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照中国传统的闲适诗写作,从最近最及时的微信公众平台旧体诗人作品来看,中国当下闲适诗作品在传承经典闲适诗审美理想表达方法的基础上,以其不俗的创作实力表现出了诗气的更趋真和性、诗场的即时创新性、题材的相对开放性以及诗美的个体多样性等现实表达特征,虽为旧体诗复兴初期,但整体表现出了较高的创作水准,且有不断繁荣趋势。
关键词:闲适诗 诗气 诗场 性情 诗趣
所谓闲适诗,可见诸文字者,或是以《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开启不名而有实的奔涌不息的源流。之后经历陶渊明的东篱菊酒,王维的辋川琴禅,至于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言,“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①P70,提出概念,至今又一千余年。“溱与洧,浏其清矣”,闲适诗真可谓亘古未衰,清流不绝。关于“闲”,许慎《说文解字》说:“闲,隙也。”段玉裁注曰:“闲者、稍暇也,故曰闲暇。”引申为空闲无事之意,与“忙”相对。关于“适”,《说文》释为“之也”,引申为适合或舒适、满足之意。据白居易“闲适诗”概念,则独处闲居之为闲,知足保和而为适,于是吟玩情性,乃有闲适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一百年鄙薄“小资”的革命文学的大背景下,并与前两者对照,中国当代旧体诗复兴至于现阶段,派类渐渐明晰之间,闲适诗创作不觉亦成可喜势头,且呈现出审美传统传承之下的新的表达特征,我们拟以近年微信公众平台旧体诗人作品为例,试略论如下。
一、诗气的更趋真和性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说:“《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②P1644诗人情绪决定作品情绪。诗之气或有雄豪、悲壮,或有飘逸、明媚,或有质朴、清新,全在诗人情绪。盖闲适诗中的人物形象即作者本我,而闲适诗之诗气表为“和”,因之诗人情绪“保和”是闲适诗产生的前提。这里,“真”与“伪”相对;“和”与喜怒相对,是一个非抑非扬的相对稳定平顺的状态。所谓“真和”,是抓住某一位具体的闲适诗诗人来看,他可以保持相对较为持久的纯粹无滓的和顺状态。今诗人之“和”较比古诗人之“和”确乎更“真”且纯粹,何出此言?我们以忆雪堂《庚子秋庐山竹缘居云帆别业小住》为例来看。诗云:“听雨秋窗下,天音味有馀。已无峰可仰,且喜道能居。踏石过花径,留云坐草庐。肉糜饥便食,得似晋人欤?”诗写居秋雨庐山,一派恬淡安详,适意无违,甚或比似晋人风度,除了闲适还是闲适。作者忆雪堂本名熊东遨,1949年生,退休,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或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及多家诗社顾问等,2015年获“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称号,于诗界著述甚丰,威名甚响。每洒脱自在携诗誉相当之夫人各处游玩吟咏,此诗即为夫妇二人受云帆主人邀玩于庐山之作。夫妇作品整体皆多氤氲顺遂怡然之气,可堪共称当下闲适诗代表,其情绪纯出于心气本然,毫无造作勉强,是为“真和”者。退休人士如是,在职人士如是。邢涛涛《桓仁赴集安途中》:“大日雄雄破晓云,曲江出壑动龙鳞。长林野道蝉无数,快马轻裘客一人。”其间喷薄快意爽朗之气,媲美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任性纵横,王诗写豪饮率性之无违,邢诗写独旅率性之无违,皆非时世羁绊仕途怨愤之外的桃花源式的精神逃避。邢涛涛生于1973年,在职,自幼即濡染于家学文墨之间,且职业生涯顺畅无碍,现为丹东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可知其作品间,“壮”气源于年轻有为,“和”气则源于事不相违。诗人际遇决定诗人情绪,因之决定诗“气”类型。