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精讲 | 第5期:最头疼的「辨析题」,学姐来告诉你如何见招拆招

在之前几期「真题精讲」的推送里,我们已经讲了「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出题类型和答题方法(后台回复“真题”或“真题精讲”可查看完整目录),今天我们来讲一种让很多同学都头疼的题型——「辨析题」。

1近三年各大院校辨析题的分布

  • 武大近几年的传播学部分定有2个辨析题存在,而专硕也是如此,因此报考武大的老铁们要注意了,无论是简单的概念辨析,还是类似于论述的辨析题,一定要做好万全之策;

  • 人大近几年只考过1个辨析题,但是仍然不能轻视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辨析题会放在第三大版块论述题当中;其他学校考的频率也不高,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年份与数量学校

2017

2016

2015

中国人民大学

1

武汉大学

2

3

西北大学

2

上海大学

2

上海外国语大学

1

2经典题目类型以及解答方法

1、A=B类型

  • 出题意图

考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类似于概念辨析题,不同的是要结合新的传播环境分析两者的不同,一般来说两者为从属关系,不是A包含在B中,就是B包含在A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两者含义相似,但是出处背景完全不一样。

  • 重要程度

★★★★☆

  • 真题举例

  1. 网络舆论就是民意(2017西北大学)

  • 字数要求

800-1000字

  • 答题要求

明确给出两者的的定义,分析其背景、两者分别解决的问题或者作用,然后得出结论,两者是否相同。这类题型总体要求为总-分-总,注意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

2、因果类型

  • 出题意图

主要考察大家的逻辑性以及分析能力。

  • 重要程度

★★★★★

  • 真题举例

  1. 因为记者有主观意识,因此只要记者的陈述是符合既定专业性原则的,陈述就是值得信赖的。(2016武大334)

  2. 人类传播的目的就是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沟通与了解,因此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是信息的无国界传播。(2017武大传播学部分)

  3. 传播以及传受双方建立理解的前提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又共通的理解。但传播者的符号化过程与接收者的符号解读过程是两个独立的过程,难以形成对符号意义的共识。因此,传受双方的误解是不可避免的。请辨析这一观点。(2017武大传播学部分)

  • 字数要求

800-1000字

  • 答题要求

这类辨析题一般都是给定正确的前提,得出正确或错误的结论,所以同学们在答题的开始先否定题目的陈述,对于给定前提条件可以做适当的说明,理清前后的逻辑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再对正确的结论分点说明。

以 真题3 为例:

第一段:解释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双方的作用,难以达成共识的原因,可联系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中的观点;

第二段:传播双方误解的表现,分点作答。可联系跨文化传播、框架理论、受众的选择性机制、霍尔的三种解码方式等;

第三段:得出结论:传播双方的误解不可避免。

3、定义类型

  • 出题意图

主要考察对理论的辩证性理解,一个陈述句可以看做是一个观点、一个定义,但总体说法在大多时候是不全面的,需要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局限于二元对立思维。

  • 重要程度

★★★★★

  • 字数要求

800-1000字

  • 真题举例

  1. 媒介技术能从根本上改变媒介性质,从而影响社会变革(2014武汉大学334)

  2. 媒介技术的进步是新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2017西北大学)

  3. 受众碎片化;受众接触到不感兴趣的信息机会减少;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因而导致大众传播在政治方面的传播效果十分有限甚至微弱。(2016人大)

  4. 人们往往由于需要、态度、情感等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对信息有不同的反应。(2017武大传播学部分)

  5. 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忘记低可信度信源信息的传播来源(2016武大传播学部分)

  6. 对有效发行和有效收视的过度追求违背了普遍服务选择和公共利益。(2016武大334)

  • 答题要求

首先表明态度,赞成还是反对,其次说明具体理由,也就是为什么,再次简单提怎么做,最后总结自己的结论,总体答题框架还是总—分—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