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抓到大鸟的话,主角会哭!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游戏吗?

居住在极地地区爱斯基摩人,又称为因纽特人,以肉为主食,兽皮为衣,冰为屋,是一个生活在极端气候环境的少数民族,可说是雪地的极佳代言人,有款古早游戏还以他们当主角,让玩家以为他们也有极佳的跳跃力?对,你没有猜错,这款游戏就是《敲冰块》。

敲冰块,这是比较常见的称呼,英文名Ice Climber,有人叫翻越冰山者,最贴近原意的标准翻译,但辨识度反而较低,相信很少人能借此联想到这款游戏。另外曾看到有人称这款游戏为《雪人兄弟》,不管正名为何,那个又拙又笨的逗趣演出,不管怎么玩就怎么哭的游戏过程深入人心,也真的太古早,这款游戏老到都快忘了我们当初是如何称呼它的。

《敲冰块》原先是1985年任天堂红白机上的原创游戏,可说是红白机元老级的作品,而且销售量还名列第42的百万大作。对坐拥一大票百万巨作的红白机来说或许没什么,但以动作游戏来看,它的销量不仅打败一些像是《大盗伍佑卫门》、《轰炸超人》等名作,连史克威尔在红白机上最卖座的《最终幻想III》,也都小输这款游戏,所以,实在不容小觑一个外观单纯,看似小品格局的作品。

敲冰块的玩法规则很简单,玩家要操作主角波波,利用跳跃的同时可以用木槌敲下冰块的特性来开路,不断地站上更高一层的地面,持续往上攀高直到终点为止。每个关卡都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纯粹开路的登高段落,一共有8层楼,旁边还有编号标示,不管如何,玩家只要想尽办法不断往上推进就好了。

通过第一阶段的至高点后,直接进入关卡的第二阶段,此时配乐会改变,这个阶段属于贪分关,就现在游戏的概括定义来看犹如BOSS关。因为成败与否就是看这段关卡的成绩,进入此阶段就会开始倒数计时,除了继续往上爬,路上还会有蔬菜水果供玩家吃。

然而,第二阶段最终目的就是抓到空中盘旋的大鸟,此贪分桥段不管剩余只数为何,一旦跌落或时间到就会结束。最后会统计这整关所拿到的分数,包括敲下多少冰块也会算分,其中抓到大鸟能拿到的分数最多,而只要没抓到大鸟都会看到波波在哭。

假如全数阵亡,就会发现关卡显示会停留在前一次玩的最后关卡,可能是对耐玩度很有信心,游戏一开始就能按上下自由选择开始进入的关卡。像这种一开始就能自由选关的游戏几乎已经绝迹了。游戏一共提供32道关卡供玩家挑战,超过后会回到第一关场景,不一样的是难度也会增加。

虽然整个游戏过程看似简单,以习惯横向卷轴游戏的玩家来说,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直往上跳,好像没有太多高难度的机关考验操作技巧,但实际玩过就会知道,扛着木槌登山有多困难。在雪地之中,域名出售地图一般地板的摩擦系数超低,宛如溜冰场一般,更不用说还有移动的浮板,会自动往同一方向的地板(有点像自动人行道),越后面的关卡这些会动的东西也跟着变快。

加上爱斯基摩人跳的高却跳不远,想站上每一层地面所抓的跳跃角度与间隙很小,容错率低,常常看似要跳上去却踏不上地板,操作反应也有一点缓慢,玩得越多越觉得这根本在歧视手残的玩家。刚开始玩常会因为不习惯这种惯性运动,而弄到滑来滑去,进而导致无故自摔是寻常之事。

而求在开路过程中经常遇到阻挠,像是为了无法敲掉的冰块而绕路,在过程中不小心被天花板凝结的冰锥砸到也会阵亡。另外每一层都会有不速之客来搅局,如海豹、飞鸟、北极熊等等,尤其是盖有路平专案认证标章的海豹,还会推出冰块进行铺路工程,使得好不容易开好的路,如果没尽快跳上去,又会被新的冰块给补回去。各种外在因素常常搞得窒碍难行,玩到自暴自弃,急速收工是常见的情况。

一般来说,像我这种手残玩家偶尔玩个几遍,只要能通过几关,甚至抓到一两次大鸟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不太容易,有时还会因为抓到大鸟而拍桌叫好,从来不奢望能一口气从头玩到第32关,以我这种拙劣的技术来看,最多玩个5到6关就差不多会GAME OVER,这游戏的挫折感并不亚于地底探险、魔界村等高难度游戏。

小时候没特别注意,长大后才发现官方定义的2P是女生,一个人玩看起来会觉得自己很笨,但是大家一起玩就不这么觉得了,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要笨大家一起笨,有时双打还会增加难度,常常因为挤在一起而双双跌坑阵亡,反正怎么玩也过不去,但现实不管怎样日子还是要过,人生道路确实没有游戏苦短,甚至宽敞许多,玩着玩着会突然从这款游戏中悟出人生的真谛。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游戏比较重视故事性与耐玩度,而以前的游戏只是单纯重视游戏乐趣。就目的来看,敲冰块算是以另类的方式达标了,即便直到现在连大鸟都没抓到几次,还是带给玩家很深刻的印象。

关于《敲冰块》的分享至此,虽然过了这么多年技术还是没进步多少,但仍希望借此勾起大家那段拙拙的童年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