拿着一把剪刀,那么在他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剪裁的;如果一个学者手里拿着一把榔头,他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敲打的。在人文社科领域,既有纯粹的学术研究,也有时效性较强的政策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既有数理模型研究,也有质性研究。在知识生产的场域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其中的一个结点。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或者感受到以下几种情况:在理论研究者看来,实证研究缺乏深度和层次;在实证研究者看来,理论研究缺乏质感和力度;在学术研究者看来,政策研究过于微观、实务;而在政策研究者看来,学术研究抽象、宏观,缺乏现实关怀,只有解构,没有建构。这些投射到学术期刊的匿名评审环节,结果是编辑部往往会收到立场不同、意见迥异的评阅书,处理起来极为棘手。

还有,相较于自然科学类学科,哲学社会类学科知识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迷思以及效用的延后性,这从客观上加大了学术评价的难度。在学科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科分布更加细密,研究范式更加复杂,即便是专业领域的审稿人也有可能看走眼。相较于知名学者或者一般的成熟研究,一些新人或者前沿研究往往止步于匿名评审环节,因为信息不对称,匿名评审对新人和新事物往往缺乏关爱和包容。匿名评审过程中,编者处于中间环节,作者和审稿人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审稿人无法对作者的写作历程、学科基础以及编辑出版的现实需要作出判断,致使审稿质量无法令人满意。我们知道,即便是一个享誉学界的知名学者,其学术生涯肯定起步于某个微不足道的起点,后来逐渐发展达到顶峰,但作为学术评价的匿名评审,只能对其学术生命历程中的某个截面或者某个点做出评价,这个评价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在阅读知名学者的学术生涯回忆录时,我们时常发现他们非常感谢某个期刊对其有过特别的信任和包容,促其完成了学术生涯的关键一步。言下之意,也有不少期刊并没有对其当时予以充分的包容、信任,两者的缘分擦肩而过。对学术期刊来说,其自身特色和学术追求不同,对文章的要求也千差万别,政策性期刊追求时效性,要求发声“快”“早”“好”,理论性期刊追求学术性,要求文章“深”“厚”“重”,等等。处于“盲区”的审稿人,面对作者的未知状态和期刊的不同风格,限于自身的学科背景、阅历、习惯以及研究偏好等因素,能够成功整合多方的诉求较为困难,作为学术评价的匿名审稿,也因过载了多重因素,从而变得困难重重。

(三)正当性风险

前文已经提到,匿名评审作为一种跨社会模仿被引进中国学术界,在政策、制度、习惯的长期形塑下,已经逐渐成长为“权威”。在所有学术期刊的退稿中,90%以上的稿件都会止步于匿名评审环节。对作者来说,匿名评审既是黑箱,也是决定稿件生死的关键点。对编辑部来说,匿名评审仿佛是一把尚方宝剑,只要匿名评审意见充分、明确,处理起来就可以底气十足。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匿名评审的“权威”真的权威吗?借助恩格斯的权威论点,我们发现,权威来自于权威本身,其实质是社会分工在学术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并在此基础上的经过文化、制度、环境长期塑造而成。[5]在学术传播平台上设置匿名评审环节,是学术媒体为了获取正当性和权威性的策略之举,其本质则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细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一个资质平庸的教授,当他被选为匿名评审人时,那么他在键盘上敲下的每一个字,都会产生“权威”效应。当然,本文无意挑战质疑匿名评审程序的权威和专家审稿的权威。事实上,匿名评审的“权威”是现代学术发展的必然,本身并没有问题。需要重视的是,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被绑定了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诸如课题、职称、评奖等,传递至学术出版环节,一旦匿名评审被世俗的功利或利益所过载,在一定的情况下,则存在着异化、失范的可能。而这也必将损害学术出版的正当性。

