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TR 之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人才分析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的使命是通过权威、有影响力和值得信赖的新闻报道,使人们对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有意识的决策。
MIT TR界面如下:
1 发布的主题
主题包括:Business Impact、Connectivity、Intelligent Machines、Rewriting Life、Sustainable Energy和年度三大榜单。每个月发布两期报告,三大榜单每年发布一次。
主题内容:
(1)Business Impact
这一主题主要是,技术进步如何改变经济,技术进步如何为众多行业提供新的机会。发布的内容包括:2018年最有趣的十项发明;区块链智能契约有利于现实世界中的某些方面;人工智能现状;等等。
(2)Connectivity
这一主题包含了大量信息资源,并在这些信息中建立相关联系。发布的内容包括:2019年需要担心的五个新兴网络威胁;数据挖掘为社会结构战争提供了证据;无人机打败客机只是时间问题;2018年中国发射的火箭数量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等等。
(3)Intelligent Machines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布的内容包括:宜家的厨房或许可以让机器人少些呆板,并让机器人带来更多帮助;英特尔和Facebook承诺,新芯片为所有人提供性价比高的人工智能服务;从创新到货币化:数据驱动转型的经济学;等等。
(4)Rewriting Life
重新规划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更加健康。发布的内容包括:电纳米颗粒或许能够杀死肿瘤细胞,这可能是一种直接对肿瘤患者治疗的方法;基因工程师创造出比原来大40%的超大型植物;我们终于知道鱼是怎么游得这么快的了;2018年之所以是DNA数据突破的一年的全部原由;等等。
(5)Sustainable Energy
主题是在气候危机期间,我们能否向不断增长的人口持续提供粮食、水和能源。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我们仍然可以防止1.5˚C的全球变暖—但是我们几乎肯定不会;那天我尝到了气候变化的滋味;期待已久、有望降低电动汽车成本的电池即将问世;等等。
年度三大榜单:
· 技术(BT10)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10
· 人才(IU35)Innovators Under 35
· 公司(SC50)Smartest Companies 50
2 MIT TR 35
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每年发布一个榜单。围绕榜单的五大板块:发明家、先锋者、创业家、人文关怀者、远见者,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投资人、创业者和技术研发人员。
MIT TR 35,从1999年开始发布,2002年开始持续,到2018年总共发布了18年。近三年推出的时间,分别为美国时间:
2018年6月27日
2017年8月16日
2016年8月24日
以往每年基本是8月份发布,2018年提前到了6月份。
人才特点
通过对这些人才的研究可以发现,他们主要是能够鼓舞人心和富有创造力的人。这些人不仅仅拥有较好的性格特征,他们还通过自己的研究领域展示了当前最重要的新兴技术。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几个人正在详细研究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我们如何避免精神疾病;另一些则是挖掘有关癌症的知识,这可能为治疗癌症开辟新的途径。与此同时,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取得的惊人进步,这些领域的创新者在这里给大众展示出更多惊喜。
榜单特点
通过对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人才榜单的分析,发现该榜单有以下特点:
(1)人工智能占据了主导地位。
MIT TR已经将35岁以下的创新者名单公布了,从这18年的名单足以发现一些趋势。在初期的榜单上,并没有太多人工智能的创新,但现在人工智能占据了主导地位。
(2)这一名单的性别更加平等。
MIT TR曾经是男性主导的,但是2018年,它第一次包括了更多的女性人才。在2018年的榜单当中,包含了19位男性,16位女性。
(3)华人的创新力日渐凸显。
近三年来,在2016年名单上出现了7位华人,在2017年有6位华人进入到名单中,在2018年的名单中依然有6位华人。
3 MIT TR35 中国
2017年4月28日MIT TR中国区开始筹备,2018年1月30日公布。35 Innovators Under 35(MIT TR35 China)中国区榜单正式公布,这是MIT TR35 首次落地中国。
2018 年 3 月 12 日,DeepTech 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共同启动“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 2018 年榜单评选流程,经过长达 9 个月的时间、50 位来自中国与全球顶尖学术研究单位、企业集团、投资机构重量级评委团、以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美编辑部的缜密评选程序,于 2019 年 1 月 21 日正式公布 2018 年获奖人名单。
该榜单和MIT TR35传统榜单一样,共分为发明家、先锋者、创业家、人文关怀者及远见者五大类别,规则如下:
· 发明家——专注于新技术的研发,创造属于未来的产品。
· 先锋者——投身于引发未来创新活动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用于挑战技术极限,不断扩宽科学的疆土。
· 创业家——用新技术建立企业,让技术商业价值最大化,试图把「颠覆式创新」变成「颠覆式公司」。
· 人文关怀者——利用技术扩展机遇或宣称公共政策,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健康、更清洁和更适合人类居住的世界。
