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丨肾脏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 概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iosis):是指有分泌功能的子宫内膜异位于宫腔以外的部位,理论上异位病灶几乎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韧带、输卵管、结肠、膀胱及盆腔腹膜,较少累及泌尿系。

二.主要分型

卵巢型:常称为巧克力囊肿

腹膜型:指种植于盆腔腹膜和各脏器表面的异位内膜病灶

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浸润到盆腔腹膜下深度超过5mm,发生率为5%-20%,常累及邻近重要脏器。

三. 形态特征

内异位囊肿多发常见,囊肿大小不一,直径多在6cm以下。

囊壁厚薄不一,但无壁结节。囊肿内反复出血,压力增高,可导致囊壁破裂渗血。

囊肿穿破后流出的血液被重新包裹,在大囊周围形成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小囊,因此,多发囊肿或囊内分隔是内异症囊肿的形态学特征。

四. 病理改变

与月经周期中正常子宫内膜的变化相一致,即卵巢激素水平升高时内膜增殖变厚,激素

水平下降时内膜脱落出血,形成小囊,周期性反复的脱落出血使积聚在组织间隙内的血液囊肿逐渐增大。

临床上可出现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五. CT表现

平扫示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一般直径< 3 cm,边界清楚但不规则,病灶密度与月经周期有关。

增强后多数病灶中央部无强化,呈囊肿样改变,周边见条索状或结节状不均匀强化并伸入中央部。

六. MRI表现

由于重力作用,囊液和细胞成分出现分层,形成“液-液平面” 是内异症囊肿相对特征性的MRI征象。

出血性囊肿信号特征改变为T1WI、T2WI均匀呈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与囊肿反复出血,细胞内外正铁血红蛋白造成T1、T2时间不同程度延长有关。

含铁学黄素沉积或纤维性包裹所致的囊肿周围低信号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研究发现T2“黑点征”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高的特异性,其病理基础可能是浓缩的血块。T2“黑点征”的出现有助于鉴别子宫内膜异位与出血性囊肿。

肾脏子宫内膜异位症

1、肾脏子宫内膜异位症极为罕见,可能在几年内无症状并偶然发现。本例也属于偶

然发现,没有症状可能与异位病变局限于肾皮质内而不累及肾盏有关。当病变进入肾

盏时临床可有大量血尿出现,而血栓和子宫内膜脱落可能导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绞

痛。

2、肾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主要取决于病史。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史或接受妇科

手术的妇女泌尿系统出现周期性变化,应把此诊断考虑在内。

3、肾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表现与囊性肾癌、囊性肾瘤有重叠,对不能区分的病变,

建议穿刺活检。

附另外两例

类似病例1 40Y,以胃溃疡就诊
(2)曾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而接受腹腔镜左卵巢切除术
(3)入院时无腹痛及血尿

病例2
(1)39岁女性,临床以黑色素瘤收入院。无腹痛及血尿。
(2)22岁时患卵巢营养不良,经过8年激素治疗后消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