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岁月一一西安、哈密和乌鲁木齐西站(中)(兰州)程克山82岁

(1960年在西安三桥车辆工厂)

4 教学实习

新疆铁道学院1960车辆301班在西安三桥车辆工厂、西安车辆段,车辆304班在西安车辆段,车辆405班在哈密车辆段,进行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这三个班,都是我带的队。

1960年8月,我们带领车辆301班在西安车辆工厂和车辆段实习半年。8月15日进点,住在车辆厂的附属小学的教室(白天小学生上课,晚上我们的学生把小学生的课桌拼起来睡觉);吃饭在车辆工厂的职工食堂。

(上下两张均为1960年在西安三桥车辆工厂附属小学校园我们四个带队老师的照片。)

实习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分散在工厂有关车间进行实习劳动,我们三位老师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学生按计划进行车间工种的轮换。

第二阶段是现场教学,学生边劳动边上课,课堂就在车间,由老师或者车间技术人员或工人师傅面对实物讲课。

第三阶段是集中上课两个月至年底。1961年元旦后,又参加车间劳动。

(在车间与工人师傅们合影)

到1月26日在三桥工厂的实习、教学任务全部结束,又转到西安车辆段实习。我们放弃了这年的寒假,2月25日才返校回到乌鲁木齐。这期间兰新铁路也正在不停的向西延伸,半年多时间,我们从乌鲁木齐的学院出发时,兰新铁路的火车才通到鄯善,返校时己通车到吐鲁番了。

(上下两张均为1960年301班在西安三桥车辆工厂)

1961年7月,车辆301班毕业,我有些恋恋不舍的送走了这个班,他们是我校第一个车辆专业班,也是我参加工作后的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自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车辆301班由于在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被学院评为优秀班集体,成为全院的先进典型。

(实习剪影)

后来我校64、65年招收的新生,均属于铁道部半工半读教育方案的试行计划。所以,这两届(68、69届)学生都是按半工半读教育计划培养的。

68届的车辆5班,我是班主任。在经过学校一段时间理论学习后,学校决定,由我带领全班赴哈密车辆段,进行半工半读现场教学,为期一年(从1965年12月至1966年底)。

(实习剪影2)

1965年12月6日,我与车辆405班40名同学来到哈密车辆段。同学们自己动手整修了宿舍,安排好吃住后,便按计划开始分组下车间参加生产劳动。

1966年1月9日,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每天早晨6点钟就不敢再睡了,这时,屋里正冷,炉子已经灭了,我在等待着7点15分,哈密的早晨干冷干冷,当我把每个宿舍的门都敲过后,同学们开始起床了。伴随着清脆的哨声,我参加到同学们上早操的行列。这时,大地还在沉睡,天上的繁星、明月在向我们微笑,一天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白天学生劳动,我参加;中午工人休息,我现场讲课;晚上同学们都在欢乐,我开会、谈心;夜幕降临,同学们睡了,我备课、写日记⋯⋯”。

原来只是我一个人带这个班,后来学校又派来张金才老师。我们两人共同组织同学们的生产劳动、现场教学和各项活动,我感到轻松多了。

在哈密车辆段期间,学校教务科王子俊科长从乌鲁木齐来哈密看望我们师生,还向我透露,铁道部己决定我校停办车辆专业,学校初步意见是把这个班留给哈密车辆段,不再回校了。我当即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样不妥,提前离校算什么?这样做对学生是极不负责任的。

后来,学校还是放弃了原来想法,学校66年2月份搬迁至兰州,我们7月份也返回学校了。车辆405班还是按计划顺利毕业分配了。

(1966年车辆405班同学到兰州学校后,在东方红广场上的合影。)

5 实践锻炼

1965年,由于学校实行半工半读,近两年时间又没有课,学校决定我们这些专业课年轻教师下放对口现场,进行劳动实践锻练,时间一年。

(1959年颁发的工会会员证)

3月15日,我到乌鲁木齐局西山车辆段报到,在车电组劳动学习检修技术。穿上工作服,成为一名真正的铁路工人了。我与工人师傅一起劳动,向他们学习检修技术。我那时二十多岁,年轻,能吃苦,脏活累活抢着干,工人师傅都很喜欢我,肯教我,所以很快我就能独立操作干活了。

在劳动中,我与工人师傅一起,搞了不少技术革新,例如检修工具改革、综合试验台等。利用我在学校学过的理论知识,加上工人师傅的实践经验,这些革新都成功了。受到车间和段领导的好评。

我还在班组定期编写《车电学习园地》黑板报,受到车间工人师傅的赞扬。

同时,西山铁路地区职工夜校也找到我,让我给他们代课,教小学的语文、算术,每周两晚上。这样,除了备课、讲课,还要改作业,任务很重。我克服困难,承担了这项工作。

由于工作出色,我被段里评为先进生产者,被学校评为出席局里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并出席了铁路局《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

工人师傅对我的评价主要有:政治思想觉悟高,积极组织班组学习毛主席著作;工作踏实,没有架子;搞技术革新,解决了很多生产关键问题;办《车电学习园地》黑板报,出语录板,给工人讲课,提高了工人的业务理论水平;业余时间也不休息,到地区夜校教课,影响扩大到段外,受到职工欢迎等等。

在西山车辆段下放实习期间,我住在地区单身宿舍,记得那是一个拱圈房,那时候乌鲁木齐铁路地区这种房子很多。吃饭在地区食堂。

我一周回家一次,每到周末,我就坐市郊列车回家,到二宫站下车,步行到八幢小楼,妻子总是抱着女儿在楼边的小路上等我,回到温暖幸福的小家!

后来得知,铁路局有到西山接送局机关职工上下班的班车,我就通过学校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办公室汽车所办了个乘车证,这就方便多了。

到了7月份,原计划一年的下放锻练,不到半年就突然被学校下令调回了。我告别了车辆段那些恋恋不舍的师傅们,回校接受了新的任务。(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