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亚里士多德与荷马半身像
作者:伦勃朗(Rembrandt)(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
时间:1653年
类型:布面油画
尺寸:144厘米×137厘米
收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生于公元前384年,出生在爱琴海西北岸色雷斯地方的希腊殖民城邦斯塔吉拉,亚里士多德的父亲尼科马可是马其顿王腓力的御医,可能从小就给他培养了研究医学、解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兴趣。公元前342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腓力的邀请,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年)就是后来征服小亚细亚、腓力基、埃及、波斯和印度,建立起跨欧、非、亚三洲的大帝国的著名皇帝。公元前336年腓力被刺,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吕克昂地方建立学校讲学,据说因为他常在当地林荫道上和学生一同散步,同时讨论学问,所以被称为“逍遥学派”。那时马其顿事实上已经征服了希腊各邦,雅典等城邦经过长期抵抗失败而屈服了。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和希腊的军队向东方远征,所向披靡,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但因病突然去世,帝国也随之分裂。亚历山大突然逝世,雅典的反马其顿力量抬头,亚里士多德被迫离开雅典,第二年就在优卑亚岛上逝世。亚里士多德虽然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但历史上却没有关于他参加当时政治活动的记载;在他的著作中也没有直接和亚历山大有关的论述,他在《政治学》中讨论的都是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亚里士多德与菲利斯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稍奇一些的故事,当时亚历山大建立了横跨希腊至印度的庞大帝国。他沉迷于爱妾菲利斯的美色而疏于政务,身为哲学家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向大帝谏言,希望他能专心执政。受不了亚里士多德没完没了纠缠的亚历山大大帝心生一计,让菲利斯去诱惑对方,试探他一番。被绝世大美女菲利斯的美人计迷得晕头转向的大哲学家约定与她密会。第二天早晨,菲利斯向前来赴约的亚里士多德提出要骑在他背上的请求,后者甘愿为马,欣然答应。于是乎,菲利斯就这样跨在大哲学家的背上,命他在院子里爬来爬去,而一旁的亚历山大大帝窥见此景不由暗自窃笑。
作者:MasteroftheHousebook(1450年-1505年)不过,亚里士多德的一些科学著作中所以能拥有这样丰富的材料,确实可能是得力于他这位弟子的帮助。古代的记载只提到亚历山大东征时曾命令部下:凡是发现有新的动植物等材料,都要提供给亚里士多德研究。除在与亚历山大之间的关系外,亚里士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之间的关系好象也很一般,他十七岁到雅典,进入柏拉图的学院,成为柏拉图的学生,后来又担任教师,据说是讲授修辞学的。他在学院里学习和研究了20年,在此期间有一句很著名的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公元前347年柏拉图死后,亚历士多德才离开学院。据说,这是因为柏拉图指定他的侄子斯彪西波作为继承人,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意见不合。于是,他对柏拉图学派逐渐采取批判的态度:在他早期的著作中,他自称“我们柏拉图学派”,后期的著作就改称“他们”——柏拉图学派了。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美国作家理查德·德威特《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中,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分为亚历士多德的世界观与牛顿的世界观。亚里士多德世界是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600年间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体系,它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个人的观点,只是在很大程度上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基础。那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怎样的呢?比如,他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是静止的;月亮、其他行星和太阳围绕地球运行,大约每24小时运行一圈;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区域叫作月下区,由四种元素组成,即土、水、气和火;月亮以外的区域叫作月上区,该区域的物质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以太”有一种进行圆周运动的天然趋势……下面,以他的“四因论”为例,介绍下他对世界万物的认知简单总绘下,美国作家莫提默·艾德勒这样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1、质料因:使用这种材料(outofwhich)制作一件东西。2、形式因:这件东西变成了什么(intowhich)。3、动力因:由谁(bywhich)把这件东西制作出来。4、目标因:这件东西被做出来的原因是什么(forthesakeofwhich)。从质料因的出发,泰勒斯说“水是万物之源”,赫拉克利特说“火能再造任何万物”,恩培多克勒说“水、火、土、气四样东西构成万物的基本质料因素”;以上还只是希腊学说关于质料因的最初追问,到德谟克利特的时候,他们认为任何具体的东西做为质料的本原都不成立,因为你能够看到的东西都是假象,它后面一定有一个你看不到的东西才是事物质料的本体,他给这个东西命名为原子,也就是最原始的存在界点。在他看来,没有比原子更小的东西存在了,因为每一个原子都是物质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了,不可能再把它们分成更小的单位了。根据德谟克里特的观点,万物不管如何变化,它实际上是由一种或者少数几种基本料子组合而成,这种想法已经是今天物理学的前沿问题了,这就是质料因的追问。从形式因看,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决定内容”,他所说的逻辑形式,与我们中国人理解的形式有所不同,希腊哲人绝不是在讨论直观的外形,他们万物都是假象,他们在追问万物之后的逻辑形式,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他的数学也就是数论系统,而欧几里得为了证明柏拉图理念论的成立,写了一本书叫《形论》,中国人把它翻译成《几何原本》,是因为在中国“几何”这个词有多少的意思。数论系统与形论系统其实都是万物的认识,遵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逻辑原理,即必然的导出结论,也是至今人类仍在追问的内容。亚里士多德最后两个因是动力因和目的因,就是什么是万物运行或万物存在的动力,这叫动力因;万物运行最终的归宿是什么,它的目标在哪里,这叫目的因。万物演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或者说万物演化的动力从哪来,究竟要到什么地方去?这显然还是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王东岳先生认为,古希腊哲人推出过三个结论:第一,神。人类通过神的存在找到了世界运行的动力因,这当然是一种逃避,但是苏格拉底讲过,神的后面是无穷追问的一个预设。第二是善,也就是人类追求最美好的那个东西,可能是我们探讨动力因和目的因的一个思路。第三叫智,也叫知。中国古代知和智也是不分的,就是只有知和智上无穷的追究,这个问题才能得到回答。所以,“四因”只是提出了世界万物终极追问的原因,而不是回答了结果,未来可能还会有更深入的“四因”探讨,这才是亚历士多德哲学的存在的终极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