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351【背影-再探阿尔金山无人区】
背 影
一条沟有百兽欢腾,那里一定是“天堂”。
一直喜欢背影,最早的原因应该是读了朱自清的《背影》,那个远去的背影便早早存在于年幼的心灵,生根发芽。
背影所蕴含的亲情、温暖、远方等总是让我的思绪延展出更多空间。再次探秘阿尔金山无人区,那些野生动物匆忙离去的背影让我若有所思。
记得年初来到这里,感叹于自然风光的壮美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繁多,也曾就无人区的概念和野生动物济济于此感慨万千。我明白它们是无奈的,面对枪口与贪婪,只能永不停歇的躲避。正是因为人迹罕至,少了伤害,它们才留恋这里。
那么,我为什么要来无人区?其实,它们的存在是无可替代的理由,可以与它们相遇,即使面对它们敌视的目光会有尴尬,但我还是来了。我也如它们一样欢喜这里的安宁,也希望与它们有面对面欣赏与相视一笑的温馨,但我还是失望了!
这里依然有超乎想象的野生动物,但看到我的来临,无一例外不是留下遗憾的背影,弃我而去。它们必然是责怪着我的不速而来,不等我读到它们眼中的不满,便匆匆而去。
离去的背影在雪山、沙漠的背景下略显仓促与狼狈,即便是阳光给它们拉长了痕迹,企图修饰成唯美,但却无法改变一个事实,这背影与记忆中所有的情感名词无关,只是又一次无奈的逃离。
在我涉足无人区的路上,无数次收到亲友的关爱般的叮嘱,要小心野兽,要注意安全。我一次又一次的解释,目前存在于我们视线内的所有野生动物,即使是再凶猛的食肉动物,看到我的瞬间,只有一个结果,留下背影。
野牦牛是这里数量众多,也是体型最大(体重可达千斤以上),脾气暴躁的优势种族。我曾无数次听到这样的传闻,遇到单独存在的野牦牛要加倍小心,它很可能做出主动攻击人类的行为,往往会造成车毁人亡的不堪后果。
现实是我曾无数次的与它遥遥相对,当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期待镜头中它怒奔而来的野性时,它却转身而去,背影决绝。
在整个阿尔金山无人区,无论是食草的藏羚羊、藏原羚、野牦牛、盘羊、藏野驴,还是食肉的棕熊、雪豹、狼、藏狐,甚至是可以翱翔蓝天的雄鹰等,它们总是迅捷而去,只留下胆怯或憎恨的背影,这些背影完全颠覆了原本应有的宁静致远。
我审视自己,自问没有强大到超越它们的体量,没有它们强劲的咬合力、没有它们锐利的喙、爪。我一次又一次反思自己的行为,没有杀戮、没有恐吓、甚至没有大声喧哗。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所有的相遇以背影而遗憾。
我还是明白的,这些决然而去的背影是它们遗传基因所决定。这种基因形成于千百年人与动物的较量结果,人们从一开始为了生存而猎杀,如果说这是符合自然生存法则的,那么,当人类不再因生存而猎杀,这些猎杀也仅仅只是为了无知的炫耀或虚荣心,我们就应该从这些背影中反思,同样是生命,是怎样的无知与愚昧成就了这些背影。
无人区的一切,它们看似强大却又脆弱。我们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选择和判断,决定着它们是走近还是远离。我期望相遇的温柔似水,愿意为此做任何的改变。
背影,朱自清先生的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恩情,那是我们人类相互感恩的故事。画面中的这些背影,我多么希望可以演变成回头莞尔的情景模式,不是因为恐惧而孤独,这种孤独隔离了原本应有的美好。
写到这里,我放下了笔,再次凝视这些背影,久久的凝视,期望着它们回头,那怕只是一次,也许可以慰籍日夜兼程的艰辛。
我还应该来吗?这样的探访是否打扰了这里的安宁?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