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是:每一个甲方都想省钱......每一个乙方......每一个第三方......
“ 大秦笔记,秦智勇,文旅达人,行走在中国景区和美丽乡村。坚持行走、坚持原创,擅长项目策划与运营。”
咨询与服务,策划规划与设计
这个行业本来就这样儿......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大秦笔记”秦智勇
共性是:每一个甲方都想省钱,每一个乙方都想赚钱,每一个第三方都想抽成。差异是:每一方对价值的判断角度不一样,比如甲方是结果论、乙方是成本论、第三方是资源见面论。所以,求同存异才能解决问题,认知基本相同才能继续交流切磋。
朋友在重庆服务一家中字号的建筑设计院,几轮谈过之后才发现:对方把低价的、不愿做的业务包给他做,感叹自己连汤也未喝上,与我之前的判断基本吻合。
时间的价值,因人而异,其实是因品牌、业绩、主营业务、利润空间和服务意愿而异。有的院,业务排着队,大者恒大;有的中小企,业务天天跑,百里遇一。品牌的树立与业务做大,非一日之功,符合“一万小时定律”。所以,有目标、有对标,非常好,但别盲从、也别急躁。
最近与周院长在湖南看两个文旅项目,一个拿合同“诱惑”,一个用老乡“背书”,被多次邀请后不得不去。相谈皆甚欢,一个等报价,一个需出初案。报价的,还在延续着场面上的愉悦;要初案的,已经走向赤裸裸竞标。坦白说,彼此已不合适,都还强颜欢笑着。谈合同,撕价格是痛苦的;谈业务,交朋友是快乐的。直接的人,三言两语明白事;智慧的人,笑而不语明白事。
投资者或者说老板们,总喜欢听方案、听创意、听模式,心里想的是多听几家择优录取,殊不知听到不等于得到,既然认同自己经验的价值,却不看重对方时间的积累。

如果甲方听了你的见解和建议,没有后续的“追赶式”求贤若渴,也说明当天你讲了与别人同样“暗淡无光”的话,所以也不存在老板在借用自己的智慧,这还不是智慧,能帮助甲方解决问题才叫智慧呢!
你说的,对方老板刚刚需要且有点儿兴奋、有些欣赏,才是智慧呢!不然甲方100%会找个人按你的一些说法去做。这就是中小型项目“关系制胜”原则,谁又不喜欢“熟人经济”呢?就像中字号的院儿对接或专攻中字号项目投资公司的业务,就像国际知名且获奖的院儿与设计机构对接国内大型民营企业的项目,这不仅仅是“行规”、市场细分后的对等,也因为熟呢,圈子是一样的撒!
很多时候,一错位,误认为自己是大(不管甲方还是乙方,真实的状态其实是小呢),故事就很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