另外,就学术出版的流程来说,在引入匿名评审之前,期刊编辑部、编辑在选稿、用稿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学术研究的繁荣和制度的完善,匿名评审越来越占据主导权。对期刊编辑部、编辑来说,无论是综合性期刊,还是专业期刊,处理稿件不能也不可能在学科上面面俱到、样样精深,借助匿名评审、专家之智本是明智之举,但如果演化为审稿依赖、迷信专家,编辑工作成为“二传手”,那么编辑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如何体现?学术期刊的主体性地位和建设目标又如何实现?其结果必然是损害学术出版的正当性。损害学术出版的正当性的危害在于:第一,编辑、作者之间的关系的撕裂,对于作者来说,匿名评审是最权威的,即便存有争议,但如果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即可达到目的;至于编辑部、编辑,只是服务者而已。第二,加重了学术期刊发展的“马太效应”,当前在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主导的背景下,核心期刊,以及核心期刊中的“核心期刊”——权威期刊被置于高位,获取了比普通期刊更多的学术资源,核心期刊更容易动员学者,获得高质量的匿名评审,而普通期刊获取的资源量极为有限。第三,损害了学术期刊、期刊编辑工作的主体独立地位,对匿名评审的过度依赖,不利于学术期刊和编辑发挥主体性、能动性,也不利于构建完整、协调、有活力的学术生态系统。

二、遮蔽与显现:编辑主体性

上文论述了学术期刊匿名评审所潜在的三重风险,这三重风险可能存在于某一方面、某个时间点或者混合存在,潜在地影响着编辑工作。从作者、编辑、审稿人三者关系看,编辑是作者和审稿人联系的纽带、沟通的桥梁,处于信息对称状态,作用非常重要。编辑之于学术期刊,无论从法理上说,还是从实践中看,都是学术期刊真正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的主体地位不可置疑。但长期以来,有关编辑主体性的讨论从未停止,其中编辑群体发声最多,这从侧面反映了编辑对于自身主体性的疑惑和追求。那么,这个主体性是否真实存在呢?如果存在,又是怎样生成和体现的呢?进一步地说,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又有哪些特征呢?本节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一)编辑主体性辨析

编辑主体性由“编辑”和“主体性”两部分组成,其中“编辑”含义较为丰富,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编辑”既可以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也可以是包含一切有关文字工作的行为(其中也包括策划、审稿、校对等);狭义上的“编辑”指的是一种文字工作行为;本文所述“编辑”,取广义之内涵。“主体性”则来源于哲学,概意是作为主体的个人或集体通过自己的意识和实践掌握自然规律,从而进一步改造创造符合人以及由人组成的集体生存发展的客观世界[6]。溯源学术信息,“编辑主体性”[7]始于2000年之前,阅览既有的学术成果,按照认识论的发展规律,对“编辑主体性”的研究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维逐步上升。结合最新的成果,我们可以认为“编辑主体性”的含义是以学术论文为中心的学术活动为客观活动对象,基于编辑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与学术社群及其成员有效互动,以构建积极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传播生态为目标,实现编辑、作者、审稿人以及读者等多元主体和谐共处,从而引导和促进学术发展进步。

然而长期以来,虽有理论研究探讨,但现实中编辑主体性不够显著,甚至不为普罗大众所了解和认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梳理既有的学术文献,结合实际情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编辑工作缺乏学术支撑。长期以来,人们的惯常思维是“编辑无学”或者“出版无学”,不管有什么学科背景,都可以上手做编辑工作。尽管部分高校也有师资和学科点,但相比较其他学科,其现实影响不大。另外,目前所有的编辑学科对于编辑出版工作的推动作用有限。第二,对自身发展前景的模糊和不确定。“编辑学者化”就是典型的例子,朱剑老师对此曾有精辟的论述。[8]第三,现实地位的边缘和工作的可替代性。相比较图书编辑,学术期刊编辑在主办单位地位边缘,且以前多是由主办单位(大多是教学科研单位)科教人员兼职,相比较其他专业工作,编辑工作事务性强,易替代。

