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授衣”与“送寒衣”
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四季分明,冬季的严寒是生存的大敌,如何过冬是一年中需要考虑的大事。到了黄叶飘飘、金风萧瑟的深秋时节,就要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准备了。先秦时代的诗歌《诗经·豳风·七月》就提到了“九月授衣”的风俗。余冠英先生对此的注释是:“'授衣’,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九月丝麻等事结束,所以在这时开始做冬衣。”
古时取暖设施还不很完善,户外劳作又繁重,所以,能够御寒的冬衣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彼时制衣,没有现在的工业水平,全程基本靠手工操作,程序复杂,耗时费力。首先要将秋天收获的丝、麻,织成布匹,然后还要加工平整,就是我们在唐诗中经常读到的“捣衣”。据有关史料,棉花是到了宋元间才传入中土,成为流行的主要布料则更晚。所以,不似棉布柔软的丝麻就要经过捣衣的过程,捣衣是将布匹放在砧板上,用木棒敲击,将粗硬的纤维,捶打柔软熨帖,变成适合裁剪和穿着的衣料。诗仙李白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之句。捣衣之声也成为秋末特有的声音。
诗圣杜甫著名的组诗《秋兴》八首中,有两句描绘了深秋制备冬衣的紧张繁忙,“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末袭来的阵阵寒风在催促着人们尽快裁剪、缝制冬衣,黄昏时分,高高的白帝城传来一片急促的捣衣之声。催和急表现了风寒已至和赶制冬衣的迫切,这一切在深秋的日暮下,悲凉惨淡之情跃然纸上。虽说无论贫富都要制备冬衣,但质地与保暖性能却有很大差别。在棉花还没有普及的时代,富贵人的冬衣絮的是丝绵,当然更高级的是穿裘皮,而贫苦人的所谓缊袍,絮的则是乱麻。孔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是夸赞他的弟子子路,穿着这种穷人的标准冬衣,与穿着裘皮大衣的富豪站在一起,并不觉得难堪......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