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成功的机会·成功地抓住机会(4篇)
抓住眼前的机会
叶思萌
成功追梦的人,似乎都具有一个特质——可以抓住眼前的机会。
马云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企业家,不同于其他成功人士,马云的前半生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差一些,然而现在他却成为了中国首富。他所领导的集团也深入人们的生活,究其根本,是因为他善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并利用机会。
明确什么是要抓住的机会,我姑且称其为真的机会,是成功的第一步。就像是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有着歧路一样,生活中也有一些表面上是机会,实际上是深渊的事件,可以称其为假机会,就比如传销组织,看似是教你如何暴富,实则是误人子弟的事情,这一步的选择就如同那个抓牛尾巴的人面对不同的牛需要做出选择一样。
一个真的机会大概率要满足以下几点:1,他需要你做出牺牲,有失败的可能,有点像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其本质在于天上不会掉馅饼,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2,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即便是高风险高收入,一个真机会要更为稳妥些比较好;3,真机会在成功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收益,而假机会则不然;4,机会不论真假,都为“现在时”考虑,对于过去的、将来的事件,自然不存在任何机会,不要画饼充饥。
甄别机会之后便要勇于尝试,抓住机会。或许是因为“损失厌恶”,即等价的得失,失去带来的悲伤远超于得到带来的喜悦,这使得抓住机会更为困难。但是,在评估完机会并认为其是真机会时,一定要敢于,勇于尝试,不要等失去了,再追悔莫及,机会是不等人的。一个笑话分外真实,“什么时候买房最划算?”“昨天?”“去年?”请记住,纸上谈兵千万,不及上手一搏。如果不去尝试,纵使分析再细致,了解再透彻,机会还是会飞走的。
在这个过程中或者说对于所有事情,切记不要忘却本心,忘却自己的梦想,梦想就如同抓牛尾巴的人眼中的牛尾巴,而追梦的过程便是去抓住他,故而忘却了梦想就会导致失去目标,而这也会让机会暂时变得毫无意义。
追梦的人,抓住眼前的机会吧!
智者把握机会
金子泰
关于成功,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想要娶农场主之女为妻,农场主的考验是,要他抓住放出来的三头公牛中任一头的尾巴。第一头牛又大又丑,年轻人放过了;第二头牛凶猛非常,他也放过了;第三头牛瘦弱矮小,他正待出手时,却发现那头牛竟没有尾巴。
看完这则故事,大家不免对年轻人的失败感到惋惜。事实上,生活中也并不缺少这样的例子——大好机会在眼前错过,最终却抉择了少见成效或错误的方向。有言说强者创造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我们虽不能一步跨越至创造机会的境界,却至少不能坐以待毙,令机遇在身边溜走。试想,年轻人若是对每头牛都尝试去抓它的尾巴,结局是否会有不同呢?就算一头牛都未抓到,那也是自身实力不足,决非决策问题。说是败了,实是未败,自然也就无怨无悔,不会懊恼。
在可能的机会上多尝试,总没有坏处。的确,尝试可能会带来失败,可伴随而至的还有宝贵的经验。多试多败,再败再试,这样长年累月下,终有一天会取得成功。假若年轻人在面对第一头牛时就大胆尝试,不但不会损失什么,还能得到经验甚至直接成功。第三头牛没有尾巴这个陷阱也就不攻自破了。爱迪生为了研制电灯,前前后后做了1600次对灯丝的实验,才挑选出了初代的材料。我们不是爱迪生,做不到为了一个实验尝试数千次,可我们至少要尽全力尝试,以寻求人生之机遇。楚汉相争时,向来是项羽胜多,刘邦赢少。可刘邦失败后,次次奋进,不屈不挠;项羽却只因垓下一战便一蹶不起,甚至不肯渡过乌江,羞怯于面对自己的失败。且不说项羽勇武而刘邦市侩,仅是他们面对失败不同的态度便可令两人之争成为定局。永远记住,“青山再起”与“卷土重来”这样的词总是修饰那些为了成功勇于再尝试一次的人。
有一点同样重要:智者把握的是机会,而非毫无可行性的“空壳”。尝试也并不是孤注一掷,若是年轻人将全部精力与力量都放在第二头牛上,不仅可能徒劳无功,还可能受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积极尝试前,应先分析自身的优劣,掂量下自身几斤几两,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费力,节省时间。比如数学考试时,要是确定了对这题实在没有思路,又何必和它过不去,只怒目相视之?不妨调整心态,跳过去看下一题。将自己应该做对的题目全都做对,这难道对己身而言不是成功吗?勇敢与无畏固然重要,可在其上加入智慧的对自身的判断,成功便又离我们近了一步。否则,一切都只是镜中水月,所谓“毛遂自荐”也只是空谈罢了。脚踏实地与不好高骛远,同样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品质。
积极尝试让我们去掉假机会,发力在真机会上,确保不会丢下任何一种可能性。分析自己及形势让我们确定机会的可行性。这样就可以辨伪去妄,确立合理的方向。可能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离成功把握住机会还会远吗?
