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村】瑞金云石山村:137名烈士的红色信仰

江西瑞金:

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

漫漫长征路从这里开始

伟大苏区精神在这里发源

“红军烈士纪念塔”诉说着烽火岁月

据记载

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共有17166名

而云石山村的烈士就有137名

  山山峁峁,远远近近,满眼绿色。这里是云石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在当年被留下的留守部队尽管没有在长征队列中,他们经历着同样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斗经历。在云石山脚下的云石山村,烈士人数137名,其中,就有着不少烈士是游击队员。

日前,记者来到云石山村,

通过采访烈士家属,

感受游击战的凶险与艰难,

通过走进历史,

了解个人选择之下的信仰力量。

1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苏区人民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昔日红都瑞金,满目疮痍,“无不焚烧之居,无不伐之树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而留守苏区的红军只有3万余人,其中伤员万余人,战斗部队只余红24师、独立团及地方游击队约1.6万余人。

  此时,留守部队中有陈毅、项英、陈潭秋、贺昌、瞿秋白等人,中央令他们组成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留守部队,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转移,等待红军主力回师反攻。此外,中央来电,标注“万万火急”———要“立即改变你们的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部队要以“小游击队的形式有计划地分散行动,环境有利则集合起来,不利又分散下去”;“占领山地,灵活机动,伏击袭击,出奇制胜是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游击队应紧密地联系群众,为群众切身利益斗争”。就这样,依据指示,留守部队化整为零,队伍分散,机关分散,进山打游击。

  游击战争将要面对的,是更加艰难残酷的斗争环境,更多惨烈的牺牲。“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描绘了游击队员如野兽一般的生活。

2

  常年奔走在深山密林中,游击队面临的是饥饿、寒冷以及敌人搜山等危险,国民党军队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游击战士们有时一连六七天吃不上一顿饭,只好挖野菜、采野果充饥,找不到野菜山果,就喝山水填肚子。

  “我爷爷就是给他们送盐时被抓的,然后给活活打死。”在云石山村村民赖仕炬的家中,一张陈旧的《烈士革命证明书》悬挂在厅堂中央,这张烈士证被精心装裱,字迹略有模糊,仍然可见:赖名贺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其牺牲原因是1935年在瑞金县被国民党杀害。“听家里的长辈讲,我爷爷是1908年出生,二十几岁就参加了红军。”赖仕炬说,红军长征后,爷爷利用自己是西江县供销社主任的身份,经常为游击队偷运物资,“那时候九堡一带有游击队在活动,他们需要盐,我爷爷曾经多次暗中把盐送往部队,最后一次他从家里出发,天还没亮,在半路中的一个小山岭上被埋伏在那里的国民党部队抓住。”赖仕炬告诉记者,那次被抓是因为有人走漏了风声,在监牢中,国民党部队对赖名贺进行各种严刑拷打,逼他供出游击队的活动范围,而赖名贺至死也只字未漏。“他死的那年,我父亲才两岁。”赖仕炬说道。

曾德佩讲述母亲的事迹
赖名贺烈士革命证明书

3

  艰苦尚在预期,尚能忍耐。可内部人员叛变,敌人持续“清剿”,游击队随时面临灭顶之灾。为何赣南游击战能坚持三年之久?是因为革命信仰的坚定。

  村民曾德佩回忆起母亲当游击队员的经历,至今印象深刻。据他介绍,母亲赖有秀原是云石山乡沿坝村人,家中穷苦便把她嫁到云石山村做童养媳,童养媳的生活受尽折磨,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会被拳打脚踢。1929年,红色政权在瑞金建立后,赖有秀的生活迎来希望,她满腔热情投入革命活动中。“我记得她说过,刚开始她是做通讯员,专门送情报,等到18岁了,就参加红军。”由于口才好擅长宣传工作,组织安排她做妇联会指导员兼主席,动员参军。这段参军经历,让赖有秀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部队卷土重来。由于叛徒出卖,赖有秀在送情报途中被抓,把她送进监狱后,敌人对赖有秀不分昼夜进行审讯,用绳子把她吊在屋梁上,用鞭子抽,用香火烧,她几次昏厥过去,敌人又用冷水把她泼醒,这样折磨了三天三夜,但敌人在她口中没有得到一点东西。赖有秀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大义凛然,坚定地回答:“要打就打,要杀就杀,我什么都不知道!”

  后因家人的积极营救,且赖有秀坚贞不屈,没有吐一丝一毫党的秘密,敌人将她释放回家。

  信念凝聚力量。战争已经远去,但面对生命危险,烈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仍贯穿岁月的经纬,照亮后人的前行路。脱贫之后的云石山村正聚力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