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治咳嗽的经验

01朱丹溪

将咳嗽分为风寒、火、劳、肺胀、火郁、痰六类。
因风寒而致者,主张行痰开腠理,以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
因火而致者,要降火、清金、化痰。
因劳伤而致者,主张用四物汤加竹沥、姜汁,强调必以补阴为主。
因肺胀而嗽者,用诃子、青黛、杏仁,佐以海蛤粉、香附、瓜蒌、青黛、半夏曲。
因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瓜蒌、莱菔子为臣,青黛、石碱为使。
因火郁嗽者,诃子、海石、瓜蒌、青黛、半夏、香附。
咳嗽声嘶者,辨为血虚受热,用青黛、蛤粉、蜜调服。久嗽风入肺者,用鹅管石、雄黄、郁金、款冬花碾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留舌上灸之,以烟入喉中为度。
干咳嗽者,认为是火郁之证,乃痰郁火邪在中,用苦梗以开之,再用补阴降火。

嗽而胁痛,宜疏肝理气,用青皮等。

同时,朱丹溪非常强调辨识咳嗽发作的时间。
上半日嗽多者,属胃中有火,贝母、石膏能降胃火。
午后嗽多者,此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先降其火。
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候,流入肺金,知母、地骨皮降肺火。
四季发生的咳嗽:春是春升之气,用清药,二陈加薄、荆之类;夏是火炎上,最重芩、连;秋是湿热伤肺;冬是风寒外来,用药发散之后,以半夏必逐去痰,庶不再来。
02王纶
提出了咳嗽的主方:杏仁、白茯苓、橘红、五味子、桔梗、甘草。
他进一步补充了朱丹溪的四时之咳的治法。春多上升之气,宜润肺抑肝,加川芎、芍药、半夏各一钱,麦门冬、黄芩(炒)、知母。春若伤风,咳嗽鼻流清涕,宜辛凉解散,加防风、薄荷、黄芩(炒)、麦门冬。夏多火热炎上,宜清金降火,加桑白皮、知母、黄芩(炒)、麦门冬、石膏。秋多湿热伤肺,宜清热泻湿,加苍术、桑白皮、防风、黄芩、山栀(炒)。冬多风寒外感,宜解表行痰,加麻黄、桂枝、半夏、干姜、防风。
肺金素有热者,加酒炒黄芩、知母。若发热,头痛,鼻塞声重,加藁本、川芎、前胡、柴胡。若有痰,加半夏、枳壳;风痰,加南星(姜汁炒);湿痰脾困少食,加白术、苍术;有痰而口燥咽干,勿用半夏、南星,宜加知母(蜜水拌炒)、贝母、瓜蒌仁、黄芩(炒)。若夏月热痰,或素热有痰,加黄芩、黄连、知母、石膏。
03张景岳
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治以辛温,其邪自散,惟六安煎加生姜为最妙。
凡属外感,悉宜先以此汤加减主之。若肺部燥涩,痰气不利,或年老血衰,咳嗽费力者,于本方加当归。若寒气太盛,或中寒肺气不温,邪不能解者,于此方加北细辛。若冬月寒盛气闭,邪不易散者,即麻黄、桂枝俱可加用,或用小青龙汤。若伤风见寒,或伤寒见风,而往来寒热,咳嗽不止者,宜柴陈煎主之。若寒邪不甚,痰气不多者,但以二陈汤加减主之,则无有不愈。
外感之嗽,凡属阴虚少血,或脾肺虚寒之辈,悉宜金水六君煎加减主之。若兼阳分气虚,而脉微神困,懒言多汗者,必加人参;若但以脾胃土虚不能生金,而邪不能解,宜六君子汤;或脾虚不能制水,泛而为痰,宜理中汤,或理阴煎、八味丸之类。外感咳嗽而兼火者,必有内热喜冷、脉滑等症,亦但以二陈、六安等汤酌加凉药佐之,热微者可加黄芩,热甚者再加知母、栀子之属。若火在阳明而兼头痛热渴者,惟加石膏为宜。
咳嗽凡遇秋冬即发者,此寒包热也,但解其寒,则热自散,宜六安煎、二陈汤、金水六君煎三方,察其虚实壮老,随宜用之。如果内热甚者,不妨佐以黄芩、知母之类。
内伤之嗽,必皆本于阴分。五脏之精皆藏于肾,而少阴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所以肺金之虚,多由肾水之涸,正以子令母虚也。故凡治劳损咳嗽,必当以壮水滋阴为主,庶肺气得充,嗽可渐愈,宜一阴煎、左归饮、琼玉膏、左归丸、六味地黄丸之类择而用之。其有元阳下亏,生气不布,以致脾困于中,肺困于上,而为喘促、痞满、痰涎呕恶、泄泻畏寒,凡脉见细弱,证见虚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证候,皆不必治嗽,但补其阳而嗽自止,如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理中汤、劫劳散之类皆当随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无及也。凡水亏于下,火炎于上,以致火烁肺金,而为干渴烦热、喉痛口疮、潮热便结、喜冷、尺寸滑数等症,则不得不兼清火,以存其水,宜四阴煎,或加减一阴煎、人参固本丸主之。
