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毕业于名校,孩子却是学渣?忽视这三个问题,教育很难成功

父母毕业于名校,孩子却是学渣?这种让人揪心的事,被雷先生遇到了,他本人是985高校毕业生,妻子是211高校毕业生,可儿子学习成绩却很一般,第一年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本科线,不得不选择复读。
“我毕业于985,儿子却连本科都考不上,我的人生太失败了!”雷先生一脸失落,他对儿子明年的高考也没有抱太多希望。
雷先生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父母,是名校毕业生,学历层次比较高,但孩子学习不好,高考成绩很难看;有些父母,不是大学生,文化层次比较低,但孩子学习成绩很好,高考考上了名校。为什么父母毕业于名校,孩子却是学渣?忽视了这三个问题,教育很难成功。
第一个问题:有没有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影子”?
很多学霸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影子”,他们会把孩子现在的学习状态与小时候的自己比对,当发现孩子的成绩与曾经的自己有很大差距时,就会产生巨大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情绪,于是他们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把自己的不开心倾泻到孩子身上。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她)可能与父母有不一样的性格。况且孩子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与父母小时候有很大区别,家长硬把孩子与小时候的自己比对,就会经常做出错误的判断,很难实施正确和有效的教育。
作为父母,不能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影子”,孩子有其个性化的发展轨迹,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态度,以及思维方式也会与父母不同。父母要做的,不是努力让孩子变成自己,而是鼓励孩子做个性化的尝试,只要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行走,父母都应提供全面支持。
第二个问题: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校教育是其一,家庭教育是其二。某种程度上,家庭教育更为关键。
如果父母没有进行科学的引导,没有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纵使有非常优秀的老师,也很难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搞上去。因此,毕业于名校的父母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有些学霸家长,自己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当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较差,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批评,然后用埋怨的口气说,“想当年我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前几名,你倒好,倒数几名,不知道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儿子”。这种做法对提升孩子学习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并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也有一些学霸家长,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辅导孩子,但孩子很难接受他们,因为他们要么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总说“这个题目太简单了,你怎么不会呢?”;要么没有办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题目解释清楚,总是按照自己的复杂的思维方式理解题目;要么太心急,总感觉孩子不够用心。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不妨先自我审查一下,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第三个问题:孩子本身是否具备成为学霸的潜质?
我们承认学霸的遗传基因通常比较优秀,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基因的遗传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而优秀的基因是成为学霸的先决条件,如果孩子本身不具备成为学霸的潜质,我们苦苦相逼,只会让孩子和父母都愈加痛苦。对学霸父母来说,“孩子不可能成为学霸”的结论很残酷,却又不得不面对。
或许有人会说,学霸的潜质是看不出来的。确实,让一个外人用较短的时间对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做出判断,几乎不可能。但我们要知道,父母是与孩子一起生活十几年的最亲的人,他们只要稍稍用心,就能通过孩子平时表现出的专注力、理解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对孩子做出较为客观的评判。只不过,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其实,孩子没有成为学霸的潜质又何妨?积极、阳光、善良和较高的情商,才是以后进入社会打拼的“基石”。我们若能把孩子培养成独立,身心健康,善良,乐观,遵纪守法的人,就算孩子没有考上好大学,就算孩子以后只能干普普通通的工作,成为普普通通的人,也不能说我们的教育失败了。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霸只是相对的说法,家长不必为此纠结,说不定哪一天自家孩子突然开窍,学习成绩大幅进步呢。
我们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有些孩子会成为顶级科学家;有些孩子会成为熟练的“水泥工”,但不管孩子以后该干什么工作,只要他是以勤劳的双手“讨生活”,都不丢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