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辅政大臣也是个技术活!汉武帝成功了一半,汉宣帝则彻底失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安排辅政大臣的传统。每当前一任皇帝对继任者的统治有所担心,尤其是继任者年龄较小之时,辅政大臣便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辅政大臣的安排却往往伴随着权臣的产生,甚至引发权臣欺压幼主之事,当幼主长大成人以后,又是一番帝王与权臣之间的刀光血影。当辅政大臣不止一个人的时候,又会伴随着权力的分配不均而引发的权臣之间的争斗,动辄一方出局,抑或发生流血事件,更有甚者,有灭族之祸。
今天,水一白就来聊聊西汉时期的两大名君是如何选择辅政大臣的,他们的出发点如何,最终的结果又是如何。
汉武帝临终之前,选择了年仅8岁的幼主刘弗陵做继承人,为了能让大汉江山得以延续,辅政大臣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汉武帝又是根据什么来选择辅政大臣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他的几个辅政大臣都是谁:
1、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
2、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jin mì dī]
可见,四个人里面并没有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之中也仅有太仆上官桀一人,桑弘羊虽代理大司农之职,但是毕竟已贬职。而霍光和金日磾职位则略低于九卿。
汉武帝的选择依据到底是什么呢?
汉武帝辅政大臣选择依据
汉武帝用人,虽不拘一格,但是真正的权力核心位置,却多以信任优先,而非唯才是举。这一点从他征匈奴的主将人选上就可见一斑,从卫青、霍去病到李广利,都带着浓浓的外戚光环。
为了削弱相权,增加中央集权,汉武帝为身边的近臣不断加官,形成了一个与外朝相对应的内朝,让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虽然看起来,外朝的人员配置与汉初相差不大,但是,此时的外朝官员仅能处理和执行一些一般政务了,更多的是一些政令执行机构,而非政令决策机构。
所以,在汉武帝选择辅政大臣之时,他的选择依据更多考虑的也是更让他信任的近臣,而非那些虽然看起来身居高位的外朝官员。
所以,表面上看,虽然汉武帝选择了两个车夫(霍光和金日磾)、一个马官(上官桀)和一个财务总管(桑弘羊),除了桑弘羊以外,其余几人能力皆不足以担起辅政大臣的重任,然而他们却是当时汉武帝所能想到的最值得信任的人选。
1、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2、金日磾为车骑将军;
4、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共同辅佐幼主,并且,汉武帝还送给霍光一幅“周公辅成王”的图画以警示霍光等人。只可惜,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虽然汉武帝安排得看起来天衣无缝,但是却忽略了人的野心,几乎酿成大错。
辅政大臣之间的刀光血影
通过官职的安排可以看得出来,霍光为大司马(掌政权)、大将军(掌军权),领尚书事(可参与内朝决议),可以说是集西汉政军大权于一身。而其他三个人则相差较远,久而久之,当他们的政治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政治裂痕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
金日磾死得早,躲过了政治斗争。而上官桀和桑弘羊则很快地与皇位的有力竞争者燕王刘旦(汉昭帝的三哥)、鄂邑长公主(汉昭帝的姐姐)联合在了一起。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他们的心目中,霍光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而他们却没有拿到想要拿到的利益,比如桑弘羊想要为家族子弟争取一些官职、上官桀则想让自己6岁的孙女入宫做皇后、鄂邑长公主则想让自己的相好丁外人封侯升官。然而,这一切的诉求都被霍光驳回了。
当6岁的上官氏由鄂邑长公主一手促成顺利入宫以后,这个利益共同体便达成了。他们原以为如此强大的阵营可以顺利将霍光扳倒,然而,却忽略了小皇帝刘弗陵对霍光的信任程度。
