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绪人格:不敢发脾气的人,都很缺爱
最近读到一本书——《童年情感忽视》(台版,橡实文化出版)心有所感,想和大家分享情感连结的重要性。
很多人看起来冷漠疏离,缺乏安全感,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且没有能力回应别人的情感。
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童年情感被忽视的家庭——父母不是太忙,就是没有能力感受、认可孩子的感情,所以小孩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感,切断和外界的联系,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听起来很熟悉吗?我周遭就有好多这样的人。
你和他们接触之后,感受不到他们的情绪和感觉,像戴了面具、穿了盔甲似的,自我保护得非常严密,和你始终有距离感。
是的,那种隔了一层薄纱(或者是厚墙)的隔离感,让人难以亲近。
小云就是嫁给了这样的一个男人大为,恋爱的时候只觉得他很酷,偶尔露出的孩子气或情绪,让人觉得像乌云中探头出来的太阳,特别值得珍惜,甚至有点可爱。
小云以为两个人结婚、成家、共同生活之后,可以一点一滴地融化这个男人的心,让他愿意对自己敞开。
没想到,大为虽然算是个顾家的好男人,但总是死气沉沉、阴阴郁郁的,没有活力,让天性活泼、喜欢交流、需要连结的小云非常痛苦。
有了孩子以后,更是无法轻言离开,可是小云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走不进大为的心。
大为究竟是怎么了呢?
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是最不受关注的一个。父母常常摆出的态度就是:你把自己管好就好,别来烦我们。
所以,大为虽然有很多自由,但他从来没有在情感上被抚慰过。而且无论是正面的情绪或是负面的情绪,在家里都是不被认可的。
大为觉得“有情绪”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所以他学习把自己的所有感觉隐藏起来,渐渐地就变成一个机器人了。
像这样完全与情绪隔绝的人,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情绪是人生的色彩,没有了它,生命就是一部黑白的默剧,连声音都没有了;情绪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帮助我们认清周遭环境、让我们得以生存并且繁衍后代。
没有情绪或是否认自己情绪、不认可自己情绪的人,不但生产力比较低,更是无法体验到完整的人生。
因此,很多人最后就会造成抑郁,因为所有的情绪都积压在内心里了,瘀滞不化,也容易生大病。
这些人如果能认识自己和情绪的疏离,就要试着去辨认并且说出自己的感受。比方说:
你那样说我很生气;
我觉得这件事情让我很难过;
你那么做让我感觉自己不受重视。
如果能够自己认出来这些感受,并且愿意和周遭比较信任的朋友和家人分享,那么,你就成功的掌握了感受自己情绪的第一个步骤。接下来,你可以更加细微地去观察并且记录自己的感觉。
作者在《童年情感忽视》一书中分享了一个处理情绪的方法,我觉得非常实用,在此和大家分享。
1. 辨认自己的感觉:悲伤、愤怒、挫折、自卑、无价值、委屈…..等,此刻你感受到的究竟是什么?为它们命名。
2.接受它,不要评断它的对错——情绪的存在有它的价值,一定不能否认或是讨厌它。
3.试着去理清感觉背后的原因,它的起因是什么。
为什么你会觉得受伤?因为你的期望过高,还是你根本看错了人?这个情绪是否是你从小到大就一直在经历的?
你不去认可它、承认它、接纳它,并且为它负起责任,那么,你就无可避免的在生活中一直会与它相遇。
4.看看这个情绪是否需要你采取什么行动,这个行动是针对自己的,而不是去攻击他人的。
你该做些什么,让这个情绪能够缓和下来。也许是自己寻找乐趣,也许是找对方谈一谈,也许是寻求好友或专家的协助,帮忙转变态度和看法,通常情绪就能够获得缓解。
在亲密关系中,情绪的沟通尤其重要。很多人,尤其是男人,特别害怕自己的情绪,所以完全去压抑、否认自己有任何情绪。
这个时候,他的伴侣,就必须要小心翼翼的引导他,带着善意去梳理他的情绪,和他好好沟通讨论。
我就想起我的前夫,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但他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情绪,所以从来不愿意和我真正的亲近或是讨论这类话题。
当年的我,面对他的种种保护自己的态度,只觉得受伤,进而防卫、攻击,我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引导他,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他愿意去找回、面对自己童年那些不被认可的情绪,真的是挺遗憾的。
童年时代被父母忽视情绪的人,还会有另外一种的呈现,他们也许在表达情感、与人连结上没有问题,但是会终其一生都觉得自己内在有一个黑洞,始终想要找一个人做情感上的深度连结,好来填补这个黑洞。
为了有个感情的依靠,他们可能无视自己的自尊,愿意倾其所有的付出,就是换来一点点的温暖,因为自己的内在世界太冰冷了。
这一类的人就是需要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每天试着看看做什么事情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充实、丰足,多做一些取悦自己的事情。
我遗憾的说我就是这一类的人,因为童年时期父母从来不重视我的感受,忽视我的情感需求,所以我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可以在感情上真正滋养到我的人,给我情绪的支持,为了这些,我什么都可以牺牲、付出。
就是因为这么强烈的情感需求,所以在亲密关系里面反而会搞砸,因为,这种情况,你不是吸引来无法与你情感连结的人,就会找到知悉你弱点、进而利用你、欺骗你的人。
说实在的,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免不了对号入座的感觉到身为一个母亲,我可能在情感上也有忽略了孩子的地方。
我一向自以为是一个非常能够体贴、理解别人情感的人,对孩子也是如此。可是书中说到,很多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的父母,其实在这方面也失职了。
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他们真的很爱我,小时候也是和我非常亲密,照顾我、关注我,但是,我必须说,他们完全忽视我的感受,事事都以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为出发点,根本不在意我的情感需求。
所以,那些为了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成长而伤脑筋、花心思的父母们,我真的非常诚恳的告诉你们,希望你们多注意孩子的“感受”以及他的情感需求。
我常常说,孩子哭闹的时候,你只要能够准确地说出他的情感需求和他的感受,并且告诉他你理解他是这样感觉的,你几乎不需要满足他表面的需求(要玩具、要吃什么、要出去玩),他就能够消停、安静下来。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有内在的空缺,他可以真正的发挥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不是所有父母所乐见的吗?
···
作者 | 张德芬
唤醒、疗愈、创造,在这里遇见未知的自己
今日话题
亲爱的朋友,你是敢发脾气的人吗?平时,面对自己的情绪,你会怎么处理?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