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佶:京剧在廊坊地区的流布与活动
京剧源于北京,何时传入廊坊地区,至今尚无据可考。但廊坊地区与北京毗邻,从古至今在经济、文化上就有着密切的交往,故京剧传入亦不会太晚。据《梨园声价录》载,“武丑上品陈吉太”、“花旦次品侯长寿”,均系“直隶三河人”。《梨园声价录》辑于光绪二年冬,则三河陈吉太、侯长寿,当于同治年间就已成名,并南下上海演出。另据材料证实,三河县早在光绪初年(1877年)左右,就有谭鑫培去教戏的记载。
清同光年间,廊坊未查有专业京剧班社,而业余的则有固安渠沟周家务子弟会(1884年),安次县葛渔城子弟会(1911年);至于专业班社,我区至本世纪三十年代,才办起了京、梆两下锅的专业戏班:永清县土楼的“三义和”(1927—1933年),固安林城的“金盛和”(1936—1937年),霸县马庄的“同义舞台”(1935—1937年)等,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班社。这一时期主要京剧演员有“金盛和”的京剧老生金玉芳(约自天津),“三义和”的京剧老生筱瑞芳(约自天津),“珍立和”的京剧老生小伶童(约自天津)、张化亭、扇子生赵清山,“同义舞台”班主、挑台主演宁小楼(京、梆皆能)。以上京、梆两下锅的戏班,七、七事变后,便基本停止了活动,农村业余子弟会的活动也寥寥无几。
从1937年到建国前夕,全区除霸县田桂林组织的“月明舞台”,以京剧为主兼演河北梆子的戏班外,没有专业京剧戏班,而继续活动的则是一些较大集镇和部分大村庄的业余京剧子弟会。如霸县的信安、胜芳、石沟,安次县的大马坊,文安的安里屯,永清的黄家堡,固安的东桃园等。这些子弟会(有的称国剧社),一般是本地富户、工商界人士或由农民的京剧爱好者兴办。在本地区较有声望的有霸县信安的“均天稚奏国剧社”、胜芳的“宜风国剧社”。他们还从天津、北京聘请教师教戏。
1945年秋,十分区在固安县王龙村组建了“革新剧社”(京、梆两下锅),全团共三十余人。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们排演了《逼上梁山》、《四进士》、《吴汉杀妻》、《白逼宫》等十八个京剧剧目。
1948年,著名京剧演员李桂春回乡(霸县辛章村)探亲,在乡亲们的约请下,办了一个京剧小科班,共计三十四人。这是我区第一个专业京剧科班。1954年出科前,集体加入了北京“燕京京剧团”实习演出。现在太原、张家口、兰州、新疆、山东、湖南等省、市京剧团,均有此科演员。
建国以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农村先后发展了一批业余京剧团。如安次县的孙东庄、太平庄;大城县的缴庄、北里庄;文安县的丰富店、彭耳湾;霸县的东北沙、维民坊、东关、辛店、石沟、石城;永清县的杨青口、南大王庄、塔儿营;固安的北黄垡,香河县(京、评两下锅)的香城、梁家务、河北吴村、万辛庄、东延寺、西延寺、李庄、焦康庄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前后共有业余京剧团五十多个。
1953年,我区成立了实验剧团。该团开始以演唱河北梆子为主,1954年从天津约来京剧演员王文英(老生)、李金秋(刀马),形成了京梆两下锅剧团,后又约来京剧武生裴少春。1955年调来著名河北梆子演员刘香玉之后,正式命名为天津专区河北梆子剧团,结束了京、梆两下锅的局面。
1968年,在全国演样板戏的高潮中,我区多数专业剧团改演了京剧。地区评剧团、固安河北梆子剧团、三河县评剧团,都改成京剧团,霸县文工团也以京剧为主。这些剧团先后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海港》《平原作战》等“样板戏”,和一些自编剧目《春燕展翅》、《安平事件》等。大演“样板戏”时,其它剧种几乎全部停演,直至1972年,各县团才得以恢复演出了原来的剧种,到1981年地区京剧团解编后,我区再无一专业京剧团。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