今诗人生逢平安盛世,经济上退休金养老金或在职薪资支持,不奢侈一般可足;健康上有较为发达的医疗保障,无意外则也平安,交通发达,游旅风行,诗人客观生活适意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层次。无论退休人士,或在职人士,倘不问其他,但向一己身心,颇具闲适“真和”充足条件。于是因客观条件的差异,今诗人“保和”容易,古诗人“保和”则常需自身不断修炼协调。除王维等仕途通达大隐于朝类少数诗人作品外,古人闲适诗大多属因作者生平坎坷而努力自我调和达成的“伪和”状态。譬如“少无适俗韵”的陶渊明几番游宦出仕,又几番不堪吏职归家,终穷窘病死于丘山,人性不安困厄的大律,决定了他的心志未顺心身不适,也决定了他的“悠然见南山”只不过是刹那的自我调和自我抚慰。又如白居易,其提出“闲适诗”概念并称有闲适诗一百首的《与元九书》(815年)写于被贬浔阳之时。其时,他还有一首名诗《琵琶行》(816年),借商妇之飘流,叹谪居之沦落,愤懑之气纵贯千古不销,可知其时蹭蹬坎壈,块垒难平,主客观全无“真和”之境,或可佐证其所作闲适诗诚属无奈之间的自我治愈的临时手段或精神避难的华美殿堂而已。
二、诗场的即时创新性
用一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场”即用于某种活动的地方、场合。我们将之引申为处所、场景,包含人物活动媒介以及活动环境等。古人闲适诗之“场”包括山野林泉、乡村农舍、禅寺精舍等环境,今人闲适诗则因为诗人活动方式的丰富、活动介质的增加以及活动空间的延展而不断创新发展,凡诗人经过之处诗无不可。例如安全东《立秋节次日与休休子月映霜华郑清辉三诗友在凯悦酒店最高层茗坐侃诗》:“黄昏斜照秀温柔,星压重城一掌收。凯悦楼高天似水,良宵端不负诗谋。”写于酒店最高层观景品茗之逍遥。丁欣《赴深圳机上瞰雲》:“一色雪光铺四溟,镀银浮玉在空明。始知天上山川壮,尽是无心雲画成。”写于飞机上看云之闲散。都是古诗人难达之高处不写之风光。刘庆霖《与孝平等诗友在即墨参加啤酒节》:“倒空数桶崂山雾,撞起千江明月光。心醉无关啤酒节,诗痴尽比尚书郎。”纵古诗人饮酒,应不解今啤酒节的盎然兴味。再如李葆国《题雾灵山大坡村农家院》:“峰影岚光绿到门,葡萄小院晚风薰。杯盘新满农家味,短信回敲带酒温。”所借诗场应非普通农户,而是商业化农家院,但是它除了因为盈利而设施比普通农户更舒适之外应该尽量保持了山里人家的典型样子,所以诗人在居住相对舒适的同时,可以充分享受未被现代工业破坏的绿色生态环境和淳朴民风,得以身心两美,自在惬意。除商业农家院外,诗中更借助短信延展空间维度。短信这个概念的援入成功将山之内外衔联起来,无限扩大了诗歌实际创作空间和审美联想空间。这是诗人借助了科技创新的写作创新。借助现代发达的交通工具和科技产品,当下闲适诗“场”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一种,是新场产生,即诗场的新的拓展延伸或新创。例如段维《见远程监控中亲手新栽于老屋后山上杜鹃花盛开有作》以远程监控为“场”,《华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昨晚用腾讯会议软件召开全体教职工视频大会有寄》以腾讯会议为“场”,可谓纷繁新鲜,羡煞古人,属新创类。今人闲适诗场涵盖陆上、海上、空中以及线上虚拟空间。比如陆地“场”,除正常旅游景点、文化遗迹以及古诗人所用田园、山林、禅院,今人闲适诗中还依托草原湿地、森林公园、博物馆、商业农家院、度假村、餐厅、歌舞厅、休闲会所、世界各国各地,此外还有网络、微信等交流平台或数字虚拟场所。科技创新引领着闲适诗场的丰富创新。当下闲适诗“场”不断变化的另一种表现,是旧场转换,部分其他传统诗场逐渐转换为闲适诗场,因之又新增扩大了闲适诗场种类范围。例如休休子《题小女微信发美国校园松鼠照》:“一去一徘徊,回眸笑靥开。疑从三万里,蹦入掌心来。”诗中作者与赴美求学的女儿远隔万里之遥,异国他乡,在传统旧体诗场中,信媒的表达情绪自然是离愁别绪凄苦不堪,绝非闲适二字。而今微信媒介将远人拉近,因此作者与女儿非但没有羁旅惆怅,反觉其乐融融,这是新型诗场决定的,也是传统“信”场的转换。再如,所谓“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这一诗“场”自带离愁别绪以及荒凉萧飒气质,然而在今诗人刘庆霖的笔下则不同,“不在夜光杯里醉,阳关今有故人从”(《敦煌夜市与友人畅饮》),纵然阳关风光如故,但人情已全不似古,今人赴此非是贬官逐客,没有生离死别,而是诗人幸会,朋侣观光,自然是“满街灯火忽重重,丝路夕烟围坐中”,从古人愁怨到今人欢悦,“阳关”这一诗场自动完成了场景的色调转换。
