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胡芳芳:秋风吹落天上声

云锣轻敲缓缓拉开了天幕,星月在云间静静穿行,时而呢喃燕语,时而妙似幽泉叮咚。尔顷,一声惊雷,似裂锦,万千铁骑自天宇奔突而来,滚木礌石,刀光剑影,惊天地,泣鬼神,心儿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在黑夜里摸索前行……

听一曲固安屈家营古音乐,心魂仿佛被扣动,丝丝缕缕缠绕心头,催肝扯肺,泪眼婆娑。

“天子脚下,京南第一县”的固安古称“方城”,有着3000多年历史。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于秦”的“督亢”即今固安、涿州一带,自古就是富庶之地。

固安的屈家营村因国家级非遗而出名,屈家营古音乐会为汉族民间笙管乐,相传源于明永乐七年的寺院佛教音乐,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它既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犷,又兼备南方音乐的柔婉清丽。

秋阳里的屈家营村,古朴、静绿、祥和,阳光给音乐会堂披上了一件金色袈裟,庄严而又神圣。

舞台上,老中青三代人正在神情专注地演奏着,最年长者须发洁白,虽已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布满核桃纹的脸上,沉静、安详、庄重,双手捧笙,仿佛捧着自己火热的心,微闭着眼睛,深深地陶醉在妙乐里。

中年人,动作优雅而又娴熟,神情悠然又自得。一支管子在指尖仿佛顽皮的鸟雀,鸣叫,扑翅,不知是管子给予了指尖灵感,还是指尖赋予了管子魔力,婉转高亢的音乐嗖地钻入了观众的骨缝里,催出寒泪一行行……

古老的音乐会有了年轻人,才有了不老的青春。你看那些衣袂飘飘,长笛轻奏的年轻人,阳光而富有朝气,令古老的旋律多了几分撼动心魂的力量。

笙、管、笛、箫等传统乐器最接近人声,经过手和唇的安抚,注入了人气,奏出有温度的音乐如泣如诉,仿佛午夜灵魂的低语。

古音乐就像那无形之剑,柔软而锋利,瞬间穿肝透肺,任你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

民间的笙管乐大多在祭祀、丧葬时演奏,曲调低沉悲亢,不同的曲目,风格也各不相同。侧耳细听,激烈中蕴含悲壮,雄健中带着一丝柔情,悲戚哀痛的旋律似乎在诉说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咿呀学语的幼年,天真活泼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辛苦打拼的中年,风烛残年的暮年,最终一杯黄土掩风流,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管笙笛悠扬,余音袅袅,鼓铙钹镲铿锵,荡气回肠。音乐面前,众生平等,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古乐超度亡者孤独的灵魂,引领着走向天堂。同时也在抚慰、温暖生者,人们在鼓乐里追忆、反思、静默,音乐拉近了族人的距离,唤醒孝心与良知,曾经的恩怨悄然化去。

音乐止泪,亦催泪,刺心,亦止痛,让生者从中汲取力量,愈加惜缘、珍爱生命。

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古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灵魂、教化大众、传播文明,凝聚民心,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DNA,它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同时,它也是一袋救命的‘脐带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外来文化如何冲击,自身传统如何失落,只要保护好这最后一袋‘脐带血’,这个民族的传统即或命悬一线,也能起死回生。”

翻看这道古音乐的沧桑历史,触摸固安的文脉。屈家营古音乐所保留的传统曲目是宋元时代,与北京智化寺的庙堂音乐有渊源,与它相邻的霸州、永清、文安等几个县的古音乐会也有渊源,曲谱、演奏、风格非常相似。古音乐会蔓延京都附近,幽燕大地,流传之广,数量之多,实属罕见,非常值得挖掘考证。

自古燕赵多悲歌,古往今来,朝代更替,外族侵略,各种战事不断,古音乐会与多灾多难的祖国一起经历了无数劫难。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多次查抄抢夺乐器和曲谱,被林呈瑞等人舍命保护埋藏在屋里,并压上石磨,从而躲过一劫。文革期间,古音乐作为四旧面临灭顶之灾,又一次被酷爱民俗文化的村民机智掩藏。古音乐会历经磨难,幸有众多的仁人智者的才保住了这个“活化石”般的仙乐。

固安古音乐的曲谱是工尺谱,难懂不易学,主要靠师傅口传心授。随着时代发展,音乐会也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青年男子忙着外出挣钱养家,没有时间学习和练习,会里出现青黄不接的危机。于是,会里的有识之士大胆改革,勇敢地打破自古音乐会里无女子的传统,鼓励本村的年轻媳妇入会学习演奏。

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固安走在了前列。本村媳妇挑起古音乐会的半壁江山,为演出增添了一抹靓丽。女子对音乐的感悟与相融,让传统的古乐焕发了生机。

被音乐洗礼过的灵魂,有着与众不同的洁净和安详。演奏者柔和的面容洋溢着圣洁的光泽,目光泉水般清透纯净,挺拔的身姿,优雅的动作,仿佛从《韩熙载夜宴图》走出来的诗意女子。

生于斯,长于斯,依然是农家妇女的身份,古乐却赋予她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姿。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民俗文化,是高雅艺术的母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音乐年轮般记录着当地的人文、民情、环境等变迁,有声的旋律,无声的文字诉说着历史悠久、文明和厚重。

笙箫幽幽,诉不尽红尘悲欢,锣鼓铮铮,惊不醒黄粱痴梦。音乐修身养性,升华灵魂,这块土地得到古音乐的滋养,人杰地灵,才有了绵延千载的文脉,才有了那数不清的慷慨志士。

这是乡音乡愁,北方特有的音乐,是华北平原的一个文化符号。无论天涯海角,它总能唤起游子心底久远的记忆,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传承数百年的固安古音乐,在人世间普及着爱和善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提醒大家,我们是谁。

作者简介:胡芳芳,河北省作协会员、《散文风》杂志责任编辑、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会新闻干事。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五期作家班学员。创作有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文学作品80余万字。参与编撰地方志两部,在《黄河》《中国海洋报》等报刊发表作品200余篇,入选多种文集。曾主持陕西《安康电视报》美文专栏。40多篇散文、诗歌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奖。首届林非全国散文大赛最佳单篇奖,连续8年荣获河北省散文名作奖。 

京畿学堂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敬请关注转发

来稿请投523090170@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