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不能做夹竹桃,要做松杉柏这是著名文...

写作者不能做夹竹桃,要做松杉柏

这是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一次文学创作评论会上讲的金句。他对青年写作者谈了四点意见,很实在,很中恳:

第一、写作的心气要高。

写作应有虽千万人,吾已往矣的气魄。没有勇气就不要走写作这条路。一个人没有高的心气成不了大事。一个人可以选择平庸,但选择写作,心必须高。选择写作,应为自己建一个高标。写作不能做夹竹桃,要做松杉柏。写的东西一定要有影响力,应是几十年过后或更长时间后它仍活着。不要迎合一些人而写暂时很受欢迎而经不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写作不要看领导的眼色,不要看读者的眼神。写作不要为一时的小利所惑。不要以为在宜昌小地方有了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就把一世界的人都不放在眼里,应把自己放到省里去比,放到全国作家群里去比,或与更高层次的大作家比。真正的写作者一定是超拔的。没有超拔的精神成不了优秀的作家,更成不了伟大的作家。

第二、对时代要敏感。

写作与时代的关系是密切的。写作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孤独地写小我,是没出息的。作品必须有共鸣感, 情感必须有一种普遍的时代倾向。自己一个人喊饿,而众人不喊饿是不行的。只有大家都喊饿,司机才会停车。有影响力的作品,一定是写出了共同的饥饿感的,写出了时代特色的。如鲁迅小说,就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巨大的概括性。如〈阿Q正传〉〈祝福〉,阿Q、祥林嫂代表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那个时代的众人。作品的时代性可以成就一些重要作家,如贾平凹,他写《废都》,前瞻性强,起初有不少著名的评论家攻击这部作品,但后来,大家都认可了。还有《秦腔》等。余华写《活着》,也是揣着了时代感。写出一个好故事,塑造出一个好形象,不玩文字游戏,不要在西方大师的阴影下写作。作家固然要学会坐冷板凳抒写寂寞自我,但也要把握时代精神,必须与大众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纯粹将自己封闭起来,是走不远的。真正的作家,一定是通透的。

第三、开口要小点。

从小地方出发,写出地方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写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大。不要动不动写那种百年波澜。一般的作家没有这个能力。可以试着写好小小的领地,学会写好一条街,一条巷子,一个工厂,一所学校,一个村庄,一个农户,一个家族,等等。如鲁迅写鲁镇,莫言写高密,韩少功写马桥,史地生写地坛。福克纳说:“我一生都在写邮票大小的东西。”作家要注意使自己成为研究家,要研究本地的民俗风情、习惯,要研究地方史。写作的视野要宽阔,宽阔后要懂得限制,要有选择。像二月河写历史小说,也只是写清代的。他不可能写所有朝代的历史。

第四、思考再深入一点。

福克纳、海明威,他们重经验,重观察,在此基础上,他们重思考。写作者要学会读一些理论,读一些哲学的书。在读中思考,思考不能简单,要深入进去,要多点可能性。没有思考,很难做到吸引人。

谢有顺参加过一些著名奖项的评奖活动,有人问,二百部的长篇小说,是怎么几天评出来的,评出的作品是否有质量?是不是在糊弄读者?精品是否一定评出?谢有顺说:

第一、他并不是在评论那几天才读这些作品的,二百部作品,好多部以前就读过了;第二、难道要把整个西瓜吃完后才能说西瓜甜吗?其实,有些作品读一点就够了。好的作品,读一段,读几章,就可以感觉到。读一点,就知道他的文字、思想、风格、内功处在什么档次。(边苇记录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