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独活(辛苦平,风痛要药,驱风散寒)
原文:
味苦平,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痓,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此药有风花不动,无风独摇。生川谷。
注解:
1、独活:辛苦平,风痛要药,驱风去痛。驱风的要药(游走的风),主治风痛的要药,适合实痛。
2、实痛:痛比较强,持续,拒按;虚痛:隐隐作痛,喜按。
3、味辛、苦,性平。归肝、肾、膀胱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除湿宣寒。临床用名为独活。
入经络:足少阴肾经
应用方剂:
千金三黄汤、独活汤、十味败毒汤
主治:
独活为风痛要药,主治头痛身痛脚痛,机关不利,风湿诸痹。
药性: 味苦性平
禁忌:
凡血虚发痉,血虚头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带寒热者,均属内症,均忌,误用必反剧。
引述:
【别录】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
【甄权】治诸中风湿冷,奔喘气逆,皮肤苦痒,手足挛痛,劳损风毒齿痛。
【好古】去肾间风邪,搜肝风,泻肝气,治项强,腰脊痛。
【容川】色黑,故兼入少阴经,以达太阳,能散背脊之风寒,同天麻与白头翁皆有风不动, 无风而动。但味太辛,气太温,能散风寒,其力胜于天麻,兼能燥湿,但不如天麻之刚柔得 中也。
【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
【医学启源】能燥湿,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
【李杲】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头项难伸。
【滇南本草】表汗,治两胁、面寒疼痛。
【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
【本草正】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元素】散痈疽败血。
应用与比较:
1、中风是因为气血两虚,预防中风(高血压):黄芪,独活,防风,党参,当归,川芎。
2、偏右边头痛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芷、独活、蔓荆子、酒炙黄芩。左边头痛者,用小柴胡汤加川芎、当归、防风、羌活。
3、胀甚于痛属气滞,痛甚于胀属血淤。胀可用:独活寄生汤(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
4、腰痛:
(1)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脉浮弦者,风也:独活汤(桂枝汤)。
(2)腰冷如冰,喜得热手慰,脉沉迟,或紧者,寒也,独活汤主之。(附子证)。
(3)腰痛如坐水中,身体沉重,腰间如带重物,脉濡细者,湿也,苍白二陈汤加独活主之。(肾着汤)
(4)若腰重疼痛,腰间发热,痿软无力。脉弦数者,湿热也,恐成痿症,苍白二陈汤加独活黄柏主之。
(5)若因闪挫跌扑,淤积于内,转侧如刀锥之刺,大便黑色,脉涩,或芤者,淤血也,泽兰汤主之(泽兰(三钱)丹皮牛膝(各二钱)桃仁(去皮尖研,十粒)红花(五分)当归尾(五钱)广三七(一钱)赤芍药(一钱五分),水煎,热酒冲服。如二便不通,加酒蒸大黄三钱;凡跌扑伤重,便溺不通者,非大黄不救。若大便已通,则用广三七煎酒,或山羊血冲酒,青木香煎酒,随用一味,皆可立止疼痛)。
(6)走注刺痛,忽聚忽散,脉弦急者,气滞也。橘核丸主之。
(7)腰间肿,按之濡软不痛脉滑者,痰也,二陈汤加白术、萆、白芥子、竹沥、姜汁主之。
(8)腰痛似脱,重按稍止脉细弱无力者,虚也,六君子汤加杜仲、续断主之。若兼阴冷,更佐以肾气丸。
5、十味败毒汤(柴胡3,樱皮3,桔梗3,川芎3,茯苓4,独活3,防风3,甘草1.5,生姜3,荆芥1.5,连翘3)宜用于大而发红、隆起于皮肤表面的荨麻疹。如果荨麻疹小,看上去血色与皮肤相同或者苍白者十味败毒汤无效。
6、中风病人怕冷恶寒、心烦、手足拘急,病人可以识人讲话,用千金三黄汤:麻黄、黄芪、黄芩、细辛、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