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比学历更重要”:这个“伪命题”骗了多少人?

在一次聚餐中,一个公司老总当着众人的面畅谈自己的“人才观”,他说:“我是一个看重能力的老板,不在乎员工的文凭”。他还强调自己招聘员工时会重点考察员工的能力,不会过分考虑所谓的学历。
其实在座的各位都清楚,这位老总的公司,每年发布招录简章,都对新录员工有学历要求,一些重要的岗位不仅要求求职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还要求求职者毕业于985高校或211高校。
我们身边有不少类似这样的老总,他们在公开场合表示“能力比学历重要”,但录用员工时,仍然很看重学历,甚至是只看学历。不得不承认,很多说“能力比学历重要”的人,自己都不信这套说辞。
然而,说的人不信,听的人却信了,而且信的人还不少。比如有些父母,被“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给忽悠了,认为考名校不重要、考研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混社会”的能力。
的确,能力是走向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但能力这种东西涉及面太广、不确定性很强,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定,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以能力决胜负”几乎不具有操作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两个人,一毕业于名校,一个毕业于普通院校,名校生的学习能力可能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强,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很可能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弱。这时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的能力?
每个人的能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名校生和普通院校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均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名校生在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学习能力可能会强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但他们毕业离校几年后,名校生的学习能力不一定会一直保持优势,一旦他懈怠了、懒惰了,学习能力马上就会下降。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至少对于正在求学的学子们而言,“能力比学历重要”根本就是个伪命题,这不仅是因为它很难被准确判定,还因为就算它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得到较为科学的评判,也不能保证能力的稳定性,毕竟每个人的能力都会随着经验的积累、工作态度和热情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另外,由于很难得到全面客观的数据,能力的对比,基本上都会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这让我想到经常从领导口中说出的这么几句话:“我说你行,你就行,我说你不行,你就不行”。鉴于此,整个社会“以学历论英雄”,不只是大家认为学历就是能力的一种证明,也是因为人们觉得通过文凭判定人的能力,更客观、更有效、更便捷。
读书是一件很苦的事,能把书读出名堂的人,都吃了十年寒窗之苦,他们耐得下性子、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次次学业上的失败。而那些没有耐心、遇到困难就退缩、吃不了寒窗苦的学子们,要么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要么早早离开中学校园。因此,能考上名校,获得较高学历的人,能力是不会太弱的。
事实上,在当下“学历型社会”,高学历本身就是有能力的代名词。看看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权威专家,哪个没有接受系统化的高等教育?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拥有博士、硕士学历或毕业于名校的高端人才。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我们承认会有一些高学历人员在工作能力上有所欠缺,但只要他们愿意,很快就能弥补。因为高学历人员能力方面的劣势,多数是经验不足导致的,一旦他们适应了自己的工作,并作出积极回应,就很容易成为业务骨干。简单地说,同一个单位,同时入职的员工,学历越高,起点越高,进入重要岗位和晋级的可能性就越大。
再者,从招聘单位的角度看,在选拔人才中设置学历这个条件,可以用最少的成本选出最优的人才。能力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指标,公司招录新员工,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考察到求职者的各项能力。如果不设置学历门槛,就会有数量众多的求职者,在如此多的求职者中招录一位合适的员工,好比海底捞针,既增加了许多无意义的工作量,又增大了做出错误选择的几率。
这样一分析,大家就都清楚了,对普通人而言,只有通过上名校或提升学历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每当有学历不高的人向我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遭遇学历歧视”时,我都会鼓励他尝试着去提升自己的学历,毕竟普通人没有其他更好的证明自己能力的途径,既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现实,那就去适应它。
但话说回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能力和学历之间做无意义的争辩,只要社会提供的“学历竞争平台”是面向所有人的,大家获取学历的方式是公平公正的,社会就能保持向前的发展势头,每个努力求知的人也都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