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附子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
用药部位:子根的加工品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有毒。
主治
1、亡阳证: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2、阳虚证:本品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可应用。
3、寒痹证:本品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
4、西医诊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所致的心源性休克,暴发型流脑、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属亡阳证者,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及妇科手术外伤引起的大出血及严重的呕吐腹泻,急性病大汗引起的大量脱水所造成的低血容量休克属亡阳证者,某些急症大汗过多而见休克者属亡阳证者,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阳虚证者,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阳虚证者,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黄疸属寒湿阻滞者,便秘属虚寒证者,痛经属于寒滞胞宫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不良反应
1、附子中含多种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表现为心脏的毒性。但经水解后形成的乌头碱,毒性则大大降低。乌头碱类结构属二萜类生物碱,具有箭毒样作用,即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还具有乌头样作用,表现为心律紊乱、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
2、附子大剂量粗制生物碱可导致多种动物全身性及呼吸麻痹,症状表现为呼吸停止先于循环紊乱。
3、附子中毒早期催吐,洗胃;有呼吸麻痹症状时,及时使用呼吸兴奋剂,给氧;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出现室性心律紊乱可用利多卡因。
4、附子中毒原因主要是误食或用药不慎(如剂量过大,煎煮不当,配伍失宜等)或个体差异等,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必须严格炮制,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才能保证用药安全。
5、具体预防措施为:控制剂量,一般每次3-15g;合理配伍,干姜、甘草等可解附子毒;口服宜用制附子;应先煎,至煎剂入口无麻辣感为度;还应尽量避免与兴奋中枢、神经及促进心脏机能的药物同用。
使用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
(1)地胆为之使,得花椒、食盐,下达命门。
(2)恶蜈蚣。
(3)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犀角。
(4)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附子不宜与酚妥拉明、六烃季铵同用,后者可以阻断附子的升压作用。
(2)普萘洛尔、利舍平可部分阻断附子的作用,不宜同用。
(3)附子可以抑制嘌呤类药的效应,故不宜同用。
3、饮食禁忌:
(1)畏绿豆、乌韭、童溲,不宜同服。
(2)忌豆豉汁、稷米。
(3)反河豚
相关论述
1、《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2、《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编辑/刘政华