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认为先秦时期的道家“消极”,真是一种误读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庄子、列子都太“消极”,不适合读。于是,很多年都不读这些书,生怕耽误了自己那积极进取的人生。

工作之后进入职场,竟发现身边很多有成就的前辈、长者很多人都在学《道德经》、《庄子》,于是也开始学着慢慢吞吞地读一些古籍。读多之后才发现,先秦时期的道家其实是非常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

《列子》一书不回避谈生死,从中我读出了我们民族那种不畏生死的大无畏精神的来源

《列子》一书的背景,是郑国发生饥荒。列子是郑国人,只能离开家去卫国。我们都知道,在古代,饥荒意味着会死人。这个时候,列子在路边看到百年的死人头骨,竟然开始淡定的给学生上课,讲述了这个世界生生死死的千变万化过程。

按照我们一般感觉,我国传统文化中是避讳谈论死的。但列子显然是个异类,用草指着骷髅开始从容的讲“若蛙为鹑,燕为蛤”的生死之理。“若蛙为鹑,燕为蛤”的意思是:小青蛙被鹌鹑吃掉变成鹌鹑,燕子掉入水中,被蛤蜊吃掉。

《列子》这本书几乎是一上来就谈生死的问题,想必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列子“消极”的原因。但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物质世界,人是不可能逃避“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生或死都是必然存在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

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伟人也曾引用过。可见,中国人其实从来没有避讳过谈论生死的问题,因为避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直面人生才能更好的活着。

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自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我们的先民就拥有豁达、勇敢的精神。我想这也是千百年来无论面对何等艰难困苦,我们一直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根本原因。

避世而居,是因为列子胸怀更大的梦想

列子这个人,一点儿都不出名,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超级低调。在《列子》开篇,就有这样的描述,说列子这个人在郑国住了四十年,竟然没有人知道他是个非常厉害的人。

避世而居,不追求名利的人,在我国传统中,这样的人应该称得上“神仙”。比如我们熟知的大诗人陶渊明,也是避世而居。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自由。列子这个人,所期望的不过是世上所有的人都能平静安稳的生活。这样的理想,看上去很小,但在现实中实现起来却是个非常伟大的梦想。

相信在列子活着的时候一直都是那么低调的,这反而更能让人理解列子的胸怀坦荡。避世而居,不追求名利,列子反而成为了万人敬仰的精神导师,这样的人生无疑是非常有成就的。列子的低调意味着成就更大,首先,从列子一书的编纂来看,魏晋时期,列子的追随者众多;其次,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在他的书中,毫不吝啬的夸赞列子能够御风而行,由此也可见列子的影响力;到了唐朝,《列子》一书甚至被皇帝御封为《冲虚真经》。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避世而居从来都和“消极”不沾边,比如陶渊明、比如诸葛亮;再比如,金庸大侠小说中创造的世外高人。

列子讨论天命,意味着不认命

有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信“命”。去年最热的电影《哪咤》里说,哪咤的命就是不认命,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人们的心。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先民从先秦时代,就没有认命的传统。这在《列子》这本书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比如愚公移山,比如杞人忧天。

在愚公移山中,山挡住路了,就要把山移开,这是何等的气魄。杞人忧天,本来天上真的下了很多陨石,但除了这个“杞人”以外,所有人都是非常的淡定,各位先秦导师(长庐子、列子)甚至在此事基础上讨论起了种种天文学、哲学问题,这个成语甚至后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为对胸无大志的人的一种讽刺。

命曰: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朕岂能识之哉?朕岂能识之哉?——《列子·力命》

在《列子》一书中,甚至有专门的一章来讲述力量与命运的问题,上面这段文字,就是摘自其中。在文中,力量和命运以拟人的形式进行了对话。命运说:世间发生的事,都是自己发生,自己贫穷自己富贵,我怎么能知道?我怎么能知道?

这段命运与力量之争的寓言故事,给了我们很有意思的答案,非常明白的告诉了我们:命运是不能控制人的,一切都是人自己做出来的。命运所说的两个“我怎么能知道?”,给人的感觉风趣幽默,一切尽在不言中。

综上所述,本文从先秦时代列子对生死的看法、避世而居、对命运的解读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先秦道家一直都是积极的面对人生,所持的观点也都是自然客观的,而列子这个人更是低调的可爱、风趣幽默。对于胸怀梦想的人来说,避世而居,并不能影响一个人有所成就。而列子一书中,所探讨的命运,追根揭底是不认命。

(0)

相关推荐

  • 列子主张“贵虚”

    列子(约前450年-前375年),名御寇,又名寇,亦作国寇,字云.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 ...

  •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造诣排名(中)

    春秋战国,随着文字的普及以及思想的进步,我国文学迎来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飞跃,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经典著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中部分作品的文学造诣即使放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上,也是最顶尖的存在. ...

  • 人生分四个阶段,如何超越生死和快乐?列子讲了两个精彩的故事

    娱闻酱 2021-10-20 11:30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列子·天瑞篇>,前面我们介绍了关于列子的本体论思想,简而言之,道是一切事物的初始,道是循环往复的规律本身 ...

  • 一本书|列子

    找一束光 要一直走 请不要停 一本书 读书  就像交朋友  愿你  交个好朋友 <列子> 叶蓓卿 译注 丛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出版社:中华书局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 ...

  • 外东北历史之二----先秦时期(下)

    外东北历史之一----先秦时期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平店村四组,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 ...

  • 外东北历史之二----先秦时期(上)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平店村四组,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股交易量一度占全国近半 ...

  • 先秦时期音乐文化的变迁:一个从“神性”到“人性”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辉煌的时代,为中华民族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其中,音乐文化构成了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十分重视音乐的作用,音乐渗透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笔者分别从夏商.西周.春 ...

  • 许建英:试论中国先秦时期的边疆观

    作者简介 许建英,男,河南南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新疆研究室主任:深圳大学访问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史. 编者按:<试论中国先秦时期的边疆观>,原文刊发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 成部平原先秦时期的水工遗产与古蜀文明进程(全文)

    [摘要]近年来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考古研究成果不仅勾勒出先秦时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更一步阐释了地理环境.气候和水源等对于蜀文化和蜀地传统治水技术的深刻影响.从目前的古材料看来,至迟在春秋晚期,西蜀地区已 ...

  • 从炎黄五帝到商周之变,阐述先秦时期华夏文明发展脉络!

    中国古称"华夏",也称"诸夏"."诸华",是古代史料记载中第一个朝代(夏朝)的自称,以此来区别与之敌对的四方蛮夷. 自夏朝以降,中原大地上经 ...

  • 先秦时期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相传经历了远古文化时期的: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尧.舜.禹等时代 .<先秦史>云:&q ...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先秦时期​

    据文字记载,阿拉善盟境域最早见于<史记·夏本记>:<正义>"水--经流沙碛之西入居延海":<集解>引郑玄曰"--流沙在居延(西)东北, ...

  • 先秦时期的中国本土神仙

    第一名:黄帝 简评:<山海经>说黄帝是"天帝",儿子禺号.孙子禺京都是海神,曾孙颛顼也做过天帝.战国时又贵为五帝之首,还发明了一大堆东东.虽然黄帝本人神格不明显,介于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