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都一样
这几天,认识了位女明星(好几线的)。
聊到了电影。
潜规则能不能上位?
达到共识,很难。
导演是什么人?
什么女人没见过,对他们没有太强的诱惑力。
他们更在意的是票房。
大角色是很难靠运作获取的。
是需要有真功底,真粉丝。
你再优秀,也有东莞的市场价比着。
这就是网上传的那个段子,父亲带着闺女去夜总会,点了一个小姐,告诉闺女:看到没?比你身材好,比你漂亮的姑娘,也就这个价,你要想真的值钱,就需要修行颜值之外的内涵。
当然,颜值是基础。
这就如同大家对网红普遍有误解,认为他们不过是能脱不要脸而已,真的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每个网红都是亿里挑一,那才是真正的海选。
靠的是软实力,你看不到,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
薇娅真是个草包吗?
他们都属于一流的催眠选手。
这些人催眠,多是用自身魅力催眠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自认为自己是催眠高手,但是我们催眠的手段往往是靠情感。
这种催眠威力很薄弱,这就如同我的球队,基本上都是靠感情维系的,平时一起吃吃喝喝,以哥弟姐妹相称。
很是忠诚。
结果呢?
有人组建了商业队伍,不仅仅有球衣有球鞋,还有奖金发,他们纷纷去参加面试考核去了,脱离了我。
这?
我就在想,对于普通人而言,例如我没有魅力,我又想掌控全局,需要靠什么?
资本力量!
例如为什么老板敢那么大声地训斥你?他又不是你亲爹?
因为,你们有资本关系。
过去两年,我开始做画,我采取中间人的角色,中间人总喜欢谈友情,例如跟XX画家是哥们。
我跟她讲:人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意识到面子不值钱,而是改为价值交换,我们能给你提供什么,你能给他们提供什么,谈到面上,不要总试图以感情好作为掩护去占他们的便宜。
你跟作家是好朋友,你送了人家一箱牛奶,签了一批书,一转手卖给我们赚了几万元,你这不是坑了作家朋友吗?!
这是大家做事的共性,喜欢谈感情,不喜欢谈交换。
一句话: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诚的行为掩饰一颗魔鬼的心!
初入书画市场,我也是低估了这个市场,我总觉得自己做这些事肯定是轻车熟路,我们先挑画家,然后找中间人去合作。
我定位就是名家小画。
我给预算的成本是4000元,包括装裱+开票。
我零售的价格是六七千,每幅有两三千的利润。
但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我发现我低估这个市场了,例如我拿过来100幅画,可能抢手的就那么20幅,剩余的80幅里面可能还有60幅是能慢慢卖出去的,还剩20幅呢?是卖不了的。
可能是老百姓与画家审美存在差别。
很难卖掉,包括我自己也不喜欢,就是很明显感觉到画家没有用心,可能是应付之作。
一平均,可能就要亏本。
这是之前我没预想到的。
我觉得5000元以上的画,还是贵了,是真贵了。
其实我还是倾向于做摄影作品,毕竟也是真艺术,有签名,有风格,我咨询了一位业内人士,她的观点是国人对摄影作品还停留在照片阶段的认识,很难接受其艺术性,这就需要大量的科普,科普成本是最高的。
不如去做复制画。
何为复制画?
例如大家去吴冠中艺术馆,里面很多画卖的很便宜,但是也要几万甚至几十万,这些画就是复制画,是官方认可的复制画,有签名有印章,也是可以流通的,经常有拍卖行拍卖复制画。
我觉得这个思路比摄影作品强。
在西方国家,复制画是很常见的艺术形式,例如日本的手绘漫画,特别是大师级的,很多都在卖复制画,淘宝也有很多做代购的,一幅也要几千。
无论做书还是做画,对我改变都很大,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简单了,每个人都有谈判的欲望,因为谈判就代表着利润,你需要钱,我出钱,或者你出钱,我需要钱,大家都乐意,无论是是谁,都在待价而沽。
我们又何尝不是?老板给我们涨300元的工资,一蹦大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