· 远见者——依靠与众不同的视角,赋予经典技术全新的应用。
经过对MIT TR35 China中国区榜单的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得到了如下信息:
省份情况:
去年北京有17个获奖者,安徽有4个获奖者,浙江、广东、湖北、上海分别有2个获奖者,陕西和山西分别有1个获奖者,其余4名获奖者均在国外机构工作。
今年北京有16个获奖者、浙江有3个获奖者、上海有2个获奖者;天津、香港、安徽、深圳、武汉和四川分别有1个获奖者,其余8名获奖者均在国外机构工作。
机构情况:
去年,从国内高校来看,中国科学院有4名获奖者,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有3名获奖者,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有2名获奖者,清华大学、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各有1名获奖者。
从国内企业来看,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深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脑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杭州深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氪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各有一位获奖者。
今年,从国内高校来看,清华有7名获奖者、中科院有4名获奖者、浙大有3名获奖者;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各有1名获奖者,从国内企业来看,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呈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乂学教育、科大讯飞 、商汤科技、平安集团、美团点评、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Momenta也各有1名获奖者。
北京市获奖者名单
(此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
孔令杰
新型光学技术
年龄:32 岁
职位: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教授
获奖类别:发明家
获奖理由:专注于神经成像领域的方法创新、系统设计和集成等多个方面的创新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获奖人设计研制了三维高速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发展了基于自适应光学的深层组织显微系统;参与研发了全球首台具备视频帧率、厘米级视场、亚微米级分辨率的十亿像素成像系统。这套全球领先的大视场、高通量光学显微系统将被用于清醒动物跨脑区神经网络活动的实时观测及临床神经疾病的诊疗。
获奖人的研究从“认识脑”到“模拟脑”,不仅是未来中国“脑计划”的重要技术支撑,更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转化之间的关键纽带。
李腾
生物材料与合成生物学
年龄:30 岁
职位: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获奖类别:远见者
获奖理由: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对生命系统进行优化,开发新的微生物产品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获奖人发现了一种在新疆艾丁湖的耐盐耐碱细菌,大大降低了可降解生物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生产成本,此外,其领导团队开发了全新的数据管理系统 Holog,提升了研发流程的数据化与自动化水平,建立了软硬一体实验室,极大提升了微生物合成的工程化水平。
获奖人的研究缩短了工程菌的开发周期,提高了研发准确率,在微生物产业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付巧妹
古人类 DNA 及基因组研究
年龄:35 岁
职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类别:人文关怀者
获奖理由:破译世界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通过解码中国最古老人类基因组,揭示东亚现代人复杂遗传历史。
获奖人首次确定早期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不局限于中东地区;首次系统性总结史前现代人的遗传演化谱图,且在研究过程中,共同开发了一种古DNA捕捉技术,成功从田园洞人腿骨提取核 DNA 和线粒体 DNA,让田园洞人成为首个获得核 DNA 的早期现代人。此外,参与开发的新一代古 DNA 片段提取技术,成功提取到 40 万年前非冰冻层的古DNA,将人类DNA 破译的时间向前推进 30 万年。
获奖人的研究得到全球知名研究中心的广泛应用,对整个人类遗传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李栋
光超分辨显微镜技术
年龄:35 岁
职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获奖类别:发明家
获奖理由:先后发展了掠入射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镜(GI-SIM)与非线性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Nonlinear GI-SIM),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超分辨活细胞成像速度和成像时程。
