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甘遂半夏汤治疗久泻不止

治验:

女性,32岁。因产后缺乳,食用民间验方(红糖、蜂蜜、猪油各四两,混合温服)后即患腹泻。经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中西药治疗三年未见效果。其面色苍白无华,消瘦羸弱,晨起即泻,日三、五行,腹泻时无腹痛感,心下满痛,辘辘有声,口干不饮,恶心不吐,上半身自汗,头部尤甚。右脉沉伏微细,左脉略兼细滑,舌苔白滑。曾用六君子汤治疗,罔效。经复习经典,认为此留饮也,取甘遂半夏汤治之。

方药:

甘草10克,半夏10克,白芍15克,甘遂3.5克,蜂蜜50克。先煎甘草、半夏、白芍,取汁100毫升,与蜂蜜相合,将甘遂研末兑入,再用微火煎沸,空腹顿服之。服药后,腹微痛,心下鸣响加剧,两小时后连泻七八次,排除痰浊水样便,泻后痛楚尽除,自感三年来从未如此轻松。后竟不泻,调养一个月,健康如常人,恢复工作。

来源:

柯利民.老中医医案选[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0-63.

注释:

此例始治,误认为是久泻脱阴伤阳,即用大剂六君子汤加减治之,重用人参,不料服后转剧。病为久虚,为什么虚不受补呢?细询之,患者泻后反觉轻松,心下满痛亦感略减,继而腹满如故,如此反复,痛苦不堪。再细审之,有口干不欲饮、心下辘辘有声、上半身出汗等症,显系内有伏饮,气化不及,停于上焦,其脉象沉伏而滑,亦系宿饮阻膈所致。考《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云:“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后人认为此条为留饮,即痰饮留而不去也。留饮并不局限于某一部位,凡留而不去者,即可名留饮。本条之留饮,为肠胃之留饮,正气尚能祛邪,迫水饮下行,有欲去之势,故有“欲自利,利反快”之症。但利后“心下续坚满”,说明留饮盘踞于心下,根深蒂固,去者虽去,续者自续,非逐之,散之,不能去也。方取甘遂之苦寒以逐水饮;半夏之辛温以消痰散结;白芍、甘草相合,为芍药甘草汤,有解痉止痛之效;蜂蜜之甘,缓和诸药,且又有健脾、养胃、润肺之功效。

有报道用甘遂甘草汤治疗200例百日咳,治愈160例,显效40例,疗程1~3天。方药为甘遂3~10克,半夏6~15克,白芍15~45克,甘草3~10克,蜂蜜适量。其煎服方法必须是:甘遂与半夏同煎,白芍与甘草同煎,将两组药液混合后,加入等量蜂蜜,微煎以沸为度,频频服下,一日尽剂。[浙江中医杂志,1993(9):397.]

本方甘遂与甘草在一个方内,在“十八反”中是相反的组合,属于配伍禁忌。但仲景的甘遂甘草汤却是二者同用。这种配伍,前人认为是“激怒药性,促进疗效”。如尤在泾说:“欲其一战而留饮尽去,因相激而相成”。又如《续名医类案》记载吴孚先之治验,“取其性之相反,使自相攻击,以成疏瀹决排之功”。在古代医籍中亦有甘遂甘草配伍之记载。说明十八反中的配伍,并非绝对不能用。但在应用时,还是要谨慎小心,不可孟浪取用。

经药理研究表明,甘遂半夏汤对家兔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经方研究》,黄河出版社,1989:252)。

约言:

久泻不止,肠鸣辘辘,舌苔白滑,此留饮也,甘遂半夏汤与之。

2.加减木防己汤治疗热痹

治验:

男性,18岁。患者因两下肢关节肿痛2个月加重1周,于1983年9月入院治疗。2个月前左踝关节扭伤,后用凉水洗足,次日左踝关节肿胀,继之左膝关节肿痛。经用青霉素、泼尼松、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前在某医院查左膝关节腔穿刺液,黄色混浊,李凡他试验(++),白细胞17.1×109/L,多核48%,淋巴细胞45%,单核细胞5%,嗜酸性粒细胞2%;类风湿性因子强阳性;血沉52mm/h。以“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病房。查体温37.7℃,恶风,汗出,口干喜饮,膝与踝关节胀痛有热感,小便短赤,舌尖红,苔白少津,脉细数。诊为风湿热痹,用加减木防己汤治疗。

