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小孩感冒咳嗽频发?诚顺和名老中医王大宪:家长们要走出这些误区!】
近日冷空气突袭南下,武汉正式入冬,有人说,武汉只有两种气候,夏季和冬季,可见冬季对于武汉人来说还是很重视的。《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指出人体会随着自然界的气候环境节律变化而改变调整,呈现出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规律。顺应四时变化和调整食疗方案是保健养生的基础,那么冬天来了,春天还比较远的时候,小儿有哪些调养注意点呢?我们为此专访了湖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诚顺和中医馆坐诊的名老中医王大宪医生,请王大宪教授和各位家长分享一下他在中医儿科疾病诊疗中遇到的家长们关心的小儿冬季调养的共性问题。
(配图:中医儿科专家王大宪工作照)
一、小儿冬季养生要点
冬季寒邪多见,保暖温润为要
冬季寒水当令多发寒病,《诸病源候论。伤寒候》:“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可见寒邪之杀伤力何其威猛。寒邪易伤及人体阳气,犯于肌表,可致感冒;犯于鼻窍,可致鼻炎;犯于脾胃,可致呕吐泄泻;犯于心阳,可致胸痹……同时,寒邪具有收引和凝滞的特性,易导致机体气机收敛、凝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所以寒邪致病有一特点:疼痛,头部受寒— —头痛,腹部受寒— —腹痛,腰部受寒— —腰痛,关节受寒— —关节疼痛……
故此,小儿大冬天的调养以保暖为重,帽子、围巾、保暖内衣、靴子、手套都是很好的装备。
当然,保暖也是要适宜的,不能过暖,不能“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过暖会导致小孩出汗,一遇到风邪受凉更易感冒,
怎么才叫适宜呢?一般比大人穿多一件衣服或背心就可以了,以后背部是否出汗衡量,出汗则是过暖了。
另外,有些家长喜欢以孩子的小手温度判断穿衣是否足够,其实不对的,因为有些孩子气血运行不畅,四肢末端阳气少达,同时双手露于外界,散热较快,所以小手肤温较低不代表穿衣过少。
肾之象,属水,配冬天
肾之象,五行属水,时配冬天,通寒气,五味属咸。中医“象”思维认为肾——冬——水是具有同一属性的物质,冬季与五脏中的肾#!为密切。肾主藏精,指肾具有储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精气是人体之本,具有决定机体生、长、壮、老盛衰的重要作用。
孩子生长发育缓慢、体型消瘦、身材矮小、反复感冒、哮喘、毛发干枯、厌食乏力、怕冷遗尿、五迟(站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等疾病,归根到底还是肾精不足导致的。
肾为“先天之本”,常言:先天不足后天补。“冬三月,此为闭藏”,冬天人体精气收敛潜藏,是益肾精、补气血的好季节。但小孩体质与成人不一样,小儿阳常有余,所以一般不宜峻补,宜甘润温补,对于部分实热火旺体质的小孩,即使是冬天,也应该甘凉清热,不可拘于条文,不懂变通一味温补。
因为寒冷,小儿冬天的消化机能比其他季节更为活跃,消化能力提升,食欲增大,所以可以适当增加动物肉类和肝脏、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平时可以食用羊肉、黑芝麻、韭菜、糯米、猪血、虾仁、海参、黑木耳、黑豆、猪羊脊髓、枸杞、龙眼肉、大枣、肉桂、益智仁等温性食物,此外应多吃坚果类食品,例如:核桃、板栗、松子、花生、葵瓜子等。对于部分实热体质的孩子,食用鸭肉、兔肉、玉竹、百合、雪梨、马蹄等养阴润燥清热的食物的较好的选择。
冬水克火,补肾养心
五行之中,水克火,肾属水,心属火,故冬天的寒水之性,容易诱发心系(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这在老人身上更为明显;小儿因“心常有余”,心火较旺,所以冬季心系疾病发病并不会明显增多。《四时调摄笺》:“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所以补肾养心是冬季的调养原则。
服用不同的粥类是冬季食疗调养的重要方法,例如:羊肉粥温补阳气,红枣粥健脾补血,赤豆粥和麦片粥清心除烦,山药莲子粥健脾固肾,核桃粥养阴固精,玉米粥调中和胃,红薯南瓜粥调补肝肾等等。
小儿脾常不足,所以冬季饮食要以温度偏高的种类为主,煲汤类、炖品、蒸煮类为宜,尽量少吃凉菜、冷饮等温度低的食物,同时应避免进食较硬和生冷的阴性之物,因为这些食品都是易伤脾肾之阳。此外,冬天空气寒冷干燥,小儿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应一天多次使用护肤霜(凡士林、鱼肝油软膏、BB油、润肤油等),平时用温热的水洗浴,注意不能用过热的水洗澡或一天多次擦洗,因为这样会破坏皮肤表层,导致皮肤更为干燥。
二、孩子冬天感冒多半不是“冻”的,四大真实原因少有人知
小雪过后,多地区也出现了大幅度的降温现象。面对一夜飘雨、飘雪的低气温,家长们首先做的就是给孩子添衣服,担心温度骤变会把孩子“冻”感冒,里三层外三层把孩子裹成了粽子。
有个孩子降温的第二天就感冒了,看着孩子一边流鼻涕一边哭,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孩子抵抗力差,还是衣服穿得不够暖和呢?