04秦景明
亦以外感、内伤类咳嗽之治。外感咳嗽分为伤风、伤寒、伤湿、伤暑、伤燥、伤热六类。
伤风咳嗽:脉浮紧,恶寒发热,宜羌活汤;头痛,眼眶痛,宜干葛汤;脉浮数,自汗,身热,宜加味泻白散;表邪尽散,痰结肺管,咳嗽不止者,宜苏子杏仁汤;肺中伏热,宜家秘泻白散。
伤寒咳嗽:脉浮紧,寒伤肺,未郁热者,冬月宜麻黄杏仁汤;若三时,恶寒身热,咳嗽,前方加石膏、半夏;寒伤肺,郁而变热者,羌防泻白散;三时,寒伤肺者,通用此方。
伤湿咳嗽:有表证,宜防风胜湿汤;湿热壅肺,宜神术泻肺汤;汗后兼利小便,宜通苓散。
伤暑咳嗽:身热引饮,内热烦躁者,宜石膏知母汤;身痛口渴,外反恶寒,宜十味香薷饮、泻白益元散;外冒暑邪,内伤积热者,宜凉膈散;脉虚身热,气虚身乏之人,宜清暑益气汤。
伤燥咳嗽:石膏泻白散、清燥救肺汤、人参白虎汤;口渴,加门冬饮子。伤热咳嗽:寸口脉大,宜家秘泻白散;面赤潮热,宜柴胡饮子、栀连清肺饮;脉数而实,吐痰黄浊,宜凉膈散加川贝母;烦躁喘嗽,带血腥臭,宜犀角地黄汤加山栀、黄芩。
内伤咳嗽,分肺经、脾经、心经、肝经、肾经、气虚、血虚、食积、积热九类讨论其治法。
肺经咳嗽:右寸洪数,宜泻白一物汤、清肺饮;脉见迟细,宜人参补肺饮、人参生脉散、琼玉膏;肺有热痰,宜青黛海石丸、节斋化痰丸;久嗽肺虚,宜百花膏主之。
脾经咳嗽:脾有热者,宜家秘泻白散;脾胃热积,宜栀连二陈汤;脾气不足,宜生脉散;土不生金,宜四君子汤;有痰,六君子汤;虚热,加丹皮、山栀;热甚加栀、连。
心经咳嗽:左寸洪数,宜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右寸洪数,宜家秘泻白散;右寸虚数,宜人参平肺散。
肝经咳嗽:左关弦数,宜泻青各半汤;寒热往来,宜柴胡饮子;左关弦细,宜加味逍遥散。
肾经咳嗽:劳伤肺气,金不生水,宜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左尺滑数,宜知柏天地煎;真阴涸竭,宜人参固本丸、三才丹;右尺虚软,宜生脉散;真阳不足,宜八味丸主之。
气虚咳嗽:土旺则金生,宜四君子汤、参术膏;损其肺者益其气,宜补中益气汤;润肺即是补肺,宜琼玉膏、生脉散;久嗽不止,宜百花丸。
血虚咳嗽:血虚补血,宜海藏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天地煎;虚寒之人,四君子汤合生脉散;虚热之人,肝肾阴虚,龙雷之火刑肺而嗽者,宜敛阴降火,家秘肝肾丸合黄芩泻白散。
食积咳嗽:脉沉滑,胸满闷者,宜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若沉数而滑,加栀、连;肺火上升,咳嗽汗出,宜石膏泻白散加枳、桔。
积热咳嗽:家秘清胃汤,以清中焦;咳嗽不已,家秘泻白散;热结大肠,枳壳黄连汤。
05费伯雄
重点论述了五脏传腑之咳的治法。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症见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胃乃脾之妻,故脾咳必传于胃。胃受邪则水谷不安,故发呕;长虫常处胃中,呕甚则胃气逆而不降,故长虫亦随气而出也,加味二陈汤主之。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症见咳呕胆汁。胆为清净之腑,肝邪中之,则胆不安,而汁内沸,故所呕皆苦水,西清汤主之。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症见咳而遗矢。肺与大肠,庚辛金也。风阳外烁,肺热移于大肠,更兼风入空窍,故其咳而遗矢矣。当培土化热,兼以息风,回风养脏汤主之。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症见咳而矢气,气与咳俱矢。小肠下口接大肠之上口,小肠化则大肠通,小肠咳则气达于大肠,故下焦之浊气不时宣泄也,洁宫汤主之。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症见咳而遗尿。膀胱为津液之腑,咳则气不能禁而遗溺也,加味茯菟汤主之。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症见咳而腹满,不欲饮食。
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久咳则三焦俱病。聚于胃者,胃为五脏六腑之本也。关于肺者,咳必动肺,面浮气逆,皆肺病也,通理汤主之。
(0)

