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天下园林之母(下)——苏州2日(4)

★旅游地点:苏州拙政园之西花园

过了别有洞天的圆形洞门就是西花园了,原来叫做补园,面积12.5亩。因为被后来的园主人大加改建过,所以风格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为主,不过水石景观还是能够与中花园景区相承。

往左有座湖石堆叠的假山,山顶是一座六角小亭宜两亭,亭身有玻璃长窗,很是古朴典雅,看着也很精致。因为原来拙政园被分成了三个花园,补园的主人很羡慕中花园的景致,于是在高处建亭。

虽然中花园不属于自家,但一样可以赏景。白居易在《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中写道:“明月好同三径月,绿杨宜作两家春”。不花一分钱犹能欣赏到隔壁邻家的园景,既巧妙又调皮,也成了拙政园的著名景观。

十八曼陀罗花馆与北部是卅六鸳鸯馆是一组建筑,也是西花园的主建筑,古代园林中的经典建筑形式鸳鸯厅。这两座座厅的匾额分别由苏州的两位状元陆润庠和洪钧题写,这规格真算是高了。

曼陀罗花是山茶花的别名,虽然拙政园的花并非荷花一种,但直接用其他花名作为建筑的名字还是很少的,据说原来拙政园的选址与山茶有关,王献臣喜欢山茶花侵地为园。

既然前面有“十八”这个数字,大概建园的时候名品山茶有十八株吧,或者是栽种了茶花中的极品“十八学士”。清初文人吴伟业和陈维崧都盛赞过这里的山茶,说是“潋滟交织映晚霞”,那就不只是一两株可以达到的效果了。

北厅因临池曾经养了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顶棚采用拱型状,由中间的两面坡硬山顶和四具呈尖锥形的攒顶构成,既美观别致,还能利用这个弧形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当年,园主人在这里宴友、会客、听曲、休憩。这小日子过的,让人恨不能立马穿越到明清时代去享受一把。

沿小河往前走到最南端有一座塔影亭,正八角形状,建在水面上,岸边有很古典的长廊相通。我很纳闷,因为站在亭子里前后左右转了一圈,也没有看到塔影在哪里。

后来到了留听阁回头看,才发现这里看塔影楼才是正确的视角,攒尖八角亭映入水中,真的如同宝塔。把一座亭子造得这么精致巧妙,园主人打造这座园林的时候得有多用心啊。这座亭子算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了,一墙之隔就是博物馆。

留听阁的位置在整个园林的最西端,取李商隐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思。小阁单层,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阁内有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的松、竹、梅、鹊飞罩,把岁寒三友与喜鹊登梅两种图案巧妙地揉和在一起,在园林飞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这里是赏西园景观的绝佳之处,不仅可以看塔影亭,还可以看对面的鸳鸯厅。

浮翠阁位于西花园的最高处,建在一座其实挺矮的小山上,八角形双层建筑。山上树木茂密,建筑好像浮动在一片翠绿浓荫之上,苏轼曾有诗云:“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因而得名浮翠。

倒影楼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拜文揖沈指的是文徵明和沈周,虽然文的名气比较大,位列四大才子,但要说沈周,其实还是文的老师。当年的西园主人张履谦为了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建此楼以资纪念。既然楼名“倒影”,这幢小楼的倒影自然特别漂亮。

与谁同坐轩是一座小亭,非常别致,修成了折扇的形状。苏轼有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因而得名。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围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都是扇面状,因而又称扇亭。

至于为什么要把这座亭子建成扇子的形状,还有个说法。补园的主人张履谦为了纪念祖先制扇起家的历史,所以精心修建了这座扇表小亭。题额是隶书,落款“凤生姚孟起”,这位吴县籍的书法大家,最深的造诣不是隶书,而是楷书,后人评说他是一个“把楷书写到极致的人”。

笠亭在扇亭后的土山上,顶部坡度比较平缓,如同一顶箬帽。这座亭子得远远地看,据说是和与谁同坐轩合起来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不过我转了一圈,似乎没有找准角度。

波形廊是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水廊,从平面看呈L形环池面局,分成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鸳鸯馆止;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

从西花园出去,中花园的水域北部还有一幢见山楼。纵然走过了回头路,可还是把中花园的这个景点给漏了,我们的方向感实在有些差啊。

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重檐卷棚歇山顶。底层又称藕香榭,沿水的外廊可以看到成群的锦鲤。上楼要经过爬山廊或者假山的石级,原来叫梦隐楼。