现实中,无论是学术期刊编辑,还是图书出版编辑,人们所关心的和记住的,都是作者或者光芒四射的作品本身,即便图书、期刊在某个位置上印刷着主编、责任编辑的名字,但又有多少人关注呢?尽管有这样的情况,但笔者认为编辑的主体性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存在的形式和内容并不为多数人所知晓。人们所质疑和追求编辑主体性,其核心和本质的焦点是编辑的意义和价值。只不过,编辑不同于学者、作者、读者,其主体性只是被遮蔽了而已,因为相比较优秀文字的创作者,作为加工者和传播者的编辑,其光亮就不那么显著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印证了人们常说的编辑工作是“为别人做嫁衣裳”这一事实,编辑工作是幕后工作,其工作成果常处于隐性状态。“编辑学者化”“编辑杂家化”等都是编辑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树立主体性的理论和实践尝试,不能笼统地、一概地要求编辑成为所谓的专家或杂家,但编辑应该具有学术研究的基本学养,开阔视野、广泛涉猎,通过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掌握学术动态,从而使编辑与学者对话成为可能,塑造编辑在学术场域的话语权。

(二)编辑主体性的生成与显现

编辑的主体性被遮蔽,但依然存在,编辑主体性又是如何生成和体现的呢?现实中看,作为一份职业,有较为久远的历史渊源,有国家赋予的职业资格地位,设有清晰完整的上升通道,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要求,还有推动编辑出版工作的大量实践(下文有论述),等等,这些都为实现编辑主体性创造了现实条件。但归根结底,编辑的主体性还是来源于编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不唯编辑,无论是哪种职业还是哪种学科,其本质区别都在于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为人类所独有。牛顿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中脑袋,他所思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亘古未有,但想象力引导他找到重力,开创了人类物理学的新时代。人类在原始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但如若从博物馆考察远古人类的文字、绘画、器物等,也一定会为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惊叹。即便是充满了天真和笨拙,但谁能否认其巨大的意义呢?作为一名编辑,在学术传播场域中长期实践,其独特的想象力必然指引着他在客观世界里进行创造性活动。这个想象力与编辑的责任心、学科背景、文化品格、学术追求和对未来的抱负等有关,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学术期刊,让未来的图景得以逐步实现。

笔者曾在高校学报工作过一段时间,2000年代以来,高校学报因为“千刊一面”缺乏特色,部分高校学报沦为“自留地”而备受学术界批评,叠加数字化传播的因素,高校学报发展困难重重。[9]但高校学报人并没有气馁,而一直在思索数字化时代期刊的转型发展,2011年2月,由《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南开学报》《文史哲》《武汉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等17家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高校学术期刊联合发起并成立“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立了联合编辑部,对期刊内容进行数字化重组,推出了《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历史学报》《哲学学报》等12个一级学科专业期刊,后来又推出了《儒学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资源环境研究》《民族问题研究》7个专题刊,推动了高校学报数字化、集约化、规模化协同发展,是学术期刊编辑独特想象力指引下构建学术出版新秩序的有效实践,进一步地,又提出并实施“域出版”。还有,对于高校学报如何实现特色化转型发展,其中既有理论省思,也有现实实践。朱剑认为,狭义的特色发展,实际上是期刊转型的无奈之举,这种特色并不是真正的特色,唯有专业化才能促使高校学报走出困境。[10] 2010年以来,农业高校社科学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从刊发涉农论文比率、学术影响力、作者开放度、作者构成等五个方面看,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11]这些都是编辑主体性的具体显现。

(三)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特

通过对编辑主体性辨析,厘清了编辑主体性的含义,探讨了编辑主体性的生成路径和具体体现,我们认为,编辑主体性之于学术期刊,仿佛是魂与身的关系。一个有灵魂的编辑,需要学术期刊作为平台,展示其伟大的创造力。而一份质量上乘、品位一流的学术期刊,其背后必定有数个甚至一批有灵魂的编辑在进行创造性劳动。总结起来,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学术期刊编辑具有独特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自觉。在知识场域中,作者是生产者,生产知识,编辑是传播者,传播知识,两者分工不同。也正是因分工不同,促使编辑产生了有别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自觉。这个独特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自觉触动编辑从事有效的实践活动,在数据化背景下,思索如何推动纸本传播向专业化、集约化、媒体融合的传播方向转变;在学科日益分化、细化的今天,打破学科、学者之间的藩篱,构建多学科、多专题、学科交叉领域的交流探讨平台,为普罗大众提供多维度、各层次的研究视角,使学科交叉、文理交融等成为可能;基于学术社群的分布状态,淡化门户、学缘、学科差异,遴选有潜力、有实力、有抱负的学术新人和学术作品,促进学术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与学者的理论自觉不同,编辑的理论自觉不在于某一领域的精深,而在于博观而约取;不在于专攻,而在于发掘和传播优秀的学术成果。