方药:

防己20克,桂枝l0克,生石膏30克,炒杏仁12克,滑石30克,通草6克,生薏苡仁30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水煎服。服药8剂,关节热痛减轻,但体温未降,左膝关节肿痛如故,脉舌同前。此为风邪虽去但湿热稽留,再加利湿清热之品以退热。上方增入青蒿15克,萆薢15克,秦艽15克。服药6剂,体温正常,关节肿痛止,下肢活动自如。查血沉23mm/h,继服7剂,痊愈出院。

来源:

毛德西等.毛德西临证经验集粹[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17.

注释:

本案系风湿热痹。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考木防己汤出自《金匮要略》,原为支饮而设。方由防己、桂枝、石膏、人参四味组成。吴氏认为“痹证总以宣气为主,郁则痹,宣则通也。”(《温病条辨·中焦篇》)遂取其原方辛温(桂枝)、辛凉(防己、石膏)合意,以求两开表里之痹,而不用人参之补,另加杏仁宣气、滑石通草利湿、薏苡仁滑利关节,组成加减木防己汤。阅《吴鞠通医案》一书,其中痹证篇所述案例,多为湿热痹而选加减木防己汤治疗。本案病程短,湿热症状明显,与加减木防己汤方义合拍,故选用之。加二妙散清热祛湿,加青蒿以使热邪从里达外,萆薢善走下肢,不论湿热或寒湿,皆可应用;秦艽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祛风而不燥,故为医家所喜用。

约言:

膝关节肿痛,伴低热,恶风,汗出,小便短赤,舌尖红,苔白少津,脉细数。诊为风湿热痹,用加减木防己汤治之。

3.泽泻汤治疗眩晕(梅尼埃病)

治验:

女性,成年。患眩晕病,不能行走,就诊时由两个人架着过来。发作时,头晕,房子周围的东西都在转,睡到床上连眼睛都不敢睁,恶心,呕吐,伴有吐白沫症状。刘渡舟诊后,开了一个小方,仅两味药,即泽泻汤。

方药:

泽泻30克,白术24克。7剂。到药房一划价,才两块钱。病人拿到这个方子,一脸的不高兴,说我们千里迢迢来北京看病,排了半夜的队,在当地花了很多钱,这么便宜的药行不行?经刘老解释后,其家属才半信半疑地架着病人离去。他们住在医院附近宾馆,结果一周后,病人自己走过来了,她说:我吃了头3剂就基本可以了,口中啧啧称奇。刘老说,这个方子用量要大,一般要用到24克以上方能起效。由此可见,有的经方药味虽少,但只要辨证准确,小方也是可以治大病的。

来源:

陈明.伤寒论讲堂实录(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92.

注释:

泽泻汤治疗眩晕是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而来,原文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支饮,病名也,属痰饮病范畴。《金匮要略》有几处谈到“支饮”,如“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还有几条谈及。可见支饮是一个泛义词,不是固定在一两个症状上。但其证候的性质是一致的,这一点是不可随意说的。包括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都与水湿之邪有关。方中泽泻是通导下焦水湿的,它可以使上部的水邪从小便排出,可以说它有通利三焦水湿的作用。白术是健脾的,可以使脾系的湿邪从内部运化。就这二味药来说,白术健脾是治本的,泽泻渗湿是治标的。正如尤在泾所说,泽泻泻水气,白术胜水气。原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泽泻比白术多一倍多,可见此方是以泻水邪为主的方子。

约言:

眩晕,呕吐,口吐白沫,湿浊上泛也,泽泻汤主之。

4.己椒苈黄丸治疗阻塞性肺气肿

治验:

女性,6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每因感寒而发。近因咳嗽,不能平卧,伴下肢浮肿三天而住院。在某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全心衰Ⅱ度”。给予强心、利尿、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见效不显。会诊时见症为:咳嗽,咳白沫痰,清稀量多,气喘不能平卧,面唇发绀,汗出湿衣,尤以头面胸背部为甚,腹胀满,恶心欲呕,双下肢浮肿,按之如泥,颈静脉充盈,双肺底闻及湿啰音,心率128次/分,律齐,无杂音,肝右胁下3㎝,肝颈回流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数。投以己椒苈黄丸治之。

方药:

防己10克,葶苈子20克,椒目8克,大黄10克。水煎服,服1剂后水泻数次,腹胀减轻;又1剂,水泻尤甚,汗出随之减少,气喘亦平。继以温肺消导法,调理旬日而瘥。

来源:

李文瑞等.金匮要略汤证论治[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68.