获奖人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发展高数值孔径全反射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High NA TIRF-SIM)、条纹激活非线性结构光显微镜(PA NL-SIM)及晶格光片三维非线性结构光显微镜(Lattice light sheet 3-D nonlinear SIM),突破了传统结构光显微镜技术100纳米分辨率极限,实现了活细胞高时空分辨成像。
获奖人的研究在新型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李楠
多元异构传感数据挖掘算法
年龄:31 岁
职位: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教授
获奖类别:人文关怀者
获奖理由:将“重建得更好(Build Back Better, BBB)”理念引入传统防灾减灾领域,提出了“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城市韧性分析框架,建立了基于系统仿真手段和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城市与社区韧性管理新模式。
获奖人基于复杂网络技术清楚阐明了城市生命线系统间的复杂依存关系,提出了生命线系统受灾态势评估与推演方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进行评估、预测与优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行为实验揭示了大型公共建筑内高密度人群的空间认知与疏散行为模式;基于城市人口海量时空轨迹数据的分析揭示了灾害影响下人群出行规律的复杂特征和演化规律。与中国的北京、四川德阳、湖北黄石等地方政府开展韧性城市建设试点合作。
获奖人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危机决策和行为模式的认识,为有效的危机管控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其专注于当前全球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领域——城市韧性,对于中国可持续城镇化政策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寅青
单细胞多组学
年龄:32 岁
职位: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呈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科学顾问
获奖类别:先锋者
获奖理由:率先开发出单细胞核基因表达解析技术,并开发出神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
获奖人创新性地将组织固定与单细胞核提取结合,实现单细胞分析的高分辨率、覆盖度和灵敏性,并利用该技术首次追踪和解析到成年健康脊髓神经再生的罕见过程;此外,其开发的神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揭示了丘脑外周的抑制神经元是与遗传性多动症等精神疾病相关的核心神经环路中关键组成部分。
获奖人开发的单细胞核基因表达解析技术对研究脊髓神经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神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对筛选潜在的药物靶点提供了重要信息。
刘知远
自然语言处理
年龄:34 岁
职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获奖类别:先锋者
获奖理由:围绕知识指导的自然语言处理开展创新研究,以语义表示学习为切入点,系统探索了语言与知识的协同分布式表示学习框架。
获奖人在显式表示方面,提出了考虑文档主题结构的关键词抽取算法;在隐式表示学习方面,提出一系列面向汉字、词义、实体和网络表示学习模型;在知识表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考虑知识图谱丰富信息的表示学习技术。相关研究为多粒度语言单位构建了统一的语义表示空间,并通过知识表示学习为该语义空间赋予富知识性,在无结构语言与有结构知识之间建立精准语义关联。
获奖人开发的这些算法均成为该领域的代表方法,对于复杂知识和语义计算有着重要意义。
石建萍
计算机视觉
年龄:29 岁
职位:商汤科技研究总监
获奖类别:先锋者
获奖事由:她带领团队致力于新技术的落地应用,成功打造多个知名应用和技术平台,涉及互动娱乐与现实增强、遥感、和自动驾驶等多个方向。
获奖人在自动驾驶领域,从无到有地带领团队建立商汤完整自动驾驶系统,攻克摄像头输入与感知算法泛化性提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人车行为分析预测与决策系统等多重技术难关,成功完成了多次自动驾驶系统路测演示。
唐平中
多智能体系统
年龄:34 岁
职位: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
获奖类别:远见者
获奖理由:将 201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尔文·罗斯和罗伊德·沙普利的合作博弈理论应用于一些具有巨大社会效益的市场设计。
获奖人首次将合作博弈理论应用于水权市场设计,为西部地区节水增收、促进生态平衡做出重大贡献;在肺脏交换领域的器官捐赠系统设计中,研究出世界最快的算法。通过强化学习和 MDP(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决策者机制设计,大大提高了互联网广告拍卖和电商搜索排序的自动化程度。
获奖人的研究丰富了计算经济学理论应用场景,产生影响深远的人道主义价值。
王仲远
知识图谱
年龄:33 岁
职位:美团点评 AI平台部 NLP 中心负责人、点评搜索智能中心负责人
获奖类别:远见者
获奖事由:在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解决多项挑战性问题,其工作涉及搜索引擎、广告推荐、知识挖掘、关系推理、智能助理等多个领域。
获奖人在微软负责包括微软概念知识图谱、企业知识图谱等多个知识图谱和 NLP 相关项目,提出的的概念化模型能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对文本进行理解;在 Facebook 领导团队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产品级社交网络知识图谱实体链接服务。在美团仅用半年就领导团队构建出世界上最大的餐饮娱乐知识图谱“美团大脑”。