相传这里曾是忠王李秀成的办公场所,对于太平天国有着赫赫战功的忠王来说,梦隐显然不符合他的志向,因此更名见山楼。其实意思也差不太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来也是隐居生活。

时间不早,虽然恋恋不舍,还是结束了游览。原以为入园之前已经做了一番功课,真正游园以后才发现竟然远远不够。只能说把整座园林走了一遍,还仅限于在地图上标志了名称的地方,对于这座“园林之母”的拙政园,其实还未能真正领略其中妙处。

拙政园以水见长,庭院错落,林木绝胜,借景的技法也在多处运用。苏州城内不建高楼,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给城中的园林借景。从东花园,找到角度还可以看到虎丘塔。其实两地相距并不算近,但凡中间有几幢高楼大厦,就不可能借到虎丘塔的景了。拙政园的很多建筑在其他园林中也能看到,但没有像拙政园这样集大成者,或许那些园林建造的时候,多少借鉴了一些拙政园的建筑风格。这些妙处,是需要细品细品再细品的。

说真的,拙政园游一回那真是不够的,所以我就很替那些到了下午四点还络绎进园的游客心疼钱袋子,拙政园的门票可不便宜,这样的走马观花真的辜负了这座名园。要说拙政园游一次那是决计不够的,可是想常来常往,不够饱满的钱包着实支持不住,惆怅。

自驾游:苏州拙政园

8月盛夏

(0)

相关推荐

  • 第一批国保--121-74拙政园明、清

    121-74 拙政园 明.清江苏省苏州市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 ...

  • 茂树曲池 胜甲吴下/杨祥云

    八月桂花遍地香,秋露凉爽好风光.初六(周日)上午,我与几位好友相约一起乘车来到姑苏古城东北街178号,游览这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一一拙政园. 进入园内,导游向我们介绍说,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初年,因 ...

  • 细品私家花园拙政园

    江南园林 PRIVATE GARDEN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在苏州,若是第一次来,没有比拙政园更好的开始了. 可能是美到极致,也可能是大到空旷,在岁月的兴衰中, ...

  • 水墨江南游(五)——苏州园林

    随遇而安 05-07 苏州园林,占了中国四大园林一半,园林景致给人的印象是:小巧玲珑.精致典雅,小桥流水醉游人,假山假水甲天下. 昨日的名胜古迹尚未消化,今日又游园林,真是目不暇接.乐此不彼. 留 ...

  • “中国园林之母”——拙政园(上) 作者:越地吴人

    以前来拙政园玩,走马观花,是"不求甚解,但赏其美".这次游拙政园倒是十分的仔细."按图索骥",基本上把景点都走了一遍,对园子有了明晰的认识. 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 ...

  • 拙政园,天下园林之母(中)——苏州2日(3)

    ★旅游地点:苏州拙政园之中花园 中花园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也是全园的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以水池为中心布局,园林建筑保持着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比起东花园来说,这里的面积要小和多,再 ...

  • 拙政园,天下园林之母(上)——苏州2日(2)

    ★旅游地点:苏州拙政园之东花园 拙政园的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据称水域面积占了五分之三.园林建筑仿佛浮在水面似的,加上花木扶疏,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q ...

  • 拙政园,一代名园的前世今生——苏州2日(1)

    ★旅游地点:苏州拙政园 都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在历史上都是出名的.要说所谓的园林,必然是人工砌造的,却由于布局精心,结构合理,竟如同天工开物似的.自春秋后 ...

  • “中国园林之母”拙政园(下)

    走入"别有洞天"这座圆洞门(即倚虹亭的后背),就进入了拙政园的西部景区.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亭联:唤我开门迎晓月,送人何处啸秋风. 宜两亭 隔岸池边有一座小 ...

  • “中国园林之母”拙政园(中)

    "远香堂"是拙政园中部主体建筑.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清澈.夏日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故取宋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句意,以为堂名. 远香堂是接待厅, ...

  • 《江南文脉·园林篇》16 苏州拙政园

    <江南文脉·园林篇>16 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占地近80亩,在苏州私家园林中面积最大.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

  • [魅力中国]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是什么园

    时间:2021-04-30 07:46:19   来源:网络  吾爱诗经网整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苏州园林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苏州园林非常的知名,极具风格,最近不少人也都在问了,话说在苏州 ...

  • 为战胜匈奴,吕后对天下15岁少女下了道命令,57年后才知她的高明

    来源 | 头条号陶陶读历史 吕后,是中国第一位皇后,也是第一个实际意义的"女皇".这个唯我独尊的女独裁者,在汉朝有着说一不二的地位,但是放到境外,却不好使了.公元前192年,吕后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