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总结出的五句话,句句经典,建议阅读收藏!

以前曾不止一次看到过《天道》的短视频,通常选取的是男主角丁元英的某段精彩论述,评论区全是夸赞,但凡有质疑的声音,立刻会被回复:“这个剧太有深度了,你阅历不够/境界太低,所以看不懂。”

其实说白了,《天道》讲的就是洞察人性。

天是什么?天是神,是上帝,是创造万物者,是全能全知者,是遍在不可见者。一句话,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参禅悟道至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就是天国。道法自然,不具美丑善恶的属性,有美丑善恶分别的是人,不是天。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他们都是聪明人,他们可以不必知道柏林、巴黎、北京能做什么,不必知道韩楚风、詹妮、郑建时是何许人,不必知道资金从哪里来,不必知道人情这东西将来要回应什么……总之,只要有丁元英就行了。他们知道用了一个丁元英也就用了他的知识、智慧和社会关系,用了他的一切可用之处,他们是聪明人。

从《天道》里我们不难发现五句话可以揭示做人处事的道理:

只有把自己拎出来,当一个局外人,让他们能够自己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这种“脱贫”才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

丁元英对强势文化的呼喊,就像当年鲁迅先生给自己的小说取名《呐喊》一样,旨在唤醒国人的觉悟。

仁人志士自古有之,鲁迅是现代撞击弱势文化的旗手,孙中山赶跑了皇帝。

从此,中国文化属性有变化了,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缘故。

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没有神,只有规律。遵从规律,规律就是道。

掌握事实规律和自然法则。凡人也会成为他人眼中的“神人”。

而在“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的规律里,我们依然可以见证人性中纯粹的光芒,依然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就是我们凡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丁元英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打底,对人生的参悟都能立得住,他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芮小丹却是天赋异禀,一片纯净,根本无处惹尘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无须思议,直达真我。

经历决定视野,性格决定命运。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教育造成了一种丁元英多处谈到的根深蒂固的“靠”的意识: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等。如果要想靠自己,首先要把自己信奉的最高东西都打破了,才可能重新建立自己的思维

天道其实就是人道,以人为本才是最基本的立足点。但要打破这些固有的东西,达到充分认知自我、及时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智慧进取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得思索,得有勇气拷问自己,得回归一颗纯净的心。

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翻开历史看看,你从哪一行哪一页能找到救世主救世的记录?没有,从来就没有,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

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

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

一个人的财富,千万不可大于自己的功德。

一旦你拥有财富大于自己的功德,就是在投机取巧,就是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必招灾。

中国人自古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能拥有的财富,都是靠我们创造的价值转化出来的。

然而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本末倒置,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当一个人的功德配不上自己财富的时候,就会发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所以最近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前些年那些赚钱很容易的人,这些年很多人基本都散尽了家财,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功德不够。

所谓厚德载物,唯有厚德才能配得上厚财。

时代在变化,人性没有变化,不变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所以如何做好为人处世的学问,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的追求。

天道也好,人性也罢,都是一门学问,不管你是在求学的路上,还是在江湖的漂泊中,如何跟人交流,如何遵守“天道”,并且还能坚守住内心的原则,都需要从生活中汲取智慧。

《天道》之中还蕴含了许多的智慧和学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总结。

如果你对天道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可以阅读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这一部电视剧把小说简化了许多,删节太多。比如丁元英五台山论道、左小青赴以色列密会丁元英,这种精彩场面,只能在书中看到!

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红尘》,这三本书被称为“豆豆三部曲”,这三本书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但是这三个故事之间却有所联系,三个故事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本书可谓环环相扣,每个人的结局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铺垫。它给人们的启发在于怎样的接近真相真理,理解神,尊重人,最终觉悟、得救。对每一个人来说,这种意义都是难以或缺的。

建议大家一定要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红尘》这三本书一起读,才能更完整地了解豆豆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人生道理,经商智慧!这小说的思辨色彩和精妙设局,都让人读得十分过瘾,如饮琼浆。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

这三本书可以帮你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生活和人生,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自己,让我们从更高的维度思考人生。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买来看看,链接小编放在下方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