三、题材的相对开放性
传统闲适诗多因对现实不满而对峙于现实,透露出逃避隐遁意味,它要抛开现实,从而使写作过程中在对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了大体一致的对现实生活的排斥,而形成其特有的非开放性特征。选材主要集中于山水田园、花竹风月、禅茶书棋、歌酒渔樵等等,是有节制的,内敛的。比如孟浩然的襄阳山水,杜甫的草堂生活,王维的辋川佛禅,其题材多有局限。而当下闲适诗并不为题材设限,它一方面继续沿用经典的传统题材;一方面又不断拓展新的题材领域,它并不排斥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变革,它采取对日新月异方便舒适的现实生活的悦纳和从容安享的态度,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里单说后者。
其一,当下闲适诗题材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对新生活的悦纳和从容安享的取材态度。
例如音乐会题材,“笙管经风闻断续,檐铃挂月照参差”(武立胜《参加“风雅颂2014国子监中秋诗歌音乐会”》);菊花节题材,“长沙欲问罗含宅,谅已阶庭种海棠”(邓世广《新疆(昌吉)首届菊花节观后》);夏令营题材,“东海西域听凤鸣,万里绵延牵瓜瓞”(丁欣《新疆特克斯夏令营欢迎晚会作歌》);缆车题材,“骑日抟云上太空,人生快意此相逢”(周星华《缆车舱中有作》);飞行题材,“高端超世外,云海出棉花。目扫祁连雪,窗含戈壁沙”(沈华维《飞越祁连山》);风筝会题材,“同题凤尾笺,不止南歌子”(汪东霖《题37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视频会议题材,“入夜家山泛嫩寒,故人齐聚寸屏间”(段维《华大政国院疫情初期用腾讯会议软件召开全体教职工视频大会有寄》)。此外诸如洗浴、画展、书法展、网络信息活动等等,均可被诗人信手拈用,其间无不洋溢作者的自在怡然之感。
其二,当下闲适诗题材开放性特征还表现在对重大事件的泰然视之和并非避弃的取材态度。
传统闲适诗归属没有波动的生活状态,通常会自动逃离动荡的社会事件,并与之基本决裂、对立。当下则有部分闲适诗取材于重大事件,于波动中见安详适意。例如半隐庐《暑中拟北返忧疫情未稳先行观望》:“假期逢暑自由天,动可清游静可眠。半载听钟非我相,一朝休马是神仙。有心闲别南迁友,何日能乘北返船。回首疫中惊未定,行囊暂阁学调弦。”诗写于庚子春疫之后的疫情延续之间,疫情影响了诗人的行程计划,但虽回首疫中惊未定,犹可以“行囊暂阁学调弦”,其间从容闲适的分量是有的。又如刘能英《疫中归田》,“回京路既锁,返身归田园”,再如段维《乡居返汉前夕抓紧理发,聊备市内小区禁足月余不出门》:“身心一霎轻如鹤,不信江城不自由”,诗人态度,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的达观和乐观,也表现了当时国人的共同的防疫状态,它是真实的。而诗人之所以能够于此种不安之间可以安之若素,还在于诗人们对现实疫情有效防控的信心。正如姚泉名在《我成了被感染的八万人之一》中所说:“面对疫情,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都在为战胜病毒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气可鼓而不可泄,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型病毒疫情,没有谁更有权威去冷笑别人的努力。所以我总在传达一些正能量,从小处说,一来给自己鼓劲,二来也让为我担心的朋友们放心。”[3]这也是为什么庚子春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即使处于疫情中心武汉的诗人也可以有诸多类似闲适诗出现的原因。闲适之所在,是身心可安之处。至此需要顺便一提的是,当下闲适诗取材的开放性决定了取象的开放性,反之也成立,取材与取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伴生。