当他们在朝堂之上大肆弹劾霍光之时,刘弗陵根本不予理会。后来,甚至说出:“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因为,在刘弗陵的心里,霍光如果想要反,根本不必做这些“无谓的事”。
之后,利益共同体决定铤而走险,一心谋反,重立新君。只不过,又一次走漏消息,利益共同体被一锅端了。上官桀、桑弘羊被灭族,燕王、长公主自杀,汉武帝安排的辅政大臣仅剩霍光一人而已,朝政大臣自然也都掌控在霍光手中。
看罢汉武帝安排的辅政大臣的结局,再来看看汉宣帝是如何做的。
按理说,汉元帝即位的时候已经27岁了,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大需要汉宣帝做如此安排了。但是,汉宣帝对自己这个“柔仁好儒”的儿子实在是不大放心,所以还是为儿子留下了“三驾马车”。
1、侍中、乐陵侯:史高;
2、太子太傅:萧望之;
能够看得出来,汉宣帝的选择跟汉武帝相同之处是都没有选择外朝的重臣,三公依然不在他选择之列,然而不同之处则是他并没有完全选择自己信任的臣子,也不完全是唯才是举的,而是以外戚 太子身边的儒臣构成的。
汉宣帝辅政大臣选择依据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驾马车”:
1、史高是汉宣帝祖母史良娣哥哥史恭的长子,属于外戚的代表,是汉宣帝的信任人选。
2、萧望之是汉宣帝一朝的老臣子,早期受霍光打压,后经宣帝起用,起起伏伏,最高升至御史大夫,而此时则担任太子太傅,即太子的首席老师。
3、周堪则属于后起之秀,担任太子的次一级老师。
萧望之、周堪在汉宣帝眼中,都应该是汉元帝所喜欢的那种大儒,经学大师,但又不算是那种不懂变通的俗儒。所以,汉宣帝吸取汉武帝选择辅政大臣的经验,选人时更多的考虑是迎合太子的需要,为太子选择跟他更为亲近的人,而并不完全是汉宣帝自己最为信任的人,让他有机会大胆地推行他的政治理念。
所以,汉宣帝的任命结果是:
1、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2、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
3、周堪为光禄大夫、领尚书事。
虽然外朝官职大小不一,但是却都拥有直接帮助汉元帝做重大决策的机会。只不过,汉宣帝的这一安排却彻彻底底地失败了。
“三驾马车”不如中书令
“三驾马车”之所以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汉元帝最信任的并不是这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人,而是内朝的中书令,从弘恭到石显,身为宦官的中书令才是汉元帝最信任的人。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的内朝,到了汉元帝时期,已经彻底沦为宦官的权力中枢。武帝、宣帝用宦官,其目的在于控制皇权,然而,到了元帝时期,最后却成为了皇权旁落的机构。
身为元帝老师的萧望之也是好大喜功、争权夺势之徒,不但直接把枪口对准内朝宦官,更是将史高为首的外戚势力也推向了宦官一方,最后自己也落了个饮鸩自杀的下场。独木难支的周堪也起起伏伏,最终患病而死。元帝朝堂则变为宦官石显为首,外戚史高等人邦凶,外朝众臣依附的局面。
其根本只缘于汉元帝的一个理念:宦官无家室,因此不会缔结外党。因此,出于对石显的信任以及元帝自身健康的考虑,元帝将朝政全权交给了石显处理,事无大小,都要向石显汇报。
大汉朝之宦官误国,从汉元帝时而起。
前任君主为继任君主选择辅政大臣,这个难度比自己选择可用之才可是要大得多得多了。所以,虽然汉武帝、汉宣帝虽然都是一代名君,但是他们在为继任者选择辅政大臣之时,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
之所以说汉武帝成功一半,主要在于汉武帝的第一人选霍光。他不但得到了汉昭帝的无条件信任,而且,他并没有因大权在手而肆意弄权,反而推行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在用人方面,霍光也提拔了一大批可用之才,使得大汉朝从汉武帝时期的疲态之中顺利走了出来。霍光也许真如史书所说“不学无术”,但是他并没有因一已私利,而窃取大汉朝的江山,甚至于在汉昭帝死后,又为大汉选择了汉宣帝这样一位名君。“昭宣中兴”,应记霍光一大功劳。
而汉宣帝的失败,既在于汉元帝的问题,也在于他的人选的选择。萧望之在宣帝一朝的起起落落已经说明了宣帝本身对萧望之的使用是有矛盾的,而史高从后来的所作所为看能力上欠缺得还是比较多的,唯有周堪看起来能当大用,却位列最末。而宦官掌权者弘恭和石显也都是汉宣帝起用的,元帝不过沿用而已。甚至可以说,元帝之过,宣帝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