第二,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是多元共生的主体性。学术期刊的主体性并不是“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主体性,而是依赖于作者、读者、学术社群和学术界,这种主体性具有主体间性的特点。[12]一切脱离了学术社群的学术期刊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难以长久,因为作者、读者、学术社群等才是学术期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编辑有主体性,作者、读者等学术社群中的群体也都有主体性,现实中,学术社群中群体的主体性特征并不呈均态分布,有的鲜明突出,有的则模糊不清。在理想状态下,编辑与学术社群中群体的主体性不是割裂的,不是抑制或者压迫的关系,而是在学术互动中彼此影响制约对方。需强调的一点是,正因为编辑主体性的存在,使学术期刊与学术社群的依赖关系中得以保留了尤为可贵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蕴含着一种向前更新的力量,无人能够阻止;其向前更新的进程中,必然会带动学术生态的更新发展,有利于创造健康积极有效的学术传播形态和学术生态。

第三,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是主动积极的,不是被动消极的;是多元多向的互动,不是单元单向的传递。编辑、审稿人、作者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但不能让分工造成隔离,各群体之间各守己见、各自为战。编辑处于桥梁纽带地位,可以促进各群体之间的协调融合。所以,一个优秀的编辑,要努力地增进对审稿人、作者、读者以及自身的平台——学术期刊的了解,与各个主体开展积极的、多元的、多向度的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可。试想一下,一个编辑只是类似于“二传手”的角色,对作者、审稿人、读者和学术期刊缺乏研究,大概率会导致工作的失范和关系的紊乱。

三、匿名评审潜在风险的治理路径

对匿名评审潜在风险的治理,离不开编辑的主体性,这个主体性,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学术期刊的主体性,这个主体性体现在编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首先是,对于匿名评审的风险,编辑的想象力是基于现实中长期的观察,对其进行理论省思和批判,深入剖析风险的成因和根源,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引。而在创造力方面,在于编辑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控制或减少风险的发生,营造学术社群群体间健康积极的生态关系。

(一)形成匿名评审风险的成因

目前,已有不少的学术成果提出了提高审稿质量的种种对策和思路,其中有不少具有很好的现实借鉴意义。但从逻辑上分析,其出发点是提供匿名审稿的审稿人,为学术期刊提供服务,学术期刊回馈物质报酬,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准工作契约关系。但在不少学术社群人看来,为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出发点有三:于公,作为学术社群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为学术期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是匿名评审的道德基点;于私,为期刊审稿有利于形塑自身在学术社群、学术界的地位,进一步地,有可能争取到话语权和有利的资源;[13]还有,就是作为受惠人,在学术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特定期刊的扶持,进而有了报偿式审稿,这种礼尚往来式行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互惠行动体系[14]。而且,有学术期刊编辑与学者关系密切,两者之间的审稿活动有可能是私人情谊在工作场域的延伸。然而,在笔者看来,匿名审稿的种种风险实际上是学术生态在这一领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术生态积极健康且分布平衡,那么匿名评审大概率不会或者很少出现风险。举例来说,学者们都能秉持公心,以推动学术进步为己任,积极为学术期刊提供优良的建设性意见,那么学术期刊发展便有了助力,有助于遴选或吸收优秀的学术成果。但如果学术生态糟糕,学术社群内部为名利所累,各自为战以邻为壑,那么匿名评审就会成为互相倾轧的战场。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厘清审稿人、编辑、学术期刊之间的关系。匿名评审究竟是学者与编辑之间的人情关系,还是审稿人与学术期刊的准工作契约关系,抑或是彼此依存的生态关系。进一步地说,如果是人情关系成因,那么就应采取道德治理或技术治理的途径。如果是准工作契约关系,那么就应该遵循市场治理的逻辑,为修复匿名评审的风险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而如果是生态因素,那么就应该着力构建积极健康、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或环境,从根本上予以治理。然而在现实中,匿名评审所反映的关系往往是这三种的某一种、某两种抑或是三种情况的混合。举例来说,在一个学术生态混杂的状态下,某位审稿人与编辑私人关系良好,期刊或得到了优秀的评审支持;人情关系处于显性状态,契约关系处于隐性状态。在某位编辑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审稿人开始视审稿为工作任务,缺乏道义力量的推动;这时人情关系处于隐性状态,契约关系处于显性状态。

