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三十多年前淮海菜场的中秋 ||吴波

三十几年前,我上小学,家在淮海菜场卖蔬菜的大棚旁边,母亲在菜场里摆摊卖菜。从小,我就习惯了大棚里每日的嘈杂:从你目前的黑暗到月上冬天的夜晚,菜场大棚下一直人声鼎沸。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从无停歇。

但是一年当中有两天情形是不大相同的,一天是中秋,一天是大年三十。这两天,一大早上,菜场里卖菜的、买菜的人都比平时多了不少,摊位前挤满了人,摊位间过道人挤人,生意好得不得了;快到中午,菜场人少了很多,过了中午,菜场里空空荡荡,安静得让我很不适应。

每年,快到中秋节了,母亲,以及和母亲一样摆摊卖菜的摊贩,都会有些“激动”,早早几天,就开始做准备:中秋节好卖的菜蔬如青菜、辣椒、土豆、花生、芋头等都多“拿”(批发)很多、能提前备货的蔬菜早一两天就已经拖来家了;中秋节那天凌晨父亲去新民路市场拿菜,各种蔬菜数量都会比平时多很多,拖回来堆在摊位上,都像小山一样高;与我们家十分熟识的“卖藕的”提前一两天就拖几百上千斤满是淤泥的长藕堆放在我们家里;菜场周边肉案鱼市卖鸡鸭鹅的,炸肉坨子卖熟菜的,备货量都是很大;就是周边郊区农民,一大早也把自家地里最好的蔬菜拖到淮海菜场来,或批发给母亲等卖菜的,或自己在菜场西边往南靠近电视台的巷子里摆小摊子自己卖。

中秋节早上很早就有人来买菜了,老市民们早早就出门,买过节要吃的各种蔬菜、花生、芋头、菱角、枣子、猪肉、鱼、鸡鸭、熟菜冷菜……过节了,家家都要“团圆”,孩子成年了,结婚了,要回到老人家里“团圆”;孩子小,更要准备平时少吃的鱼啊肉等,还要买中秋节各种特有好吃的:花生菱角芋头藕……这一天早上,出门买菜的市民比平时多了很多,买菜的数量也是多了很多,各种蔬菜的价格比平时也贵了一些,但是依然特别好卖,所以,是咱们“卖菜的”赚钱好日子啊,平时一天扬州青、红大椒、土豆等等都只卖个百把斤,今天都能翻番卖二三百斤,价格比平时贵一两毛钱一斤;平时不卖的花生芋头菱角鸡头之类的,今天母亲都会“拿”点卖,一点不便宜,不给“赶”(拣),只能“一闹抓”;“卖藕的”那藕简直就是卖疯得了,我和姐姐只要有空,都在他摊位上帮忙洗藕卖藕收钱,忙到最后,还不像平时有嫩藕头子尽管吃,不到10点藕就卖完了,当然一定会给我们家留两节粗大漂亮的藕。

我是个喜欢到处转的人,这一天,如果恰好星期天不上学,我除了在母亲摊位前帮忙称秤、收钱,一有空闲,我就在菜场到处溜达,哪儿人多哪儿热闹我往哪儿凑:菜场大棚路北(大概今天淮航路),是肉案摊位,那生意,好得不得了,围的都是卖肉的人,平时不怎么买肉的人家,今天至少都割斤把二斤肉,回家烧肉、炒肉丝;西边道路两边都是卖鱼的,“该个”(今天)也是好卖得很,虾子螃蟹有人买,红鲤鱼好卖,大头鲢子也有人要,昂刺鲹子虎头鲨等各种小杂鱼也卖得欢;再往西,卖鸡子鸭子鹅的,一只一只腿捆起来倒提着称重,没人给你杀,都是自己拿回家自己家现杀;菜场东北,卖豆腐的、干子千张、豆芽,水发皮肚乌子,家家生意好得很;国营淮海菜场门朝北几间门面,炸肉坨子的张五家胖大姐,那生意就好上天了,一大盆一大盆肉糊子炸成一大盆一大盆金黄的肉坨子,卖得太快。相比之下,国营淮海菜场里面,人就少多了,那里面,菜就那几样,营业员都是正式工,一天到晚板着个脸。

整个上午,淮海菜场都是人呐!卖菜的大呼小叫,忙得手不停脚不闲,忙得浑身是劲:平时一天挣个三五十,该个半天至少挣百儿八十的;买菜的人更是多,人挤人,都想买到想买的菜,买到最好的菜,都没得办法挑选,一抓一大把,不问多少,赶多了买,不问价格,只管买,今天过节呐!一年三节,过节不弄些菜、不多弄些菜、不弄点好菜?一家人要团圆呢啊!

到了上午十点左右,菜场里的人明显人少了,周围农民菜卖完卖差不多了,急急忙忙骑自行车背上筐赶回家去,中午要吃团圆饭;早起买菜里的老市民们,拎着菜篮子、提着大公鸡,赶快回家杀鸡“辞鱼”忙中午饭,中午一大家子要到一起团圆;卖藕的,正在收拾摊子,一身泥污,收拾好,骑着二八大杠赶回老淮安家里,中午有酒喝呢;菜场摊贩们,大多来自淮阴县乡下一带,上午菜卖得快,今天钱赚得高兴,赶忙收拾收拾,带着老婆“匣子”(孩子)赶回老家去,家里“大的”(父亲)妈妈盼着自己回家团圆呢。我们家呢?家就在菜场,每年中秋,三爷一家都到我们家过节,上午三婶子帮忙在母亲摊位上,三爷和父亲操持中午一顿团圆饭,杀鸡烧肉,炸藕夹肉坨子,反正中午家里是满满一大桌子菜。

中午十一点多,我和姐姐放学回了家,整个菜场大棚下,几乎没有人,只有杂乱的摊位和一地的菜皮,没了喧闹,每年中秋,我都有点很不适应。我草草吃过中午团圆饭,父亲和三爷还在喝着酒,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大棚下玩着,有点空唠唠的。

啊!这就是三十多年前淮海菜场的中秋!中午之后,菜场立刻失去了热闹,就是外面的一些小商店小店铺,大多关了门,只有一个个小家的门窗里,传出喝酒喧哗、欢笑不停。因为,家家户户中午都要“团圆”,中秋节,团圆节,中午一顿团圆饭,对所有人都是那么重要!只要有一点点条件和可能,怎么能不回家团圆啊!

转眼,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秋节早已经是放假的法定假日,很多人早早谋划了出游,家里的门窗紧闭着;菜场、商店、超市,全都开着,从中午到晚上,一直有人做生意卖东西,中午一顿团圆饭似乎没那么重要了,生活一如平常。

今日,到了中秋,中午,下午,我置身于市场喧哗,城市热闹,却时常怀念三十多年前淮海菜场的中秋寂静来。

作者简介

吴波,男,1979年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逾百万字,有多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多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年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年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