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怎么教?
由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邵龙霞老师主讲
她分享的主题是“散文怎么教?”
满满的实用知识点,一起来看
1-6年级统编语文教材中共编选了九十多篇散文,占了不少比重。散文的阅读和教学,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
本场直播中,邵老师从散文的类型与特点、散文的阅读与欣赏、散文的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出发,为我们进行了细致剖析。
1
散文的类型与特点
如果从内容角度区分的话,我们可以把为儿童创作或适合儿童阅读的散文归纳为五大类:
1.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
2. 直接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
3. 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
4. 回忆童年往事的散文;
5. 描写当下现实活的散文。
那么,散文有什么独有的文体特征吗?提到散文,大家都会想到一句话:形散而神聚。但是,邵老师始终对这句话半信半疑。
她说:“很多年前,我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就试着写过一些散文,一路走来,也读过不少散文。我觉得,散文更多意味着自由和真诚。”
“什么方面是自由的?散文的题材是广泛的,大到宇宙人间,小到一棵草、一只虫子,皆可成为写作对象。散文怎么写,也是自由的,散文是文学的散步,每一个作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著名学者朱自强教授曾说过,小说是写“他”的艺术,更客观,趋于虚构;散文是写“我”的艺术,更主观,趋于“真实”。
邵老师还引用了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一段话:
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邵老师把散文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四点:
1. 个人的真实体验:优秀散文作者的眼睛、耳朵都是打开的,他一定仔细凝望过他所描绘的对象,笔下的字字句句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感受和体悟;
2. 个人的真实情感:散文就像读者的邻居,好的散文就像邻里之间的聊天,真切自然;
3. 个人的言说方式:散文就像水一样,任意流淌,但是它会流淌成美丽的河;
4. 个人的智慧警觉:好的散文一定是情发于心、意通智慧。
2
散文的阅读与欣赏
阅读散文的关注点与阅读其他文体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阅读小说可能更多关注情节,关注矛盾的冲突,那阅读散文应该关注什么呢?
1. 读出趣味,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
散文往往描写生活中的人、事、物等。但是,这些平平常常的素材一经散文家的笔墨点染就会发生变化,我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在整体把握描写对象基础上,要引导孩子读中各种趣味:童趣、雅趣、理趣等。
比如,童趣——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也没留意到我们在偷看。
——范锡林《竹节人》
比如,雅趣——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周作人《喝茶》
2. 品味语言,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每个散文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比如,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淡而有味,简简单单却充满深远的意境。
看到晚饭花,我就觉得一天的酷暑过去了,凉意暗暗地从草丛里生了出来,身上的痱子也不痒了,很舒服;有时也会想到又过了一天,小小年纪,也感到一点惆怅,很淡很淡的惆怅。而且觉得有点寂寞,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
——汪曾祺《晚饭花》
3. 体悟情感,分享作者的独特经验
好的散文,字里行间有真情,能走到人的心里,让读者产生共鸣。所以,我们要透过文字,带领孩子去读懂作者的情感,能够分享作者看到人和事、物,分享他的经历与经验,分享他的发现与思考。
其实,阅读散文也不需要那么多技巧,你只需要安静地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去感受它,享受它,贴近它,如此,你才能慢慢理解散文的那颗心。
3
散文的教学策略
忽视散文的文体特征,忽视儿童的言语实践,忽视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多老师的散文教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们要把散文当做散文来教。第一步,先解决散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邵老师认为,一般情况下,散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 经验的积累:指向对一篇散文的整体把握,了解文章主要写什么,作者借助文字向我们展示怎样的人、事、物等,让孩子借助阅读这一篇散文打开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见闻;
2. 语言的品析:散文是语言的艺术,可以培养孩子敏锐而美好的语言感觉;
3. 情感的体味:触摸作者的情思,体验作者对人生、自然等的思量和感悟;
4. 表达的揣摩:散文的表达看似无形,实际上有其独到的表达秘诀,可以引导循着作者的写作地图,体会发现的乐趣,体会作者排兵布阵的奥秘,习得表达的技巧。
“情境导入——整体感知——深入阅读——拓展延伸”,这是邵老师为我们梳理的散文的基本教学范式。邵老师同时也强调:范式并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引领大概的方向。
1. 情境导入:教师要通过一定情境创设唤醒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从题目入手,或者借助图片、音乐等等,总之,要能唤起孩子的阅读期待;
2. 整体感知:学习一篇散文,一定要让孩子先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 深入阅读:有协助能力的成人来引导孩子咀嚼文字的味道,学习阅读的策略,感悟表达的奥秘。这个部分,散文的阅读教学一般包括品析语言、揣摩表达、体味情感三个方面;
4. 拓展延伸:指向理解的延伸,补充写作背景;指向阅读的延伸,补充相关读物;指向写作的延伸,进行读写结合;指向实践的延伸,开展综合性学习。
散文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我们主要采用三种:
1. 品味语言,重在朗读:文学的教育,声音在某些时候会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声音会对生命产生触动,会碰撞出特别的情感,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运用朗读法可以让孩子们品味散文的语言,有助于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丰富理解;
2. 触摸情感,重在细读:带领孩子去触摸散文中所弥漫的情感,抓住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采用比较、联系、辨析等方法,感受其背后所表达的情感与神韵;
3. 揣摩表达,重在研读:研究作者材料怎么选择、行文线索等等,采用罗列清单、勾画写作地图等方式来进行,发现作者的写作技巧。
最后,邵老师说:“这是一个自由、多元、碎片生活化的时代,这是特别适合散文生长的时代,人人可读,人人可写。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自己首先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去阅读散文,有自己的感受、发现与见解,然后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琢磨一下孩子的困惑点、兴趣点在哪里,最后从教师视角来看一篇散文的教学价值。
让我们一起带领孩子,去读出散文独有的味道,去领略散文特有的魅力。”
问答互动
都说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散文主要是带领学生分析主旨吗?
答:这是大部分老师的认知。其实很多优秀的散文都是形不散、神不散的。看似漫不经心的表达,有其内在的规定性,有自己的行文线索。我个人认为,散文的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带领学生分析主旨,而是应该注重经验的积累、语言的品析、情感的体味、表达的揣摩。当然,在一篇散文的教学中,这几个方面并不是要全部涉及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文本而选择。
散文在小学阶段的教学除了品味语言的美妙以外,在文体方面应该学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进行模仿训练吗?
答:前半部分的问题刚才已经讲到了,不再多说。再说模仿,我们可以模仿,但是不能机械地模仿,要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如果是一组散文材料,该怎样串联教学内容?
答:这个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比如,主题上的关联、语言特色的关联、表达方式的关联等等。只要老师们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去研读文本,用心去寻找,你就一定能找到进入文本最好的通道,就能在自己的课堂上遇到很多的美好。
不只有干货,还有教学案例。
在直播中,邵老师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父爱之舟》为例,为我们展示了散文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外的散文又怎么教呢?邵老师当然也提供了案例。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免费参与回看(使用账户登录,首次登录用户简单几步注册即可),本周三,我们继续相约点灯人大学云课堂~
▲
扫码回看
如果你希望获得更全面系统的儿童阅读实施路径、方法和策略的学习课程,掌握四大儿童阅读课程、九大不同文体教学范式,具备设计儿童阅读案例的能力,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张高含金量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