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王大宪教授解释:“寒潮”并不是孩子感冒高发的主要原因,背后隐藏的四大真实原因少有人知。
原因一:给孩子多穿衣服,“捂”感冒了
冬季寒潮来袭,御寒最好的方式就是添衣服,可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加衣服只是外在的保暖措施,孩子体温调节的关键是身体素质。
老人常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如果盲目给孩子加衣服,只能够做到暂时的保暖。久而久之,厚重的衣服伤害了孩子自身的温度调节,身体抵抗力逐渐下降,稍微冷一点就会感冒。
原因二:室内空气不流通,“憋”感冒了
冬天一下雪,人们就会把门窗关上,避免室内的热空气“跑”出去。可是,室内空气长时间不流通,就会滋生细菌,更容易造成孩子感冒。而且室内外的温差大,孩子不会甘心在室内玩,总想要走出去。即便穿着再厚的衣服,室内外温差的变化,会给孩子造成忽冷忽热的感觉,一冷一热就感冒了。
原因三:在室外接触病毒,“染”感冒了
冬季的流感病毒传染性很强,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一个孩子打喷嚏,就会释放无数的流感细菌,传染给其他孩子。家里孩子多的父母也会发现,只要一个人感冒,其他人就会被传染。不少幼儿园为此专门规定,感冒发烧的孩子可以请假回家,避免感染其他的同学。
原因四:孩子运动后冒汗,“潮”感冒了
老人带娃成了一种大趋势,小区楼下、公园里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旁边老人们坐成一排休息。老人体力跟不上正在发育的孩子,图个清闲让孩子们自己跑,可跑出了汗又不能及时换衣服。潮湿的衣服贴在身上,遇到冷空气就会降低体表温度,造成孩子感冒发烧。
以上四个“因素”就是孩子冬季感冒高发的因素,经常被父母忽视了,希望家长们在了解孩子感冒真实原因后,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以免造成孩子痛苦,耽误一家人的工作休息。
三、冬季如何预防孩子感冒?大人要做好这三个预防工作!
王大宪教授提醒:与其在宝宝感冒后手忙脚乱,宝爸宝妈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未“病”先防,提升身体免疫力,为宝宝穿上“铠甲”!
1、穿衣有讲究: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
很多家长以为中暑是夏天的专利,但其实冬天也会“中暑”。冬季天气寒冷,很多父母因为过度“热爱”孩子,会将他们包裹得非常严实,但孩子天性好动,衣服穿的过多,会导致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而且小孩的体温平衡调节并未得到完全发育,所以极容易造成体温迅速升高,从而“中暑”。孩子一旦“中暑”,只要再被风吹,就有可能出现头疼、怕冷、流鼻涕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感冒。因此冬季给宝宝添加衣物时,并不是越厚越好,只需要选择薄厚合适的衣服即可。如果把控不好,可以采取“洋葱式”的穿衣方法,一层一层的给孩子添加,当他觉得热时,可以一层一层的脱掉;冷时,又可以穿回去。如果还不好把握这个度,就记住:衣服只比大人“多一件”:只需要按照成年人的感知,多给孩子穿一件即可。出汗后,先落汗再换衣服:不论室内室外,只要孩子玩耍冒汗,家长都不要立即脱衣服,等体温降下来再换不迟。
2、过度喂养不可取:应采取“常规养育+科学调养”
预防宝宝感冒、提升免疫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食养,因为食物中蕴含许多能够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但现在有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觉得“让孩子多吃点”是保持身体健康,促进成长的最好方式,事实上并非如此,相反过度饮食会造成“积食”,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其实,提升孩子免疫力的正确喂养方法是“常规养育+科学调养”。
常规养育即按照正常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材与食量,满足小孩每日所必须摄入的营养物质即可;科学调养则需要通过食用一些儿童养护产品保证宝宝营养均衡,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比如快童品牌的橘皮杏仁固体饮料,由橘红、杏仁、紫苏子、桔梗、甘草、莱菔子等药食两用食材科学配比而成,对外感风寒热,体虚,积食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家长还要注意让孩子避开流感病毒,保持卫生:别让孩子接触其他感冒的孩子,回家后要勤洗手,家里长辈感冒了也要避开孩子。
3、小儿推拿:“推”走常见病
孩子感冒了,别盲目给孩子“喝药”预防。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预防感冒的药也不能长期喝,容易降低孩子本身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也是预防宝宝感冒的一个好方法。王大宪教授表示,小儿推拿不仅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还可帮助宝宝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
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花5分钟为孩子做小儿推拿,其免疫力会得到明显增强,发病率也会远低于同龄孩子。
下面王大宪教授给大家推荐一套预防感冒的推拿手法!