注释:

己椒苈黄丸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为“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此条文字有三个症状,即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这里所说的“肠间有水气”,是指腹水,或水肿等。所以说“肠间有水气”,既是症状又是病因。此条应与“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互解。由于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调,肺气亦不能通调水道,致使水邪留于肠间,津液不能上潮,故而可见腹满、口舌干燥。治疗此证,当分消水饮,以导邪下行为顺。防己通利三焦,椒目温通肺气,二者导水下行;葶苈子开启肺气,通利大肠,大黄荡涤胃肠,二者逐水通下,使邪从魄门而出。原方以蜜制丸,既有润肠作用,又有滋养功效。诸味配伍,辛开苦降,导水下行,前后分消,饮邪一去,诸症自除。方虽四味,各举一功,又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本例病情复杂,已达全心衰,虽经各种西药治疗,亦未见明显好转。中医以水饮充斥三焦而治,分消走散,导水下行,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良好前提。据报道,用己椒苈黄丸加味治疗呼吸道疾病为多,但也应用于肝硬化腹水、肺性脑病、肠功能紊乱、闭经、幽门梗阻、小儿胆道蛔虫等,均有预期疗效。

约言:

患阻塞性肺气肿,近日感寒,咳嗽,气喘,下肢浮肿,不能平卧,汗出湿衣,水饮充斥也,己椒苈黄丸加味治之。

5.小半夏加茯苓汤加陈皮、伏龙肝治疗呕吐不止

治验:

男性,54岁。呕吐5年,所吐为痰涎清水及食物,每日必发作。伴有头晕心悸,胃脘堵闷,烦躁神疲,尿少便溏,面色黄黯无泽,痛苦病容,形体消瘦。舌质淡红、苔白而腻,脉沉滑。曾服用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等,每服即吐,无法坚持服药;曾试用针灸治疗亦无效果,屡用西药均无疗效。经部队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性呕吐”。脉症合参,系脾虚痰湿内阻,浊逆胃气失降。宜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小半夏加茯苓汤加陈皮、伏龙肝治之。

方药:

姜半夏25克,生姜5片,茯苓30克,陈皮15克,甘草10克,伏龙肝30克(煮水煎药)。水煎温服,一日1剂,煎2次,混合兑匀频服,每隔10分钟服一小勺,当天服尽,连服7剂。

来源:

陈慎吾.陈慎吾伤寒方证药证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03.

注释:

小半夏加茯苓汤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云:“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膈间有水”是病因;心下者胃也,是病位;所见症状为呕吐、胃脘痞满、眩悸等。这类病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医者也会想到用小半夏加茯苓汤类方,但为什么效微呢?这是因为服药方法有误。本例病人开始服药时,时有恶心,欲吐而吐不出。采用分散量少服药法两天后,未再发生呕吐,增强了病人对中药治疗的信心。经过如此7天的服药,呕吐停止,他症一一得到缓解,精神振作,体力渐复。后仍以前方不变,续服21剂,以巩固疗效。几年后得知患者健康,未再复发。

约言:

呕吐数年,每日必发作,所吐为痰涎、清水及食物,膈间有水也,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6.外台茯苓饮治疗胃虚停饮证

治验:

女性,44岁。以腹胀、纳差多年而就诊。曾用针灸、中药理气方药治疗,症或有减,但停药后,腹胀、纳差如故。刻诊见:腹胀,纳差,乏力,短气,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苔薄少,脉沉细弦。脉证合参,系脾胃虚而饮停所使,治以外台茯苓饮。

方药:

茯苓15克,党参10克,苍术10克,枳实10克,陈皮30克,半夏12克,生姜10克。结果:服药1个月,腹胀消,纳如常。半年后随访,如常人。

来源:

冯世纶等.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65.

