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失守后,为什么陈玉成、洪仁玕被革职,而其他人却被封王?
【太平天国系列384,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纵观太平天国政权存在的十四年中,小佛认为有两个事情的发生对于太平天国有着极大的影响,第一件事便是大家所熟悉的“天京事变”,这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而另一件事,其影响力也不亚于天京事变,那就是安庆失守。
安庆一直就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军事重地,它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扼江淮之吭,当吴楚之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介于江淮和吴楚之间,是一个局域的中心,并且在长江沿岸,一旦控制安庆长江的水域,就可以阻断长江上下游的水路交通,要知道在古代,水路交通远比陆路交通方便快捷。当然,前面所述是安庆本身所成为重镇的原因,而对于太平天国而言,安庆更是天京在长江上重要的门户,安庆失守无异于打开了进入天京的门户。曾国藩决心一定要攻下安庆也是出于此种原因,“安庆一军,目前关系淮南之局势,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
1861年,陈玉成等在安庆打的保卫战其实就是关系着天京的安危,找不到援军(找到都完了)、部将纷纷投降等原因直接导致了安庆的失守,城中数万太平军血战而亡。安庆失守,恍如有一种太平天国满盘皆输的感觉,同时,安庆失守也结束了太平天国斗争高涨的状况,转而进入防御的低迷期。
安庆的失守对太平天国是一次重创,而陈玉成作为指挥全局的将领对这次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洪秀全下令将陈玉成革职(由于找不到人代替陈玉成的位置,陈玉成虽然被革职,依旧是在原来的职位上统帅军队),而洪仁玕因各种原因也在这次事件中被革职。然而,安庆的失守,小佛认为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李秀成,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没有按时抵达武汉而造成的连带作用。洪秀全没有仔细分析安庆失守的原因就对陈玉成和洪仁玕进行处罚,直接导致了陈玉成的心灰意冷,以至于他选择困守庐州。
在太平天国后期重要人物接受革职处罚的同时,洪秀全竟然大面积封王了,最开始接受封号的恰好是陈玉成的部下们(洪秀全的操作真是有点意思)。按理说,作为主将的陈玉成因为安庆失守被革职,那么他的部下们怎么也得受到应有的处罚,就算不处罚也不应该被加官进爵啊。
陈玉成退守庐州(今安徽合肥)后要发动新的北伐,以改变现有的困境。按照赖文光的说法,陈玉成主动奏请洪秀全加封赖文光为遵王、陈德才为扶王、蓝成春为沽王、梁成富为启王。小佛可以理解陈玉成为了鼓舞士气做出这样的请求,但是洪秀全后来的操作就让人不能理解了,不仅仅同意给这四个人,还给陈玉成手下其他人也封了王,同时加封的还有李秀成的一些手下和在天京的一些官员。以此为开端之后,洪秀全在封王的路上便是一发不可收拾,越走远,封王的人数越来越多,根据1864年黄文英统计的数据来看,洪秀全已经封了2000多个王爵,太平天国由此拿下了中国历史上封王最多的政权。由此可见,太平天国在后期是非常的赏罚不明。
我们现在来看看,洪秀全滥封王爵这个事上到底有什么原因。
我们都知道,洪仁玕到天京之后就被委以重任,地位一度仅次于洪秀全,在他之前的那些老干部们自然是不服他,加上洪仁玕要变革,变革自然会涉及老干部们的利益,虽然洪秀全和陈玉成是支持洪仁玕的,“英王陈玉成…… 请定章程以教时弊”,但是以洪仁发等人为首的一群人是非常排斥变革。
1861年2月,洪仁玕被派往军队中,虽然名义上还是他总理朝政,实际上在洪仁玕离开天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洪仁玕的地位已经被一个人取代了,那就是洪秀全过继给杨秀清的儿子幼东王洪天佑,太平天国内外本章不再盖干王的金印而是加盖幼东王的金印,让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地位远远高于洪仁玕。不过这还没有结束,洪仁玕的上面又多了很多地位超然的人,在《朝天朝主图》上,洪仁玕都没有进入核心区,陈玉成自然也是如此。而这一切都是洪仁玕离开天京之后发生的,小佛有理由相信,肯定有一群人在洪秀全面前诋毁了洪仁玕,诋毁的人一下就看出了,就那群地位超然的洪家人(洪仁玕虽然名义上是洪家人,但是论关系亲疏就离得太远了)。
安庆失守,给了洪家人借口,洪仁玕、陈玉成被革职,然而这样的结果依旧不让他们心安,毕竟陈玉成手中还是有军权,于是就通过把陈玉成手下晋封王爵来牵制陈玉成,被牵制的自然还有李秀成、李世贤等手握重兵的人。
洪仁玕被革职之后,只管理外交事宜,结果过了一年后,洪仁玕管理的外交事宜都转给了林绍璋,太平天国的实际上是控制在洪仁发、洪仁达、林绍璋等人的手中,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滥封王爵的时候。
洪仁发、洪仁达可以说是非常无能的人,他们还随时想着各种搜刮钱财,在天京被困的时候,两个人要求凡是出城采购的人需要他们向他们领取出城证(其实就是买),采购回来以后,物资需要领取(买)入城证才能运入天京。太平天国最初的王爵是非常分量的,哪怕后来洪秀全封了陈玉成的手下,那也是一般人得不到的爵位,洪家兄弟掌权之后,买卖王爵也成了他们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只要有钱又有人推荐,在洪家两兄弟的操作下基本都能得到王爵。
没功劳却有钱的人得到了爵位,在前线拼死拼活不得,使得人心背离,洪秀全没有办法,便有了从金田起义开始叙功,又封了一大批有功劳的人,这样几拨操作下来,太平天国就有了两千多个王。
参考资料: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罗尔纲、王庆成,《太平天国》;牟世安,《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