“象”即诗歌用来表达情绪描摹意境的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或触觉感知的具化物象,也被称之为意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所谓:“意象欲出,造化以奇。”胡应麟《诗薮·内编》所谓:“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因为对新生活的悦纳,今闲适诗的取象向新生活全面开放,极具开放性特征。例如杨逸明《老年随笔》,“打开微信低头坐,写出新诗拥鼻吟”将新象“微信”引入诗中;杨子怡《鹅城微购》,“精选三番不忍离,羞言忘带杖头资。揣心老妪殷勤语,教尔新招扫二维。”所取题材为微信扫码购物,诗中用象“二维”,即二维码,是极新潮的使用,而“杖头资”又是极古旧的使用,两者出现在一首诗中竟全无违和感,诗人的开放性取材、开放性取象以及“象”处理的高拔水平可以一斑。
四、诗美的个体多样性
洛采《论美的概念》说,“一种真正高贵的艺术不会驱逐任何一种个体的美。”③P106中国当下的闲适诗表达丰满张扬着这种所谓的“个体的美”。尽管人为的知性判断会对其浑融本真的美造成割裂甚或玷污,然而为了方便认知,我们仍然需要粗疏地作以分类解析。这里撷取几点以窥大概。
一曰见优雅。所谓优雅,即优美高雅。在当下闲适诗中,相对于快节奏的效率要求所强加予人的压力感、窘迫感,它的美关乎对慢生活的体味甚或倡导,闲适生活是慢的,甚而是静止的,闲适诗享受一种于闲雅寂谧时空中的安适之感,于是表现在行为感觉上是细腻和缓的、温柔敦厚的。比如于勇《早春》:“春山泼墨向林隈,几抹绯云入眼来。撞破清香巾帻乱,侧身让与杏花开。”“侧身”二字以谦和礼让的姿态形象表达了一种不争不抢不急不躁的才德兼具的儒士的处世态度和温柔敦厚的诗人性情。李伟亮《回保定乘K字火车》:“过眼风光数点青,黄昏广播细聆听。慢车自有人情味,每在深秋小镇停。”写极速高铁时代诗人乘坐慢于其十分之一速度的老式K字火车细听广播慢慢悠悠欣赏过往小镇风景的闲适惬意,颇为动人。江岚《戊戌春日过石家庄颐园宾馆后窗即景》:“小院轻阴垂似纱,曲池明灭板桥斜。车旁有客徘徊久,知落闲阶几朵花?”客人徘徊久,诗人如何得知?诗人闲观也久罢了。闲阶几多落花,诗人或更清楚。观景、观人、观落花,有闲有空,有可以浪费的时间,慢下来,窗中人的适意也可知矣。周燕婷《夜宿庐山竹缘居》:“峰影披云瘦,花声滴雨香。”《庐山如琴湖花径》:“琴音时断续,峰影自沉浮。”倘非静谧听不得滴雨和断续之琴,倘非安闲见不着峰影浮沉肥瘦。快捷躁动与优美几乎是不搭边的。不急,慢下来,细细味之,缓缓行之,优美自来。
二曰见高古。孙联奎在《诗品臆说》中释“高古”道:“高,对卑言;古,对俗言。”④P17高古者,以汉魏为楷模,超越卑俗者也。例如安全东《杂咏四首·其四》:“湖面无风波自绿,山蹲如兽尚水宿。日出岚雾走轻纱,鹭起无心竞相逐。钓鱼人趁早凉天,石矶稳坐意颇足。安得一竿闲似汝,也伐青山数茎竹。”其语词白而不俗,文而不涩,结构流转如丸,格调高拔卓越,古韵氤氲纵横,令人若饮芳醪,欲罢不能。方伟《大巴山》:“今到大巴山,巴山大如掌。俯瞰指掌间。峰壑乱无向。闻道有仙人,羽衣行空旷。有时骑赤豹,歌同山鬼唱......”诗风洒脱快意,随性自然,却不粘不腻,超然于时下庸常,古味跌宕,颇具建安风骨。当下闲适诗高古风调作者除安全东、方伟以外,还有熊盛元、杨子怡、李海彪、韦树定、唐龙、邢涛涛、杨强等老中青一批人,体裁古今体皆有所表现,但尤以古风表现最盛。高古风调作品最能彰显对传统继承的当下成绩与水准,令人对旧体诗新创作充满期待与欣喜。
三曰见性情。姚鼐《复钦君善书》 中说:“不通于俗,而亦不尽合于古;不求工于技,而亦不尽当于道。自适己意,以得其性情所安,故曰畸文也。”⑤P242我们以“自适己意”者为有性情,取其“适意”,可知闲适诗最宜见性情。李海彪《山村》:“山村花草春风弄,我自幽居在下洞。君来便来同一醉,君去便去不相送。”你来便来,你走便走,来可醉,去不送,全凭率性而为,两相适意,不拘俗礼。张家安《天许、傻姑贤伉俪璧山招宴感作》:“半盂香饭掇时蔬,垄种厨烧颇自誉。肯许老饕叨末座,不辞新酒照高闾。歌诗艳说锄耘得,宴寝贪从水月居。一饱此间无别事,北窗待枕梦蘧蘧。”宴饮人家,酒饱饭足就大睡于人家的北窗之下,一点不跟你客套。邢涛涛《庚子四月初二夜于大鹏处饮后闻王动有醉》:“鹏兄琴舍酒人湾,动也樽前更软顽。王佐能言灭王谢,粉丝无数有樊蛮。生揪脏辫三根发,独缺传奇一耳环。兴尽单车潇洒去,天明犹睡草丛间。”写王动其人擅吹才大,酒后单车,随困随睡,天亮犹睡草丛,倘不考虑安全因素,着实无边任性,颇见可爱。诗人或诗中人皆表现为“真”,可着性情,疑为魏晋之风。
