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步骤学会组织培养繁殖苗木,让稀有猕猴桃品种得以量化生产
猕猴桃的繁殖方式是多样化的,有实生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这三种方式就是属于常见且容易上手类型的,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也不是十分严格。但是还有一种繁殖方式,只是在硬件条件上相对要复杂一些,上手难度较大,但是如果遇到不能量产的稀有品种,通过此方法就能取得重大的效果,所以了解其过程以及繁殖方法是有一定的好处。
从理论上讲,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成长为一个完整植株的功能,只要能满足它成为植株的条件。正是这样,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种重要的繁殖技术。
猕猴桃组织也同其它植物组织一样具有无限增殖和产生不定芽及不定根的能力,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用一部分组织可以培养出许多植株,并能保持原有植物的种性,特别是对于数量稀少的优良品种和砧木,采用组织培养来进行工厂化育苗具有重要意义。
猕猴桃的组织培养繁殖过程分为六个步骤,要比常见的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杂一些,但是各个方法具有的优点与缺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掌握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详细的操作步骤请看以下介绍。
一、组织培养繁殖第一步:材料及材料消毒
1.材料
组织培养的材料可以选用猕猴桃的茎段、茎尖、腋芽、叶片、叶梗、下胚轴、胚乳、幼胚、原生质体等,均可作培养材料。在国外也有用根、果实组织(幼果果皮附近的组织)作接种材料的。常用的组织培养材料为猕猴桃茎段、茎尖和腋芽。
2.灭菌消毒
因各个器官组织的特性不同,无菌操作所用消毒药品、浓度、操作方法、处理时间等也有所差异。常用消毒灭菌剂有多种,效果不尽相同,在实践中应根据材料摸索试验,以探索出既达到消毒灭菌,而又不损伤材料的药剂。
常用消毒灭菌剂及效果比较
二、组织培养繁殖第二步:基本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但培养材料不同,其组分也有所变化。
蔗糖和琼脂的用量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调整,培养基的酸碱度调至pH5.8。配好培养基,分装于玻璃容器内,在120℃高压蒸气下灭菌30分钟后备用。
MS培养基的基本组分如下表。
MS培养基的基本组分
三、组织培养繁殖第三步:外植体接种与培养
外植体选取健壮的当年生嫩枝上的茎段、茎尖或腋芽。将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2小时,用75%乙醇漂30秒钟,用0.1%氯化汞溶液灭菌5~8分钟,倒净灭菌液,用无菌水冲洗3~4次。如果是茎段接种,则用消毒解剖刀刮去表皮,露出绿色皮层,再纵劈成2~4片,并剪成0.5~1.0厘米长的小段,小段不能带有节部,接种在试管中的培养基上,每管2~4小段(试管30毫米×160毫米)。
如果是茎尖或腋芽培养,每个试管的培养基上接种一个芽。茎尖应剥去毛被及叶片,留下黄绿色带有1~2个叶原基的小叶片作培养材料。
上述外植体接种的基本培养基为MS,蔗糖浓度2%,pH5.8,添加玉米素0.1~30毫克/升、6-BA(6-苄基腺嘌呤)0.1~5毫克/升、IBA(吲哚丁酸)0.1~5毫克/升和NAA(萘乙酸)0.1~5毫克/升。
接种后将试管放在培养室的培养架上,培养温度25±1℃,光强度1000勒克斯,每日照光12小时。
四、组织培养繁殖第四步:继代培养
外植体培养一周后,产生愈伤组织,一个月可见到分化出来的小植株。待茎长到1~3厘米,即进行继代培养。采用切断法,将其剪成约1厘米长茎段,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以后每隔约30天进行一次继代培养,每次的茎段增殖量约为3~4倍。
反复进行,直到所需繁殖数量。根据成都生物所的试验,待试管苗伸长到4~5厘米时进行剪切,每次切成4段,每隔60天切一次,一年可切6次,即1个芽的繁殖系数为4的6次方,即4096株。
继代培养切茎
五、组织培养繁殖第五步:诱导生根
试管内继代培养的小植株长到2厘米左右时,从基部切下,用吲哚丁酸(IBA)20~30毫克/升液浸泡2小时,再转接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生根培养基的成分为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减半,包括激素和蔗糖也要减半,其它成分不变。转接生根培养时,要防止叶片接触培养基,以利生根。经培养10天左右,在基部切口即可产生不定根,20天左右成为真根,变成完整幼苗。待植株长到3~5厘米,则可进行锻炼、移栽。
六、组织培养繁殖第六步:锻炼与移栽
组培苗是在严格的人工操控条件下长成的,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能否适应,还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就是锻炼。方法是:将试管苗转移到较大的容器中培养,使小苗生长健壮;或将有苗的试管移到自然光照下2~3天,打开试管口2~3天,使试管苗得到锻炼,然后移栽。
试管苗移栽时先用30℃左右温水,洗净苗上的琼脂等培养基,再移入温室栽植,不要直接移入露地栽植,因成活率很低。温室保持20~25℃的温度,95%的空气相对湿度,土壤为腐殖土或人工配制的营养土。温室中生长80天左右,叶可长到8片以上,株高6厘米以上,新根数量500条以上,长17厘米以上。然后再移栽到露地苗圃,成活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