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打七寸,开方要精简,30年老中医告诉你其中的奥秘!
很多人习惯于用大夫开的方子大小来评判一个大夫的水平,显然这是不够客观,不够全面的。我认为,评判一个大夫水平的高低,始终应当以疗效为最高标准--疗效才是硬道理。但是我总认为少几味药更好。
首先,治病要抓病机。症状可能杂乱无章,但病机不会很复杂,针对症状用要则药多,针对病机用要则味少。显然,抓病机更高明些。
其次,治病要分主次。治病最忌胡子眉毛一把抓,面对复杂的病症,想一方搞定是不现实的。知道患者所苦,症结所在,分清主次,分清先后,有序治疗,既能尽快减轻患者痛苦,又能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每次解决一部分问题,自然方子要小些。
再次,方子药少则力专,药多则气乱,药味多了未必效果就好。
最后,每一味中药都有多重作用,用其一方面的作用,可能另一方面的作用就成为了副作用;当我们选一味药能发挥多重作用的时候,自然方子就小了。举个例子说明:治痛风湿热蕴结证,首选土茯苓,既能清热,有能祛湿,还能利关节;如选知母能清热但滑肠,如选薏苡仁,能利湿但伤津,如选桂枝能利关节但助热。用土茯苓一味药有三用而无三弊,不是比用三味药更好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