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书法及其书论研究(下)

林散之先生是成就卓著的书法艺术大师,他在创作上独步当代,也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书画理论。本文综合考察了林散之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对其书法艺术成就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林散之的书法理论也作了系统分析

1898

-

1989

林 散 之

我国书法艺术一代宗师

有“当代草圣”之称

祖籍安徽和县

林散之不仅是成就卓著的诗、书、画艺术大师,他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书画理论,足可让后人去研究,去揣摩。他虽然没有体系完备的书画理论专著,而他的论书诗、论画诗以及他与学生们的笔谈,都是他一生的经验之谈,显得弥足珍贵。下分别予以介绍:
1、继承创新
关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他主张首在继承,然后创新。他在给学生们谈书法时,不止一次地谈到学习古人的重要性。他曾说:
入得深,才能出得显。
要能钻进古人,跳出古人。古人骂笔笔似的字为书奴。现在即使做书奴都不容易。
与古人比,要扎扎实实去学,去做。
与古人比,意图在于去同求异,得其精神,坦率地表露精神面貌。但先要与古人合,后来才能离。
至于如何创新,林散之看法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再他看的几段论述:
苏、黄、米、蔡都学颜,但各有各不同,这就是跳出古人圈子,就是能创新。创新不是要创就创了,是要学问和功夫到了,自然就创新了。
美术、书法创新,这是不断的,哪一代没有创新?唐宋大家都是从古人学出来独开生面。创新早就有了,历代都是这样,凡成功的都是创新,不受古人的规矩。学问、功夫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创新。
创造是自然规律,不是人为拼凑,功能自然成,写出李北海,达到不似之似,有神韵又不全似,方为脱胎。
林散之是位力主创新的艺术家,他时刻不忘要“与古人争一席之地”,靠什么去争呢?靠的就是自己的真功夫和新面目。他曾说:
我想斗胆说一句,在学术上要有点小的野心,敢与古人、外国人比一比。比如写草书,敢同王觉斯、傅山比,这不能看作是坏事。没有这种气度怎么能行?这样想动力大,能源足。
在谈到创新的具体过程时,他说:
先求貌似古人,后求神似,再参以已意,积之既久,自成一格,诗、书、画皆然。
此外,关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他还作了更为精辟的阐述:
艺贵参悟。
参是走进去,知其堂奥;悟是创造出来,有我的面目。参是手段,悟是目的。
参的过程中有渐悟,积少成多,有了飞跃,便是顿悟。
悟之后仍要继续参,愈参愈悟,愈悟愈参,境界高出他人,是为妙悟。
参悟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参是吃桑叶,如腹中无叶难吐丝。
我们可从他的这些形象比喻中,深刻领会书法创作中如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慢慢创出自己的新风格、新面目这一基本道理。
2、用笔用墨
林散之一生对笔墨非常重视,他曾对学生说:
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能从笔墨上有心得,则书画思过半矣。
那么,在笔墨方面,他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呢?
首先,他强调用笔要有力。在与学生笔谈时,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他说:
执笔要用力。不用力还行吗?要虚中有力,宽处亦见力。颜鲁公笔力雄厚,力透纸背,无力如何成字?王大令下笔千钧。力要活用,不要死的;要活力,不要死力。死力不能成字。
笔要勒出刚劲,不能软而无力。
写字要运肘、运臂,力量集中。
其次,强调用笔要圆,要留得住,他说:
枯、润、肥、瘦都要圆。用笔要有停留,宜重,宜留,要有刚劲。
要回锋,回锋气要圆。
屋漏痕不光是弯弯曲曲,而且要圆。
他在强调圆的同时,更注重圆中见方。
他说:
圆而无方,必滑。
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中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
再次,强调用笔要涩,力量内涵。他说:
笔笔涩,笔笔留,何绍基善变,字出于颜,有北碑根基,正善于留,所以耐看。
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
关于用墨,他主张墨要有干、湿、浓、淡的变化。他说:
墨有焦墨、浓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清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
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浓墨少的问题。
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枯笔感到润。
林散之不仅重视笔墨,也极重笔与墨的关系。他一再强调:“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看来,笔与墨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3、造势布白
林散之在强调用笔、用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作品的空间布白。他说:邓石如强调“知白守黑,”实则紧处紧,空处空,在于得势。此理书画通用。肥瘦大小配合才有意思。……字要布得紧,有奇形,收缩这一笔是为了让那一笔。……大小一样,粗细一样,这样不行。要让得开,要松。……不能不贯气,气不畅,太老实。要大小、疏密结合。
总之,关于书法的布白造势,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阐发,他的“守墨方知白可贵,能繁始悟简之真”可谓是至理名言。
4、人品书品

