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是如何失去战略机遇期的
作为战国时代最先崛起的强国,魏国占据了有利先机,但很快面临关键选择,战略发展向西还是向东。魏处四战之地,作出正确选择,不仅需要敏锐眼光,还需要战略定力。
魏国核心领地在晋西南,黄河河曲环抱,与秦国一河之隔。秦、魏互为强劲对手,秦正值漫长的低潮期,内忧外患,国力不张。魏国咄咄逼人,对秦连战连胜,公元前419年修筑少梁城,公元前409年修筑临晋、元里两城,在河西根基越发稳固。西线形势大好之际,东线传来令人心动的消息。
公元前408年,赵国新君初立,此前10余年的内斗大损国力,在旁窥伺的中山国乘机攻赵。情急之下,赵国求助于魏。从历史上看,中山国逐步坐大成势,始终是晋国之患,后又持续困扰赵、魏。赵烈侯“热情”邀请魏国,共同解决问题,一是借用魏在中山有采邑的利益纠葛,二是算准魏攻中山即使成功,也难以持久据有、整体消化,到时还是赵得实利。魏国向往挺进中原,如果得到中山,河内之地就能连接起来。在潜在厚利的诱惑下,魏国把“助攻”升级为“主攻”,调集精兵强将,不惜代价猛攻中山,经过三年苦战终于遂愿。魏国的正果,成为赵国的苦果,中山易主,狼去虎来,仍是掣肘之忧。魏国过早得到中山并非佳策,看似获利颇多,但实则“暗伤”深重。一方面由于东线快速扩展,增加了三晋内部的摩擦;另一方面由于力量分散,错失了在西线全面遏制秦国的最佳时间节点。
中山之战前,魏国的战略摇摆已见端倪。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主持西河军政。吴起是兵学大家,他敏锐地认识到,在群雄争霸格局中,秦、魏的矛盾不可调和,必须塑造对秦优势,甚至彻底解决西线问题。魏国文侯、武侯虽然支持吴起,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
总体上看,魏军主力没有投入到对秦作战中。即使在形势危急的时候,公元前389年,秦国几乎举国而来,与魏会战阴晋,吴起选拔的魏军主力也只有区区5万。虽然应战有法,以少胜多,但是大胜之后,魏军居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画地为治,安于固守。魏国的首要目标始终是图霸中原。在此思想主导下,魏国在河西的主要任务是扩大战略纵深,在秦、魏之间形成缓冲区,为中原战略服务。魏文侯末期魏武侯初期,10年之内,魏国先后两次组织三晋联军,攻打楚国,并夺取了大梁、榆关等战略要地,准备挺进中原。魏军在河西主要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吴起镇守河西20年,巩固了河洛之地,但始终没有长驱直入关中,其部有“利刃”之能,却只发挥“厚盾”之用,甚至一度被抽调到东线,参与对齐作战。最后吴起奔楚,感叹“使我毕能,秦必可亡”,留下了“吴子泣河”的典故。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20余年间,秦国欲起未起,恰是魏国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这个阶段,魏国内部政通人和,文武齐备,三晋紧密;吴起镇边,对秦势优,据有西河。但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魏国难舍“厚利”,主力东进,三年苦战,攻灭中山。这是巨大成功,也是巨大的负担。中山与魏本土并不接壤,难以长期有效控制;同时,占领中山过早暴露了战略意图,也打破了区域均势,引发其他大国警觉,秦国却在万难之中得以喘息。
立国之初,魏国蒸蒸日上的背后危机四伏。从春秋到战国,魏国似乎还停留于会盟称霸的旧式思维,对于秦国也希望在“以力服人”的基础上获得盟主地位,没有认清诸雄竞争已经进入兼并模式。魏文侯末期,齐、秦逐步在东西各自发难。公元前390年,齐国攻取了重镇襄陵,次年秦国攻击西河的阴晋。公元前387年,魏军主动伐秦,却在渭水和黄河交汇处的武下被击败,魏、秦力量对比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一篙松劲退千寻。浪费战略机遇之后,魏国已经无法纠正放过秦国的错误了。武下之败当年,开创魏国霸业的文侯去世,此后吴起被谗言所陷,被迫逃亡楚国。公元前385年,流亡多年的嬴师隰回国,是为秦献公,大刀阔斧重塑秦国,此消彼长之间酝酿着战国时代的大变局,秦国即将强势崛起。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1年9月20日第4版
本期编辑:王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