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的“肖像式”赏石
追溯赏石的历史,在《尚书 禹贡》中有青州“铅松怪石”和徐州“泗滨浮磐”为进贡珍品的记载。而赏石入画,考古学家在山东临朐发现北齐天保元年,魏威烈将军长史崔芬的墓葬壁画,在描绘古墓主人的生活场面中,有多幅绘有景石为背景,配以树木相衬的画面。可以例证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赏石审美趋向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至隋唐时,经济文化的繁荣,赏石文化也随之发展成熟,众多文人雅士搜求天然奇石 , 形体较大而奇特的用于造园 , 小而奇巧的作案头清供,常能“复以诗记之,以文颂之”。唐文宗、武宗时李德裕所建“平泉山庄”, 其中各地奇石“靡不毕致”,白居易作《太湖石记》中还出现了“远望老磋峨 , 近视怪嵌釜”的赏石潮流。传世画作中,台北故宫博物馆藏传为阎立本的《职贡图》直观描绘了进贡赏石的盛况。伴随着赏石之风与绘画的发展,赏石逐渐成为中国画中重要的素材,而后历代的数千年,人们对赏石、画石的热情从未消减。
本文标题中“肖像式”,其“式”即画面构图的形式,画论中所提出的“经营位置”、“置阵布势”。“肖像”中国画的传统称谓有“写照”、“传神”和“写真”,通常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画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达到形神兼备。历代有关石的绘画浩如烟海,赏石常以最具表现力的配景或者是补景,出现在山水、人物、花鸟画中。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以赏石为“主人公”独具审美特性的主体,在历代绘画中的写照。
◎ 赏石在唐人画中的初见
唐人朱景玄将绘画分为四门,山水即是其中一门。石为山水中的基本构成要素。《历代名画记》中“吴兴郡南堂有两壁树石,余观之而欢曰: 看似道芬之画,实则为唐代徐表仁的。”“会稽僧道芬 恬好为顽石,气象深险。”为较早的论石记载。《益州名画录》 记载孙位:“光启年应天寺无智禅师请画《山石》两堵,龙水两堵 昭觉寺休梦长老请画《浮沤先生、松石、墨竹》一堵。”
现存上海博物馆孙位《高逸图》,画中石酷似园林用石,已经摆脱了自然风景石的画法。又见南唐画院内供奉卫贤的《高士图》中,赏石已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在经营位置中,以“二主”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
宋徽宗 祥龙石图丨现藏故宫博物院
◎ 宋代“肖像式”赏石从写实、传神到妙悟
宋代徽宗为建造皇家园囿艮岳,专设“花石纲”敛聚奇石 , 把宋代赏石推至巅峰。关于赏石的描绘更趋于明确与独立。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传宋徽宗的《祥龙石图》无疑是赏石作为主体创作中最具代表的作品。据题诗文,画中石是置于御苑中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与胜瀛相对的一块太湖石,刻画细腻入微,笔墨极致精湛,所赋题画诗,与主体祥龙石在画面构成中相互照应。以单座石写照的方式,在直观而巧思的经营位置上,在中国绘画有着非凡的意义。石虽为静止之物,却有腾跃之势,“其势腾涌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实现了从写照传神到寓意、诗意的提炼。形似以物趣胜 , 神似以天趣胜 , 是古典赏石在画面中恒定的立意,也由此古典赏石姿韵之美下隐喻着永恒的一种内在精神。
宋代嗜石成癖者,徽宗之外有米芾、苏轼。米芾自言“癖在泉石终难医”,并崇尚“平淡天真 , 不装巧趣”的美学观。米芾曾得灵璧石“研山”后所书《研山铭》的真迹流传至今,在 2011 年自日本有邻博物馆出手,经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拍出,被国家文物局拍得后藏于故宫博物馆,轰动一时。米氏虽无绘石传世,但米芾因石而癫,俯身拜石的典故,成为了后代画家的创作素材。
米芾的好友,拥有宋代文学最高成就之誉的苏轼,对怪石之“奇丑”赞誉有加,有“石文而丑”的审美见解。苏轼藏石颇丰,留下了许多咏石诗文,有《仇池石》《双石(并引)》《咏怪石》《壶中九华》等诗词及《怪石供》《后怪石供》等文著,其影响力穿越至今。苏轼曾在定州得一黑色“雪浪”石,石图被入《素园石谱》,原石、盆遗存下来 , 后被重新发现,清康熙时置于定县众春园内。乾隆十一年内阁学士张若霭奉敕特绘《雪浪石图》轴 (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藏 ) , 画面盆、石一体,主体轮廓是肖像式的写照,而石之纹理做了艺术化处理。原石黑底白脉中含水纹 ,像白色的水在流动而呈波浪状 , 故称“雪浪”, 而画中石底却为白色 , 石上只有几点黑色和一些曲线 , 盆内盛水则波浪起伏 , 色彩暗重。浪漫的艺术处理,突出了“雪浪”意趣,尽生“雪从天上降 , 浪从海面生”的诗意,画面写实又具表现力,曾深得乾隆喜爱,御题多次,谓“已传其神”。