林散之十分重视人品与书品的关系,他在向弟子们谈书法时,经常谈道这一问题。他说: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艺术家必须是专同假、恶、丑作对的真人,离开真、善、美便是水月镜花。

在他看来,搞艺术立品最为重要。他不仅这样教育弟子,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身体力行。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简单阐述了林散之关于书法的理论见解。除此之外,关于学书门径问题,关于如何读书去俗的问题以及有关工具、印章、对古代书家的评价等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限于篇幅,就不再展开介绍了。

总之,林散之在长达8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关于书法的一些见解,虽只言片语,却显得十分珍贵,足可令后人反复揣摩,以便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所幸的是,他的这些言论,多被那些细心的弟子保存下来,并能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让更多的人能够得以分享,实在可喜可贺。

本文作者:原省书协第三、四、五届主席团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桂雍

(0)

相关推荐

  • 圆而无方,必滑;方而不方,难写!

    荆溪招隐图 明 董其昌 帮主斯唔嗯·超:"林散之先生是线条大师,所以对用笔用墨很有见地,但对结字章法的论述却比较少.人各有所长而已." 笔法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包括执笔 ...

  • 林散之被评20世纪十大书法家,竟还有人不服?草书复兴由他创造

    林散之被誉为当代"草圣",大体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毕竟他在当时受到众多名家的推崇,又受日本人的膜拜. 林散之在20世纪十大书法家评选中,与吴昌硕.康有为.沈尹默.沙孟海等一起入选, ...

  • 申永和 | 书法法创作的笔墨法

    论书法创作的笔墨法 申永和 写字是一项比较简单的艺术性活动,字字既规.整齐.又统一.匀称的字即可.然而,写字是书法创作的基础.书法创作首先掌握技法,而且技法要过硬才能出好作品.一幅好作品,不仅反映出作 ...

  • 林散之书法及其书论研究(上)

    林散之先生是成就卓著的书法艺术大师,他在创作上独步当代,也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书画理论.本文综合考察了林散之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对其书法艺术成就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林散之的书法理论也作了系 ...

  • 林散之书法及其书论研究

    林散之先生是成就卓著的书法艺术大师,他在创作上独步当代,也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书画理论.本文综合考察了林散之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对其书法艺术成就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林散之的书法理论也作了系 ...

  • 从林散之书论看林散之书法

    林 散 之(1898-1989) 我国书法艺术一代宗师,有"当代草圣"之称,祖籍安徽和县. 林散之不仅是成就卓著的诗.书.画艺术大师,他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书画理论,足可让后人去 ...

  • 林散之书法精品5帖

    书法密码2018-10-28 20:28:47 一.林散之<录自作扬州杂诗一首诗轴>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林散之馆藏 林散之<录自作扬州杂诗一首诗轴& ...

  • 林散之书法30幅,畅快!

    生活与艺术2016-05-30 23:23:04 林散之治学有一往无前的钻劲.他十七岁即以范仲淹名言"不及,非人也"为座右铭,并取号"三痴生".他痴情于诗.书. ...

  • 石开评价启功、沙孟海、林散之书法

    北京是一座包容.不排外的都市,大得不可想象,同居一地的朋友可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书画家,有些聚会中本地人反而成了小部落,一点都没脾气.当然,外地人一般也不会反客为主,大家和气围坐, ...

  • ​ 著名书画评论家梅墨生先生评林散之书法

    对于林散之书法的艺术分析与评估,着眼点侧重在他在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的特殊胆识.能力.在相当的历史时期,人们的艺术取值是"二王"."颜柳"."苏黄米 ...

  • 草圣林散之书法用笔50条!条条经典!

    原文作者:苑馨 1.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 2.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 3.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4.东坡讲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

  • 林散之书法

    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