四曰见趣。崔融说“诗有三得”,“一曰得趣”⑥P356;高启说:“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己。”⑦P240“趣”之类颇为纷繁,其如有得“谐趣”者,“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⑧P35熊东遨《西江月·庚子新正宅居遣怀》:“乐事曰眠曰食,妙音听雀听鸦。更从书卷觅生涯,得与前贤对话。//应急挪盆种菜,妆春剪纸为花。圣人治国我齐家,也算闲帮一把。”写疫情中心之外的真实的日常防疫生活,轻松幽默,涉笔成趣,令人不禁莞尔。武立胜《过白洋淀芦苇丛》:“青黄何必问春秋,总是沧波向海流。幸我如今已无发,不和芦苇共白头。”自我调侃秃头无发可白,读者感其豁达的人生态度之间,自然噙笑。
亦有得奇趣者,即苏轼所谓“反常合道”之趣。比如韦树定古风《西湖不可游一首戏赠杭州诸友》开篇即反常做惊人之语道,“西湖不可游”,随即解释道,“游则费脚力”,似乎合理又并不让人信服存疑。转而又令人费解反常道,“杭酒不可饮”,然后又解释说,“饮则费朝夕”,也似乎合理又不甚合理。果然以上两种解释皆为搪塞,诗后边接下来又道,“诸子闻我来,争尽地主职。非不乐胜游,情面恐碍及”,这是真正的缘由所在。如是句起带疑,解犹未解,牵引着读者不舍穷究,得乎奇趣。再如刘川《于华山下吸烟》:“秋来峰最闲,陪客久无言。去时山仍坐,数我一地烟。”其意若李白独坐敬亭山,人山为侣,但李白不吸烟,刘川对山吸烟是趣,其奇在人去后,山不走,山不仅不走,却还坐着数他的一地烟头,便不正常,然而山不动若人坐低头俯视,却也似在数烟头,喻之也奇,拟之也异,却合道。
综上,虽然当代旧体诗创作尚处于旧体诗复兴初期,但是我们观乎闲适诗一类,仍然可以感觉感叹其极为不俗的创作实绩和实力及其雄厚的创作后劲。于并不富庶的古时代,诗人已经开始用闲适诗写作安闲适意的生活。在现当代革命文学的一百年后,于饱暖无虞资财若水的今时代,休闲成为有别于古人的、现今特有的一种群体化、规模化、国家性乃至全球性的社会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人们重又回归闲适诗写作,它是不觉的、无意识的由外在驱动转化为内在驱动的文学创作行为,这是能够予人足够安全感的尧舜时势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创作表达需求以及阅读审美需求。文学的存在样式表现着时代特征,毋庸置疑,气真和、场丰繁、题材开放、诗美多样的闲适诗表达着安定富庶、发达繁荣的当下时代。饶有不足。观史知今,无关现世吹捧,何需现世吹捧,今民安泰,当下闲适诗产生的大背景,事实而已。
参考文献:
微型公众平台类
[1]云帆诗友会
[2]小楼听雨
[3]诗词大观,《诗词大观·无忌访谈01期 | 疫情之下的武汉诗人》,2020.0 4.30
[4]风雅志
期刊著作类
①胡云翼.历代文评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03.
②张文治编.国学治要 集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06.
③洛采.论美的概念[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7.06.
④孙联奎、杨廷芝.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M],济南:齐鲁书社,1980.
⑤许结 潘务正编选.方苞 姚鼐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⑥王昌龄著.胡问涛 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唐)[M],成都:巴蜀书社,2000.10.
⑦王运熙 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⑧(清)纪昀撰.四库全书精华4[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04.
(原载于《2020中华诗词学术论坛暨“聂绀驽”年度诗坛人物发布会论文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