相关推荐

  • 柳少逸:小柴胡汤之少阳百病此为宗之后世医籍中的柴胡剂100首(上)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小柴胡汤药仅7味,但药简而力专,配伍则刚柔相济,寓意尤深.足见仲景洞悉药理.谙达药性,其于辨证论治.选药组方,则法度严谨,决非率意而为.且精练朴实,功 ...

  • 《儿科要略》

    第二节 外感咳嗽 一.伤风咳嗽 甲∶概况 外感咳嗽,受病之因,全由外邪所致.不由内因,故与内伤之咳嗽不同,其间亦有因外感失治而转成内 伤者,然初起固为外感也.外感咳嗽之轻者,厥为感冒风寒,俗所称伤风咳 ...

  • 气管炎...肺炎...黄芩知母汤...清肺化痰...任继学案

    38.黄芩知母汤 黄芩.知母各12克,陈皮.半夏各10克,茯苓.杏仁.桔梗各12克,甘草6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 本方适用于痰热犯肺及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嗽,气喘,咯稠痰,口干以及喉痹.用水将药浸泡30分钟 ...

  • 周超凡论东垣

    治脾胃以补气,升阳,泻火 补气: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升阳:柴胡 升麻 羌活 泻阴火:黄芩 黄连 石膏 滋阴:生地(张锡纯善用知母,玄参相伍滋阴泻火.) 渗湿化湿:猪苓 泽泻,陈皮半夏,六曲麦芽. ...

  • 古代名医治咳嗽的经验!【值得收藏】

    古代名医治咳嗽的经验!【值得收藏】

  • 古代名医治咳嗽的经验集锦!

    请 点  上 面"虫二笔记"免费关注 每晚8点准时免费更新 点击大家中医,虫二"线上"唯一出诊医馆! 01朱丹溪   虫二笔记公众号提示丹溪将咳嗽分为风寒.火. ...

  • 古代名医治咳嗽的经验!

    古代名医治咳嗽的经验!

  • 古代名医治不眠“医案”

    原文:孙文垣治潘景宇内人,后半夜不眠,(肝火浮入包络.)两太阳及眉棱骨痛,(肝火上逆支络.)面黄肌瘦,大便溏,稍劳则体热,四肢无力,(皆肝阳盛而脾阴虚.)其脉左寸洪滑,(肝脉上溢.)自春至秋皆然.此由 ...

  • 宁夏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多见腹痛 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甚或伴 有肠外多器官受损,体重减轻,心 动过速,发热,贫血,肠胀气.其病 程漫长,病变范围广,病情轻重不 一,多呈反复发作.朱西杰教授为 中华中医药 ...

  • 【转载】老中医治产后缺乳经验集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老中医治产后缺乳经验集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1512人已读 产妇在哺乳期,或哺乳开始即乳汁全无:或乳汁分泌稀少,乳房不胀:或开始哺乳正常,因发热或情志所伤,乳汁骤减,不够或 ...

  • 云南名医治子宫肌瘤经验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中 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 40-50岁的妇女,中医学将其归属 为"石瘕"."瘢瘕"范畴.陈林兴教 授师从全国妇科名老中医张良英 教 ...

  • 北京名中医治功能性腹胀经验

    符思,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符教授根据中医学古代文献中有关功能性腹胀的论述,并结合自己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