(二)治理匿名评审风险的多重困境

匿名评审作为一项跨社会模仿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场域,其原初的意义在于遴选出优秀的学术成果,过滤掉不适合学术期刊或者质量低下的学术成果,某种情况下,为学术期刊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但在风险产生的情况下,追根溯源,匿名评审的风险成因有多重来源,为风险治理带来了多重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风险成因的混杂性。匿名评审风险产生,有可能是某方面学术生态恶化的显现,有可能是学术期刊或编辑与学人存在道义上的困境,也有可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项劳动的匿名审稿,缺乏应有的激励。当然,也有可能是学术期刊内部管理存在疏漏。在现实中,情况往往复杂得多,期刊不同,风险成因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风险成因也不同。在现有的学术生态环境下,层次越高的期刊(即权威核心期刊),匿名评审的风险也较低,因为存在广泛的竞争和监督,还有比较规范的程序。层次越低的期刊(一般指非核心期刊),匿名评审的风险也较大,因为其所依存的学术生态资源有限,抵抗外力干预的能力不足(尽管有人并不认为其存在较大的风险,但确实存在,只是少有人关注或者很少爆发而已)。

第二,治理手段有限。目前,关于提高匿名评审质量的学术成果已经比较丰富,大部分是按照学术道义、准工作契约的逻辑来阐释的。笔者对此也有初步的思考,即按市场逻辑进行治理,即赋予匿名审稿人“应得之利、应担之责”,并且提出,聘用职业审稿人或以市场标准衡量匿名审稿人的劳动价值,彻底甩干门户、人情、关系的因素,明晰关系,绩效评价、按质付酬(对匿名评审人来说,是按劳取酬)。[15]不过,这其中有一个重点都被忽略了,就是效果如何。多数文章中,鲜见治理效果的阐述;笔者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也鲜有学术期刊同仁对匿名评审的质量信心满满。反过来说,学术研究中所提的治理方式,只是一种设想或者思路。治理匿名评审的风险没有一定之规、万全之策,现实中还是比较缺乏有效之策。

第三,治理效果的难以确定性。我们知道,关于匿名评审的质量评价既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更多依赖的是编辑个人的主观感受,这为治理带来了难度。审稿时间、数量和篇幅可以量化统计,质量却难以衡量。不同的学者、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其审稿风格存在着差异,并不适合用统一的量化标准来衡量。我们邀请匿名审稿人评判稿件质量,那么谁来评判匿名审稿质量呢?很少有人思考这个问题。尽管我们提出了很多提高审稿质量的办法,但后面的效果却不好判断,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不过,治理效果难以确定,并不是无法确定。我们可以发挥编辑主体性,改进风险治理的效果。现实中,学术期刊都是根据匿名评审意见处理稿件,这其中编辑的选择和判断很重要。作为一个学术编辑,在阅读匿名评审意见时,其认真程度、专业性和建设性是不难判断的,这构成了匿名评审质量的主要部分。所以说,匿名评审风险治理的效果的难以确定性,难就难在评价上,这个评价不是静态的定量评价,而是动态的定性评价,做好这个定性评价,编辑的作用很关键,当然,对编辑的要求也很高。