苏轼爱石如曰“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试观烟云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苏轼从石头中见乾坤,也正契合于中国传统山水画“卧游”的哲学观。他认为“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宋代时期的文人们就已经将石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通过感觉和心灵对事物形象的外在及其内涵进行凝神关照,陶冶情操、提高精神襟怀。绘奇石即从“写实”“传神”到“妙悟”,三个阶段的转化,由而产生了“意境”的画面观,这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米芾 宝晋斋研山图∣现藏故宫博物院
张若霭 雪浪石图∣现藏承德避暑山庄
朱耷 杂画册丨现藏灵岩寺
◎ 明、清时笔墨多样的赏石入画
第一部论石专著《云林石谱》在宋出现,又有范成大《太湖石志》,常慰《宣和石谱》,渔阳公《渔阳石谱》等著面世,为赏石文化奠定了文献基础。到了明代,随着雕版工艺的发达,林有麟的《素园石谱》在历年间成书,是首部图文并茂的石谱。于之发端,各种奇石的专著谱录相继问世,《十竹斋书画谱》中“石谱”已为其中重要的独立门类。
同时画石技法的论著迭出不穷,画家们对赏石的写照也随之全面盛行。明代嗜石者如米万钟,是米芾后裔,自称“石隐”,取号“友石”。存世画迹中 ,同时代画家蓝瑛有《拳石折枝花卉》册共二十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中十开均画湖石 , 这批湖石即米万钟家所藏。蓝瑛运用写实手法,笔致工整细润,墨色清淡妍静,绘出了奇石之形与神。诸石呈现空灵剔透、厚重清润的石韵奇姿。米万钟也善画石 , 有多种画石本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墨石图》轴 , 米氏则以书法用笔描绘物象,从形象到笔墨粗简飞动又显拙朴感,奇石图貌中带出写意文人画韵味。随着绘画的发展,其笔墨技法也天然地随时代逐渐丰富并演变。
吴湖帆 瑞云峰(局部)
中贸圣佳 2018 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1,500,000
《奇石十景》又称《十面灵璧图》则是吴彬画一块米万钟藏的奇石 , 吴氏是晚明变形主义大师,吴彬寻找了十个视角 , 在长卷中以多重视点详细而完整地记录着一块奇石 , 这是一个在现在看来也非常新奇而有意思的设想。奇石勾线皴染 , 运用明暗对照法 , 以夸张、细致的手法塑造其质感。吴彬提供了一种完全超然的客观态度 , 运用他所掌握的带有装饰性的技法绘之所见 , 无论是从技法上还是整套作品的立意上 , 此图的画风、独创性的技法都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 , 为后来者打开了一种新的雅石绘画模式。
明末清初的朱耷有《杂画册》现藏于灵岩寺,册中的湖石一图 , 石头通体着重墨 , 以山形作石状,劲健奇辟,在漆黑的墨色中留白出石上的孔洞 , 却能把石的透、实、润展现得淋漓尽致,仿若浸于湖水之中,观者叹于简拙的造型写就了似与不似的神妙。画史上以赏石为主体创作的作品 , 又有如宋蔡肇的《仁寿图》, 明钱旭的《中流孤柱图》等等。明清两代,擅长画石的名家颇多,陈洪绶、吴彬、蓝瑛、米万钟、孙克弘、高阳、郑板桥、高凤翰等人,均有传世作品。又因清代画石谱更为多见,融合了历代画家画石的心得、技法及各种皴法的应用,以石为主的作品不胜枚举,其形质也丰富多样。晚清时期,出现了如周棠、王冶梅等以画石为擅的画家,然而惊于世人的画石名作式微。
◎ 近代的延续
近代大家好石者,如张熊、吴昌硕、张大千、黄宾虹。画石者以海派居多,吴昌硕画石,咏石,曾经在题画诗中作:“画牡丹易俗,水仙易琐碎,惟佐以石可免二病。石不在玲珑,在奇古。”《缶庐别存》中,认为石头以奇古为美,画笔下的奇石也多以古拙见长,多寿者相。海派又一大家吴湖帆,曾写真《宋坑小方壶石》,兼工带写,青绿设色,为钱镜塘收藏的崂山绿石所绘,并填《小重山令 赋潭州红梅》韵脚一阙,于画面之上,实为近代传世画石稀见的写实之作。另一幅绘石之作《瑞云峰》,瑞云峰传为宋“花石纲”遗物,誉为“江南三名石”之一,绘者写其真又传其神,众名家唱和咏石词一同题跋于画上,赏石、画石、咏石集于画面为一体,蔚为壮观,为近代画石之翘楚,亦是前人对前人赏石、画石文化的再一次延续。
吴彬 奇石十景
刘丹作 归园
中贸圣佳 2019 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920,000
泰祥洲作 灵璧石画(局部)
中贸圣佳 25 周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207,000
◎ 当代审美的“传统”母题
经历过千年洗礼,在画家的笔下,赏石题材的绘画承袭了诸多的技法和表现,演绎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时至当代,赏石仍然继承了厅堂之上的地位,石的母题,在传统的审美艺术中不断去挖掘新的元素再重构,或是延续在全新的视野中,超越传统艺术的精神里用新的维度去建构符合当代审美的创新。当代艺术家刘丹、泰详洲亦是在研习着古人之时,对赏石头题材的绘画有了新的理解和独到的风格面貌。关于刘丹的艺术,西方艺术史家苏立文的研究中有这样的评论,“无论是对中国艺术史还是对自然的认识,刘丹思想的来源是中国独有的……他欣赏叠石为山的'太湖石’或者案头供石,不仅因为它们引发对自然的遐想,也因为它们本身的造型……我们不妨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去读他的山水全景长卷,慢慢地去体验;而他的单体石头画作回荡着丰富的谐波和弦。” 关于传统,一位英国学者曾这样诠释:“……传统的本质不是人类制造的具有固定外观和形式的机械或建筑结构,而是一株植物,洋溢着生命,不断变化它的外形,同时保持着始终如一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