获奖人的开发应用于餐饮、出行、休闲娱乐、旅游、金融等各个场景,为数亿人提供了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务。
杨玉超
类脑计算
年龄:34 岁
职位: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研究院研究员
获奖类别:发明家
获奖理由:在类脑计算领域围绕物理→器件→集成这一主线进行深入研究工作。
获奖人在物理上,其系列原创性工作发展和完善了导电细丝理论,为基于忆阻器的存储和神经形态器件设计优化建立基础。在器件上,其研制的离子栅控突触晶体管获得了与生物突触相当水平的超低能耗(30fJ)。在集成上,其提出并实现了多种利于大规模集成的抗串扰忆阻器,集成了单元尺寸<100 nm、规模>1k 的高密度神经突触核,设计了高容错模糊化神经网络。
获奖人的研究成果被“忆阻器之父” Leon Chua 教授在教程论文中引为范例。
姚蕊
馈源舱控制
年龄:35 岁
职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FAST 工程副研究员
获奖类别:先锋者
获奖理由:身为全世界最大的 500 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工程的核心部件馈源舱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在过去 13 年间主要完成两大理论创新。
获奖人结合机器人和机构学理论,提出了一套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力特性评价指标,首次通过数值方式描述了索力分布与控制精度关系。基于该指标完成了索驱动的姿态和索力优化,解决馈源支撑系统轨迹运动规划问题,保证馈源支撑系统稳定高精度运行。另外,其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完成绳索并联机构自动跟踪转向传动装置的设计,同类设计已应用于 FAST 工程,使钢索在 400 多米的跨度上出索精度高于 2mm。
获奖人的研究创新填补了国内外该类大型并联机器人的理论空白,为 FAST 工程的顺利建设与运行调试创造了必要条件。
袁宇
火箭推力室生产制造
年龄:34 岁
职位: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液体动力高级工程师
获奖类别:先锋者
获奖事由:在研发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推力室中应用针栓喷注器等新技术取得重要创新成就。
获奖人大胆采用了如高强高导铜合金、快速电铸镍、热等静压、机器人激光焊接等新工艺,大幅度缩短推力室的生产制造周期,实现推力室生产的规模化和低成本。其投入研制的蓝箭航天“天鹊”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其推力室重量比传统工艺轻 1/4,生产周期缩短一年以上,制造成本仅有 1/3,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20 次以上。
获奖人的研究可望为未来中国火箭公司实现火箭重复使用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快中国在全球低轨道无线网络星座、大型轨道空间站、个人太空旅游等市场的商业化进程。
张超
网络安全
年龄:32 岁
职位: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教授
获奖类别:远见者
获奖理由:自动化防御方案领域的研究无疑将对未来网络空间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变革,而他构建了一套包含漏洞挖掘、程序完整性保护、自动化防御的创新纵深防御体系。
获奖人开发的技术不仅可更为主动地实现对软件自身漏洞加以修复,同时还能自动验证程序的完整性,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攻击者,开发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抵御当前流行的控制流劫持攻击。
获奖人的研究终极目标是设计支持自动化分析程序、挖掘漏洞、评估及验证漏洞、以及修复漏洞的高度自动化防御方案。其研究在全球网络安全领域获得高度瞩目。
张如范
碳纳米管超强材料
年龄:32 岁
职位:清华大学化工系助理教授
获奖类别:发明家
获奖事由: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半米长碳纳米管制备以及拉伸强度接近于单根碳纳米管的碳纳米管管束的制备,为该领域具有程碑意义的成果。
获奖人制备出了世界最长碳纳米管以及拉伸强度达到80 GPa的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其强度远超目前已知的任何其它一种纤维材料。碳纳米管在电学、力学和热学等多方面均有极佳性能,是未来碳基半导体材料以及超强材料的核心。
获奖人的研究对于超强纤维、碳基半导体材料、透明显示等高端材料的制备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有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等诸多领域。
曹旭东
自动驾驶
年龄:32 岁
职位:Momenta CEO
获奖类别:创业家
获奖理由:创办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在两年时间里,带领团队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感知、高精度语义地图、驾驶决策技术,并打造了多个不同级别的解决方案,覆盖高速公路、地库自主泊车、城市道路等路况下的自动驾驶。
获奖人基于深度学习和以视觉为主的技术路线,其自动驾驶感知系统、高精度地图和自动驾驶产品在保障高性能的同时,具备低成本、可量产的特点。
获奖人创办的公司自 2016 年成立至今,累计获得超 2 亿美元融资,总体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中国区评选旨在以全球视野挖掘最有创新能力的中国籍科技青年,此外,该榜单也是 Innovators Under 35 榜单史上规模最大、评委级别最高的区域性榜单,这很大程度归功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