( 插图来自网络)
钻进机会窗口
孙榕
在21世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能否钻进转瞬即逝的机会窗口,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那如何把握时机,钻进机会窗口呢?关键在四个词:审视、蓄势、辨识与尝试。
曾有一个年轻人想娶农场主的女儿,农场主说自己会连放三只公牛,只要他能抓住一只牛的尾巴,就答应他。第一头牛直奔出来,他看牛又大又丑,就放过了;第二头牛冲势甚猛,他连忙躲开;第三头牛矮小瘦弱,于是他信心满满,纵身一跃,却发现他竟无尾巴。
试问,年轻人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未钻进机会窗口。而要想钻进机会窗口,第一步便是“审视”:审视自己的目的,以防自己被其他无关紧要的因素干扰。年轻人的目的是想娶农场主的女儿,而此时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头牛的尾巴。这个目标可以进一步拆解为两个关键词:牛和尾巴。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机会窗口的特征,而年轻人却因牛“又大又丑”而放弃机会,未明确目的,误判了机会窗口,与成功擦肩而过。
接下来要“蓄势”。那为什么不先“辨识”再“蓄势”呢,因为机会窗口开得快,闭得也快,倒不是机会自己会消失,而是有人会比你更早挤进窗口,然后抢先建立品牌知名度,开发市场,拉拢用户。这时再想与他竞争资源,已经不大可能。所以若看到机会后再开始准备,则时已过矣。
“蓄势”要做到“万事俱备,只欠机会”的地步。但我却不知道机会长什么样子,怎么做准备呢,当然是根据关键词做准备。机会一定是与关键词相匹配的,就用关键词来筛选机会。只有做好充足准备,面对突如而来的机会,才有可能临危不惧,从容应对。就像那句名言所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第三步,辨识机会窗口。这又可以分为两小步:“识”机会即发现机会;“辨”机会即分辨什么是真机会,什么是假机会。比如第一头牛“是牛且有尾巴”,符合机会窗口的特征,说明这是个真机会,而第三头牛“是牛但没尾巴”就是个假机会,然而青年人未“识”得好机会,又“辨”错机会,将全部赌注压在了一个假机会上,最后只能落魄而归。另外,一个看似的假机会,也可能是一个真机会:比如拼多多刚上市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认为“主打低价商品”十分愚蠢,事实上,团购和社交流量营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今拼多多市值已高达400亿美元。
可见,很多机会是不容易看出它的真假的,那还怎么分辨呢?关键就是第四步:“尝试”。既然你不清楚一个黑洞洞的机会窗口是通向光明还是通向深渊,那就先伸伸手看吧。不要畏惧那“假想中的危险”,好比第二头凶猛的公牛,年轻人未尝试与之交手,就放弃了。也许它只是来势迅猛,而实际上笨拙迟钝,很好抓尾巴呢。
综上所述,“钻进机会窗口”的攻略就是——先明确目标,然后蓄积力量,敏锐辨识出真机会后,在最好的时机点出手,抓住机会,有效切入,最后取得成功!
成功之路
王若璇
一个年轻人想娶农场主的女儿为妻,农场主说他连续放出三头牛,如果年轻人能抓住其中一只公牛的尾巴,他就答应他。牛栏的门打开,第一只公牛又大又丑、第二头公牛异常凶猛,年轻人都放过了。第三头公牛又矮又瘦,年轻人看准时机猛地一跃,像要抓住它的尾巴。
可是第三头公牛没有尾巴。
在这一则引人深思故事中,三头公牛就好比三个机会,而它们的尾巴则象征着成功。抓住了机会并为之奋力拼搏,便通向了成功。
如何才能成功呢?
我想,成功需要有对机会正确的认识、勇于拼搏的冲劲,还有明确关键的头脑。在这三点上,年轻人均为我们做出了错误的示范。
首先,成功需要有对机会正确的认识。任何机会都具有两面性的,我们不应该根据其表面而轻易做判断。又大又丑的公牛或许更加笨重迟钝、异常凶恶的公牛或许只是长相凶恶,并没有什么攻击力,又矮又瘦的公牛看似更容易通向成功,其实只是死路一条。这就好比有些方法看似繁琐无比、令人反感拒绝,可却是通向成功的最短路径。机会总是少之又少的,对每一次机会都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才有不错过成功机会的可能。
空有正确的认识还远远不足以成功,更重要的是有勇于拼搏的冲劲。年轻人见到公牛又大又丑,亦或是十分凶猛,竟没有一点想要努力冲一冲的想法,甚至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给自己留一点,将全部希望寄托于第三只公牛,这种做法是愚蠢的。汪国真先生说:“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赛珍珠女士说:“如果你一味等待,就将一事无成。”异史氏在《佟客》中评论道:“古来臣子而不能死君父者,其初岂遂无提戈壮往时哉,要皆一转念误之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机会来了,就要勇敢的抓住机会,为之奋力行动。你无须过度的考虑,这反而会消磨了你的冲劲和信念,从而“一转念误之”。
除此之外,在行动中有一个明确关键的头脑很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他的目标是抓住牛的尾巴,因此他的关注点应在牛的尾巴上,而不是其长相美与丑、气势凶不凶。一个公司请来一位电机工程师修理故障的电机,那位工程师只在故障部位上从粉笔画了个圈,便索要一万美元作酬金。他之所以索要一万美元,是因为他找出了关键的故障部位,而不是用粉笔画了一个圈。明确关键,正确角度,把关注点放在你真正的目标上,而不是被其他事物干扰,这正是行动之路上的一列快车。
对机会正确的认识、勇于拼搏的冲劲,明确关键的头脑。把握了这三点,做到知行合一,我们便离成功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