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卖不出去是有本质原因的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
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发音相近,都是对一种人为加工而成的玻化物质的称谓。它以天然长石:石英等矿物质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等化合物作助熔剂,加入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添加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泠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粉碎、细磨得到珐琅粉。将珐琅粉调和后,徐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称瓷胎珐琅。
珐琅彩被称为古月轩瓷。然而在传世的珐琅彩,所有的作品中没有看到署古月轩三个字的瓷器。古月轩至今没有被破译,可是有一点学术界对古月轩是不予承认的。由于珐琅彩的出现,由于珐琅彩在清朝没有进入民间,为皇 家独享。那么粉彩从普及的意义上讲,它大大的超过了珐琅彩。
珐琅彩(瓷胎画珐琅)的制作不同于景德镇烧制的其他瓷器,景德镇仅是制作素胎,绘画由远在北京皇宫的宫廷画师完成,最 后由清宫造办处的法郎作坊进行二次烧制。珐琅彩瓷器继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坯、成型、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都采用了最成熟的工艺。
金属錾胎珐琅器亦称“嵌珐琅”,是将金属雕錾技法运用于珐琅器的制作过程中。金属雕錾技法是古代一种传统的金属器加工方法。远在商周时期,当时的工匠已将这种技艺广泛地运用到青铜器的装饰上,制作出许多装饰精美的青铜器工艺品。金属錾胎珐琅器的制作工艺,是在已制成的比较厚的铜胎上,依据纹样设计的要求描绘出图案的轮廓线,然后用金属雕錾技法,在图案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使得纹样轮廓线凸起,再在凹下处施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珐琅彩由于进贡给宫廷御用,皇上甚至会亲自审查,珐琅彩的色泽、瓷质、彩料、瓷型等等,都在审查的范围之内。我们都知道世上的瓷器,当属中国瓷器,中国瓷器,要说技法水准、工艺成就、瓷品价格,综合素质夺得头魁的,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当属是珐琅彩了。
清宫珐琅彩的名贵,不仅仅在于它宫廷御制的身份,更主要的是存量有限。根据道光十五年清宫陈设档记载,珐琅彩瓷仅为418件。乾隆三年,乾隆命令将宫中的珐琅彩瓷器全部配制楠木匣,300年来这批瓷器一直完整保存,现几乎全部存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内陆仅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等有少量收藏。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中,仅有一件画雉鸡牡丹的碗,因为当时拿去照相,而没有被运走,留在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目前,真正能流通于世的不超过50件,是当年被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掠走,还有的是当年赏赐给蒙古王公、西藏班禅、达 赖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