注释:

外台茯苓饮出自《金匮要略·咳嗽痰饮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云:“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方由茯苓、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组成。医家认为,这一节是后人补上去的。其病机是由于脾胃气虚,阳气不足,胸阳不布,则湿聚为痰,痰饮上逆,发为呕吐,呕吐之后,正气虚弱,即“心胸间虚”;脾虚不能运化,停饮不能吐尽,气机阻滞,故而“气满,不能食”。怎样才能使其能食而无病呢?只有“消痰气”,而消痰气的前提是健脾理气,故方中用了五味异功散(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本例未用甘草,而是加入了半夏,成了六君子汤),又用了理气消痰的枳实,温散痰水的生姜,成为健脾理气、消痰化饮的良方。本例以苍术易白术,其消散痰痞的作用更大。后人用此方治疗脾虚不运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或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均有良好效果。

约言:

腹胀,纳差,短气,大便溏薄,舌苔薄白,外台茯苓饮主之。

7.苓桂五味甘草汤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治验:

女性,23岁。昨天出现耳堵塞疼痛,今来就诊。脉象沉微,但模糊不清。问其病情,言前几天有面部发热、气往上冲的感觉。同时觉得有什么东西盖在头上,出现这种现象时两下肢非常冷。患者担心中耳炎发生。给予苓桂五味甘草汤治之。

方药:茯苓6克,桂枝4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2克。只服了一天的药物,耳痛、耳堵塞感,面部烘热感、两下肢发冷诸症均减轻。

来源:

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337.

注释:

苓桂五味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所治为误用青龙汤后的变证,文中并无中耳炎症状。如果与本例相比,仅有“面翕热如醉状”与本例“面部烘热”相似。但也谈不上中耳炎之适应证。那么大塚敬节是怎样想到用苓桂五味甘草汤呢?请看他在书中所说:“自此之前,我曾用苓桂五味甘草汤治愈过中耳炎。那名患者为渗出性中耳炎,无疼痛和发热,头重如有物覆顶。中耳炎内常有渗出液潴留,为避免引起耳聋,便通过手术取出中耳内液体,但术后第二天又出现和原来一样的液体潴留。这时会出现脉沉微,下肢发冷,头面部烘热感等症状。这些症状与《金匮要略》中苓桂五味甘草汤条文的描述一致。”经查原书条文,并无上述叙述,只是有“多唾口燥,寸脉沉,迟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等文字,这些症状与中耳炎并非一致。由此来看,大塚敬节所以用此方治疗中耳炎,只能是经验,这个经验应是从此方的药效来分析理解的。渗出性中耳炎,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应与湿邪郁聚有关。苓桂五味甘草汤与苓桂术甘汤仅一味之差,彼方白术有动气之嫌,不利于平冲降逆;此方改为五味子,意在收敛肾气不使耗散,与白术功效明显不同。方中茯苓与桂枝为张仲景温阳化饮之主要配伍药,或称对药,这类配伍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苓姜术甘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桂枝茯苓丸等。有了这对药,就可以温化停留于身体各个部位的水饮,当然也包括中耳炎之渗出物。甘草平和,以利降逆。明了方药之性能,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用于中耳炎了。

约言:

中耳炎,有分泌物,耳痛,有堵塞感,可予苓桂五味甘草汤。

8.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加桂枝、车前子治疗咳唾

治验:

男性,51岁。患气管炎3年,最近咳嗽加剧,时吐唾涎,间或咳白黏痰,眼睑浮肿,头晕不爽,口干不欲饮。舌质淡红,苔黄白腻,脉象弦滑。诊为水饮上泛,清阳被蒙。治以消饮健脾止咳法,方取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加桂枝、车前子治之。

方药:

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淡干姜6克,细辛5克,姜半夏10克,炒杏仁10克,桂枝5克,车前子(包煎)10克。水煎服。服6剂,痰涎减少,眼睑浮肿消失;继服3剂,头晕除。应患者之求,改服橘红化痰丸缓缓收功。

来源:

毛德西等.毛德西临证经验集粹[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13.

注释: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乃服小青龙汤后的变证之治。从前后文字及方药分析,本方所治当以咳唾与形肿为主症,具有消饮止咳、肃肺消肿之力,增车前子以期止咳利尿消肿。仲景方不必局限在条文之内,只要病机符合,就可临证化裁,灵活使用。

约言:

气管炎,咳嗽,时吐唾涎,眼睑浮肿,口干不欲饮。舌质淡红,苔黄白腻,脉象弦滑。方取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加桂枝、车前子治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