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50放量领涨两市,新能源板块三大龙头全面爆发,是机构年底排名战还是跨年行情开启?
【每日复盘】
第一,创业板50突破大箱体,几个关键指数上证50,创业板50,沪深300,已经领先上证和深证,创业板,突破五个多月的大箱体。
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投资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各行业龙头不仅抗跌,而且领涨。因此核心资产的全面牛市,对应的是很多中小股票的熊市,这就是注册制之后市场真实的写照?
北向继续流入,按照圣诞节的规律,本周三之前北向如果不转向,那么北向有可能就不走了。这波核心资产被外资买了不少,内资机构有时候格局不够,短期可以割韭菜,长期还是应该抓住优质的核心资产。
大金融最近休息,但是调整也越来越充分了,应该重点关注。当然金融板块也有分化,下文分析。
第二,领涨板块
最强势的新能源板块,隆基,宁德,比亚迪全面爆发,是非常罕见的状态。同时芯片半导体和军工的龙头也是涨幅靠前。
同时创业板的医药龙头也表现不错,市场可以说是核心资产,机构重仓标的集体爆发。
这与上周重要会议的政策导向非常契合,科技创新,碳达峰,碳中和,因此大科技板块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调整,迎来资金的关注!
能否重现去年年底科技板块的行情,还需要观察持续性,但是政策导向很明确,同时一季度货币宽松预期也可以保证,因此最好的时间点或许就在一季度。
之前文章说过,地产的辉煌不会消失,万科的传奇也不会消失,只是换一个英雄继续续写,换一个行业创造奇迹?
(上周连续加仓了,科技新能源,核心资产的相关基金,上周备忘录已经有所提示)
第三,大金融板块休息
今天大金融板块表现不佳,尤其是银行地产拖累,保险保持平衡,券商有一定涨幅。地产也跌的差不多,但是投资者要关注地产行业的拿地数据大幅下滑,这是去杠杆周期非常重要的标志信号,虽然这个行业的短期业绩还是可以保证,但是再远一点的时候会是如何?研究个股更要读懂行业,更要理解宏观政策,和债务周期?
个人上周观点比较明确,一季度保险复苏预期明确,券商要看成交量,如果科技起来,量能放大有一定机会。银行和地产已经跌回到前期低点,差一次破位杀,今天已经有了破位形态,再往下已经不需要再杀跌,左侧买入时间或许已经到来。
平安本轮调整符合预期,如果能再破位一下就更好了,左侧买点,控制好节奏即可。逆向布局,看好保险行业的周期拐点。(只做个人的交易备忘,不做推荐。逻辑在交易之前)
第四,疫情受损板块
周末欧美疫情加重,疫苗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此市场对机场航运再起担忧,开盘杀跌,今天的状态很像十二月初,以及十一月,欧美疫情爆发的阶段。
当然这次杀跌幅度明显变小,恐慌盘短线资金越来越少。而左侧价值资金沉淀的越来越多。
上海机场其实没有必要再做定性,也没有必要讨论估值问题。现在就是对疫情的时间问题进行定量?
操作策略,比较简单,靠近箱体下沿,逢利空买入,不要想太多没用的问题,先在利空的时候拿足够多的筹码,然后有利好涨到八十以上,再看疫情发展阶段,可以扔一些活动仓位。(硬币是两面的,今天欧美疫情有多么坏,将来欧美疫情控制就会传来相对的好消息,疫情不是单边恶化的过程,而是到了临界值会扭转的过程。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挣钱)
对于机场,可以做高抛低吸,这是为了赚更多的底部股权,而不是赚差价?因此先要在底部拿够底仓,后面做做波段,比较容易把握的策略。可惜今天跌的还不够透,白马股放量破位,有恐慌盘杀出的时候要敢于伸手?
第五,机构年底排位战
最后两周的排位赛到了冲刺阶段,不出意外,机构报团板块还会延续强势,甚至带动一轮跨年行情。但是一季度的主线还是复苏预期差,昨天文章讲过观点,保险,科技,新能源,可选中的汽车家电,顺周期中的输入性通胀。
最近读券商研报,有一个观点值得注意,从十一月以来社融下降,利率下调,展现出的是,紧信用,宽货币状态。七月到十一月是,宽信用,紧货币。明年正常情况应该是紧信用,稳货币状态。那么当下由于信用债问题,以及明年春节,叠加疫情反复,央行呵护流动性,给出一个反常态的组合,再加上经济会议的定调。
有可能成为跨年行情的一个导火索?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关注货币的总量和价格,也就能够预判出一季度行情的结束节点?
这也是判断一轮行情逻辑的宏观策略。
个人思考备忘录
昨日的文章,最有价值的是方法论的分析,和思考。关注朋友建议反复阅读。
当下券商卖方已经形成了一套矩阵式的分析体系,从宏观,中观,个股,重要事件,周报,晨报,日报,再加上一套隐藏股市中的时间轴。真的是高维打低维,碾压式的模型。投资者需要善于学习,不断探究思考,而不是幸存者偏差,挣了根大阳线就忽略了市场风险。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那么投资就是要坚守价值之道,习得变化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