(三)治理匿名评审风险的可能路径

上文所述匿名评审风险治理的多重困境,并不意味着学术期刊和编辑不能作为。相反,正因为主体性的存在,编辑通过现实实践和理论省思,认识到匿名评审风险的本质、存在的形式以及治理困境,这就为科学、系统、深入治理提供了指引。另外,已有的学术期刊同行对提高匿名评审质量提出大量积极有益的思路和方式,也为治理提供了借鉴。但笔者所提的治理路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可操作性意见建议,而是着眼于构建积极健康融洽的学术生态,使学术期刊、编辑与学人之间的关系既分工,又融洽,为匿名评审提供健康积极的外部环境,促进学术社群群体之间的互相理解包容,从而互相促进、砥砺前行。

第一,要争取学术社群认同、保护学术期刊的发展理念。对学术期刊和编辑而言,要争取学术社群对期刊发展理念、特色的认同、保护和支持。每个学术期刊都有其固有的特色和风格,这是在长期的办刊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系列特点的组合,包括版式、作者群、质量标准、用稿风格等。例如,政策性强的学术期刊,往往倾向于选择新、快、响类稿件;学术性强的学术期刊,往往更关注论文的厚重和严谨,对时效性要求不高。还有,对匿名审稿人来说,往往关注的是稿件质量,少有顾及传播效果。笔者认为,传播力是学术论文质量的一部分,选题新颖、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优美会促进学术论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这些特点需要属于学术社群中的匿名审稿人认同和支持,响应多元诉求。而作为学术期刊和编辑,也应关注审稿人的风格和特点,努力争取他们对期刊发展理念的认同和支持,从而为学术评判提供有益的外部环境。

第二,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虽然现今是分工社会,但学术期刊具有特殊性,其作者、读者、审稿人群体身份往往是融合的,有可能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作者的身份,也可能会演变为审稿人。学术期刊是知识学术场域中一个结点,一个广泛联系且互相作用的结点,而不是产业领域上游或下游媒体。从这个角度看,学术期刊和编辑也是学术场域和学术社群的组成部分。如果不融入其中,会造成双方之间关系的撕裂,不利于学术的交流进步。翻开某领域权威期刊,从编委会到作者,里面的名字一定是该领域响当当的大咖或牛人,多数文章是精品佳作。学术期刊是学术社群共有的发声平台,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逐渐筛选出出色的学术成果。所以,要打造出色的期刊,一定要紧密联系学术共同体。这个学术共同体,有可能是实体存在的,可能是某个高校的学院群体,可能是某个课题组,也有可能是某个学会群体,等等。当然,也有可能是虚拟的,有可能是学术会议上志同道合的同侪群体,有可能是网络上因为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各种各样的“群”或“朋友圈”。对学术编辑而言,融入学术共同体的意义在于获取信息和优质的学术资源(这里面当然包括审稿人资源)。难点在于,这个学术共同体需要学术编辑自己去寻找或者发掘。有人可能会提出这种做法太难,或者没有必要,因为对某些大刊名刊来说,所蕴含的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不需要编辑们劳神劳力。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学术生态的演化变迁是变动不居的,一个看似充满优势或力量的平台,若不加以细心维护,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也可能会反转。放眼近几年办刊成绩显著的学术期刊,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期刊秉承开放的心态和做法,与学术共同体、学术社群深度融合,在互动砥砺过程中实现了办刊层次和水平的跃升,同时也赢得了学术社群的认可和尊重。

第三,为学科交流融合创造条件,营造包容理解的学术氛围。如前文所述,学术的分野和差别,本质上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同,进而导致学科鄙视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会影响匿名评审的层次和质量。如果学术编辑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把研究政策的论文送到理论研究者手里,大概率会得到批判或否定的结论,然后再传给作者,想必作者会感到挫折或困惑;但如果是送给一位政策研究的学人,那么大概率会得到肯定或赞许的结论,传递给作者,想必作者会感到喜悦或振奋,这些都不是理想状态。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学科因为分野而得到精深的发展,也会因为融合而更加精进。在联系日趋紧密的现代社会,不存在所谓的“独立王国”,学科既要专业研究,也要开放合作融合。对学术编辑来说,要秉承开放共赢的心态,努力营造包容理解的学术批判氛围,从匿名评审中汲取精华,充分肯定专业研究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敦促作者开阔视野,以回应不同学科领域的关切。