第一步:开天门200次
手法:两拇指交替自印堂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线,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
第二步:推坎宫200次
手法: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分推24次。
第三步:运太阳穴2分钟
手法:用两大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推运该穴24次。
第四步:揉耳后高骨200次
手法:用拇指或中指揉50-60次。
第五步:捏脊5遍
手法:用拇指或中指揉50-60次。
其实,小孩子因为身体抵抗力弱,偶有感冒很正常,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家长懂得从生活中去做好预防措施,提高孩子免疫力。这样即使感冒来了,孩子也能凭借自身抵抗力,让感冒快速“离去”。
四、儿童体质虚弱,适宜小儿膏方
王大宪教授介绍,中医膏方具有改善人体阴阳平衡、旺盛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故而对于儿科的一些慢性病、体质虚弱的患儿,需长期中药调理者尤为适宜。
小儿膏方拟定尤应注意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未坚,腠理疏松,表卫不固”、“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的生理特点。任何内外环境的刺激或生活起居的改变均可导致小儿患病。如有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咳嗽缠绵,有的小儿形瘦面黄,身材矮小,胃纳不馨等。有的小儿易反复外感,免疫功能较差,容易发生呕吐、腹泻,消化能力不足,容易感受多种传染病,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小儿肺、脾、肾等脏腑进行调补,分清其阴阳虚实寒热的不同,进行补肺健脾益肾的治理。小儿膏方是针对小儿禀赋不足、脏腑娇嫩、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等诸种薄弱环节,结合小儿不同的体质,综合既往病史及身体现状进行立方遣药, 调整小儿脏腑阴阳气血,祛除痰瘀食积,所拟定的调补处方。
然小儿的生理特点则脾胃常常不足,而膏方的消化吸收也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因此临床用药更须细心顾护。医生的处方常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做小儿膏方的基本方,这些方剂药性平和,配伍精当,即可食用,又可药用,且重在调理脾胃。然后根据其脏腑、气血、阴阳以及痰湿、食积、郁热、瘀阻等情况进行组方,用药应温而不燥,凉而不偏,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避免攻伐、耗散、毒烈之品,从而避免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因而中药膏方强调个体化、严辨证,处方选药力求平和不偏。
五、
小儿在怎样的情况下能服用中药膏方呢?
1、一些反复哮喘小儿
哮喘反复发作后处在缓解期间的小孩,可适当用膏方调治1至2个月,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强抗过敏能力,修复受损的支气管内膜,减轻气道的反应,避免气道重构,从而预防哮喘的发作。
2、反复感冒的小孩
有的小孩每月感冒一次以上,平时经常出虚汗,食欲差,形体消瘦,生长缓慢,当病情稳定后可以用中药膏方调理。中医称之谓补气固表,养内疏风,以增加抵抗力,预防反复感冒。
3、生长发育缓慢小儿
这类孩子每年身长增高不足4厘米,面色萎黄,肌肤干燥,颜面部有白斑,这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足有关,不能把吃下去的水谷营养吸收输送到全身,因此要补肾壮骨、健脾养胃,以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4、某些夜间尿床的小孩。
5岁以后,夜间小便仍不能自己醒来,尿在床上而不觉,这就是遗尿症。患这种病的小孩大部分白天多动少静,夜寐较深,小便量少,不能约束,常常滴漏出而不觉,原因是泌尿系统发育滞后,中医诊断为肾虚膀胱失约,无力固涩小便,加上睡眠为深,夜里才常常有小便难以醒来,有的小孩还有先天性脊柱隐裂。这类小孩,也可以用膏方缓调身体,一般待体质强壮后,小便就能自控了。
5、体弱多病的小孩
其他一些疾病如肾病、厌食、消化不良、多动症、心肌炎、风湿、类风湿、贫血、脑瘫等疾病的恢复期,机体发育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症的患儿,由于脏腑虚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衡,给予调理患儿脏腑虚弱,补充气血不足,平衡阴阳,以达到强壮身体、促进小儿健康生长的目的。
应当知道这样的调治不是3~5天可见成效,需长期持续服药一个阶段。膏方传统立意在于平调、缓图、长效,这种情况进服中药膏方为合适。中药膏方的特点是可口易服,存贮方便,一人一方,长期服用。
中药膏方中的辅料多为食品,如莲子、红枣、山药、核桃肉、阿胶、薏仁米、蜂蜜、冰糖等等,适当选用,香甜可口,对人体有益,小儿也喜服,可达到药补、食补相结合。
服用膏方时要忌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同时注意忌食萝卜、芥菜等腌制食物,以免妨碍党参等补气药物的吸收,含有首乌的膏方要忌猪、羊血及铁剂;此外,还不能与牛奶同服,因其所含的钙、磷、铁等物质与滋补药中的有机物质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化合物。秋冬季节正是进补季节,中药膏方以其纯天然滋补药品、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深受患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