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相斗,死人“整蛊”了活人

姚崇与张说
古训“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我不幸少时把红楼、三国都读了。读三国最喜欢就是诸葛亮,印象最深的是“死诸葛走生仲达”,诸葛亮人死了还能把司马懿(仲达)吓得屁滚尿流,玩得团团转,用现在的话,简直是“降维打击”。
死人整蛊活人还有一位,就是唐朝的名相姚崇。
姚崇与另一位大臣张说有隙,两人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胳膊大腿”,古代叫“肱股之臣”,虽然在一起共事却磕磕碰碰,积怨越来越深,闹到最后成为“你死我活”的政敌。
矛盾是怎样产生的,不得而知。史书记载,唐玄宗即位时,张说就是“国务委员”(宰相),因为给唐玄宗献计先下手为强,诛杀了太平公主,深得玄宗宠信,被封为“燕国公”。
但玄宗同时看中了担任同州刺史的老臣姚崇,打算也召他回京担任“国委”。
张说大概是担心姚崇回来后得宠,毕竟对方资历老,能力强,在武则天时代已经“国委”过一次了。于是指使“监察部”(御史台)的官员弹劾他,不能得逞之后,又通过他人向皇帝推荐姚崇担任“河东军区司令”(河东总管)。
但张说的小心机被玄宗识破,那个被他当枪使的姜皎还差点没掉了脑袋。玄宗还是任命姚崇为“国防部长”(兵部尚书)并参与政务。
张说折了一阵,郁闷之下去找李隆基的弟弟、岐王李范——就是李白的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那位岐王,想通过他想办法。
这一下犯了大忌,人家皇帝兄弟归兄弟,在朝大臣却是“外人”,与皇帝的兄弟擅自往来,让人太多“遐想”,是极其严重的团团伙伙问题。姚崇知道这事后,也参了张说一本。
张说被逐出京师,降职贬为地方官。他一方面潜伏爪牙,找人说情;另一方面外派期间,的确有所作为,政绩显著,八年后被召回京师担任“办公厅主任”(中书令),重新成为了朝官。
唐玄宗
这种人与人的斗争,时间是最好的裁判。时间偏心谁,谁就能赢得最后胜利。姚崇比张说年纪大,他死在了张说前面,他71岁去世,死后仅几天,张说的新任命就下来了。
姚崇搁着一件心事不能瞑目,自己死则死矣,但“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张说不会放过家人一马,怎样避免“覆巢碎卵”?
但他毕竟老谋深算。临死前姚崇把几个儿子叫到病榻前交代后事说,自己死后张说作为当朝大臣自然要来送丧,你们把家里的珍宝玉器都摆出来,他最喜欢这种东西。他要不感兴趣,你们就卷起包袱跑路,不要呆在京师了;要是他流露出喜欢的样子,就都送给他,同时请他亲自写一篇碑文,碑文拿到后马上呈送皇帝阅示,以最快速度雕刻好。
姚崇生前深受皇帝恩宠,来吊唁的人络绎不断。刚回朝的张说果然前来,儿子们依计而行。那些贵重的珍宝玉器让张说眼睛放光,他们把它们送给他,恭恭敬敬地请求“张叔叔”给父亲写一篇碑文。
张说收了礼物,心花怒放。他是文章高手,科考时策论曾获得全国第一名,“尤长于碑文、墓志,当代无能及者”,姚崇的儿子求他,自然“正中下怀”。
几天后他派人将写好的碑文送到姚府,碑文叙述姚崇的生平,褒扬姚崇的政绩,称赞姚崇人品高尚,为国家呕心沥血,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云云。据说是当时最好的墓志。
再过几天,感觉不对头的张说派人到姚府,声称那篇碑文有些字句不够好,要拿回来修改一下。姚崇的儿子领着来人观看刻好的石碑,说碑文已经皇帝“御览”,不好再改了。
张说听到回报,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感慨自己着了这个老儿的道,自己终究才不及他。
但这也怪不得别人。史书称张说“敦气义,重然诺”,这种性格的人,一般都喜欢呼朋唤友,吃喝玩乐,铺张奢靡自是免不了。姚崇正是看准了他的贪心,设下了一个让自己家人躲过报复的局。
用他自己叮嘱儿子们的话,张说“其为人也,少(从小)怀奢侈”,制人要“因人之性,借人之手”。
连李清照也为姚张之斗感慨,她的词里称“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这种名人轶事因为有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朝臣之争,未必全关乎正义,切莫轻易站队,随便入戏。
姚崇和张说两个人都有专权的毛病,姚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但喜欢耍权术(“然资权谲”),教子无方,做事缺乏原则;张说说话算数,喜欢提拔年轻人,有才但贪心,脾气暴躁(“立然诺,喜推籍后进”,“有才智而好贿,百官白事有不合者,好面折之,至于叱骂”)。但他们都是历史上公认的能臣名相,领兵打仗,治边理政,为大唐立下许多功业。
历史上谋大事、成大事的人,往往不拘小节,不事细行,有凡人眼里难以容忍的毛病,须知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对历史人物尤忌以“小节”论人,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廉州府志》
张说与姚崇斗得不亦乐乎,但其“大节”令人称道。
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诬陷宰相魏元忠造反时,利诱威迫他当廷对质作伪证。张说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在朝堂上仗义执言为魏元忠辩解,声称“怕冤魂索命,不敢昧着良心诬陷人”,让张氏兄弟措手不及。他因此被武则天斥为“反复小人”,以其“忤旨”流放到北海隔壁的钦州。
之所以要讲张说的故事,是《廉州府志》有与他有关的传记。他的贬谪之地钦州,与廉州同属唐朝岭南道,他在钦州留下两首诗,写尽了沦落蛮荒边陲的凄凉:
其一:
狱中生白发,岭外罢红颜;
古来相送处,能得几人还。
其二:
万里投荒裔,来时不见亲;
一朝成白首,看取报家人。
张说似乎命里与岭南有缘。他的儿子张均也是高官一枚,当过“公安部长”(刑部尚书),继承了他“燕国公”的爵位,但在安禄山作乱时担任了“伪职”。唐肃宗上台后,念及张说的功勋,没有将张均砍头,将他流放到岭南的合浦
(感谢转发、赞赏和点击“在看”留言

其他相关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