第四,善于结群建群,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学术生态的健康与否,关键在于风气,风清气正,则学术研究砥砺前行;学术生态溃败,学术研究则泥沙俱下,良莠难辨。现实中,学术生态健康与否从来都不是黑白分明的,多数情况下,会呈灰色形态。作为学术社群的一分子,学术编辑既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学术生态的健康,也有必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态“小环境”“小气候”。一个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在与学术共同体的互动过程中,学术编辑们不断地结群,结交有共同志向、有潜力、有追求的学人群体,组织起来,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小微学术共同体。即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整体学术生态环境恶劣,但小环境或小气候是好的,这也为学术事业进步争取了空间。这里的“群”,与圈子、派别有根本不同,孔子曰:“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群”是纯洁的学术共同体,过滤了大部分人情、关系、学缘等世俗杂质,以互相切磋、推动学术进步为目标;而圈子、派别则是功利的,党同伐异、唯我独尊,以追求个体或小团体世俗利益为目标。

第五,着眼于推动学术进步。学术场域的作者、读者、审稿人、编辑,是社会分工的体现和结果,这种分工促进了学术的进步。但如果各自为战,将自己所处领域的行动逻辑施于学术场域,则会产生碰撞或者矛盾,阻碍学术的发展进步。所以,多元主体之间达成共识非常重要。长远地看,学术场域的行动者目标是一致的,即推动学术进步。但是,学科、生活阅历的不同,会形塑不同的心智品质,投射到匿名审稿领域,审稿人会以自身经验和学科智识评判稿件,这个评判所基于的只是一个截断面。若以推动学术进步为目的,则应适当摒弃自身的经验和智识,因为这种经验和智识有局限性。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审稿迷信”“学术权威”就这样产生了。正如角色一样,一旦走入匿名审稿,学者就应当从以前的身份中适当抽离,扮演新的角色;在下笔时,顾及学术期刊和作者的利益和诉求,全面客观评判。如此,“匿名审稿”则可能走下神坛,去除了“神圣”“权威”光环,回归应有的作用和地位。对于作者和学术期刊而言,也应当以推动学术进步为目标,尽量去除世俗的功利,为匿名审稿人提供精原料,而不是粗原料。以学术编辑的理论自觉和问题意识,在初选稿件阶段,就可以优选出一部分,为匿名审稿提供匹配的原材料。对于作者而言,则应遵守学术规范,以学术脉络为基点发力学术研究,努力为学术社群奉献精品力作。

四、结论与思考

无论如何,匿名评审被引入中国学术实践,其积极意义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推动学术交流和进步方面,[16]笔者对此深为认同。同时,本文对匿名评审的批判,无意挑战其“权威”,只不过,通过分析,探讨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会危及学术生态;如果不加以重视,对学术期刊而言,长期来看也是不利的。[17]匿名评审可能蕴含的道德、质量和正当性风险不是单独存在的,在现实中往往呈混杂状态。学术期刊引进匿名评审,其本质是融入学术社群的正常之举,但如果不对其进行反思,一味地迷信、神化匿名评审,最后只会损害学术出版的正当性和权威性。编辑是学术期刊的主人,也是学术社群的一员,学术期刊是学术生态的组成部分。对匿名评审的风险进行治理,需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性。然而编辑对于自己的主体性,更多的是迷茫和困惑。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编辑的主体性不是不存在,而是被遮蔽;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编辑的主体性体现在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而且具有独立性特征,这使得编辑在学术社群、学术期刊、 学术生态中保持可贵的独立性,从而促生出一种积极的自我更新的力量。在学术社群中,编辑的主体性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现实中,我们发挥编辑主体性,并不损害学术社群其他成员的主体性。所以,发挥编辑主体性,对匿名评审的潜在风险进行治理,不会导致学术评审地位的偏移,只会进一步加强编辑与学术共同体的紧密联系。对匿名评审的治理,如果没有学术社群的理解和认同,是很难进行并且取得效果的。只有得到学术共同体的理解和支持,才能顺利进行。从这个角度看,对匿名评审的风险治理既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也需要各主体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革命,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主体的多向互动,结果是互惠的,学术期刊因此提升了质量,学术研究也会因此而发展进步。

匿名评审风险的混杂性为治理带来了难度,治理手段也较为有限。但学术编辑的理论自觉和问题意识为风险治理提供了指引,从而为科学、系统、全面治理提供了可能。笔者认为,已有的提高匿名评审质量的研究探讨是有益的,但治理匿名评审的风险,关键在于构建营造积极健康有活力的学术生态。我们所提及匿名评审的风险,大多是学术生态在这一领域的体现。不过,现实的学术生态往往处于一定的稳定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即便努力了,短时间内也很难看到效果。对学术期刊和编辑而言,只能从可能和可为处着手。要努力争取学术社群认同、保护期刊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在与学术共同体互动过程中,不断地结群建群,构建营造健康积极有活力的“小环境”“小气候”,打造多元主体平等对话的平台,营造学术社群内部包容理解的氛围。如果学术社群成员都秉持一颗公心,那么包容理解、互相砥砺的学术生态就会逐步形成。当然,正如笔者文中所言,所有探讨提高匿名评审质量的文章似乎都没有提及效果,本文也不例外;即便是按照本文所言行事,效果也无法预知。但笔者认为,全面、深入、广泛地研究这一主题,虽不一定能够完全消灭风险,但将风险控制在较低的、能够接受的程度,是可能的,而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教育》编辑部)

* 本文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开放试点资金资助。

[1]李红涛. 匿名评审与学术把关正当性——以中国传播领域学术期刊为中心的考察[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2(1):13-28.

[2]刘潇.如何让专家欣然、高效、准确地审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4):795-797.

[3]有学者认为,匿名评审凭借一种貌似客观的技术、数字和理性规则来实行管理,希望以此来克服管理过程中个人主观因素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种管理模式可以称之为非人格化管理,它产生于不信任文化的背景之上,相信技术而不相信个人的能动判断。参见:刘圣中. 不信任文化中的非人格化管理——匿名评审、年龄界限与一刀切现象的综合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7(2):71-77,125-126.

[4]资料来源:http://k.sina.com.cn/article_5541011958_14a4521f602000ihz8.html?from=edu.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51-554.

[6]何菊玲.编辑主体性再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6-122;刘健.编辑主体性的特征与形成[J].编辑学报,2000(2):63-65.

[7]目前,已有关于学术编辑和图书编辑主体性的多篇著作,相关探讨也比较深入,但本文所探讨的对象是学术编辑,不涉及图书编辑。笔者阅读过多篇有关图书编辑主体性的著作(例如:左健.编辑主体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亦有所受益。

[8]参见:朱剑. 编辑家抑或研究者:编辑身份建构的目标分野——以1980年代的出版界和学报界为中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110-124;朱剑.如影随形:四十年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1978—2017年学术期刊史的一个侧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35,192.

[9]李二斌. 高校社科学报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原因解析及路径选择[J].出版发行研究,2016(12):57-61.

[10]朱剑. 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88-94.

[11]刘浩,宋雪飞,李二斌.高校综合性学报发展路径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4):147-156;宋雪飞,李凌.高校学报的差异化发展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55-160.

[12]黑晓佛.主体间性视阈中的编辑主体及其关系[J].编辑之友,2011(9):65-67.

[13]占莉娟.科技期刊审稿人的审稿动因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4):363-369.

[14]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J].社会学研究,2007(1):83-98,244.

[15]李二斌,宋雪飞,刘浩.学术期刊可以建立审稿专家聘用制[J].编辑学报,2014(6):570-571;李二斌.学术期刊职业审稿人:设想与实现[J].中国出版,2016(5):38-41.

[16]刘瑞明,赵仁杰. 匿名审稿制度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学进步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6(1):173-204.

[17]戴庆瑄. 市场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塑造[J].江海学刊,2010(5):219-22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